学科分类
/ 3
48 个结果
  • 简介:小小杂技员准备:1.在宽20厘米、长2米的平衡木中间钉一块高10厘米的木块,做成“天平桥”。2.在长40厘米、宽15厘米木板中间钉一块高5厘米的木块,做成“晃板”。3.在长80厘米、宽15厘米木板(或废旧长板凳的面)中间钉一块高8厘米的木块,做成“跷跷板”。玩法:小班幼儿一手拿彩带,一手拿玩具小伞走

  • 标签: 小班幼儿 体育游戏 滚进 泡沫板 钓鱼线 地笼
  • 简介:一、活动目标(一)学习木棒的多种玩法,知道一物多玩,具有一定的创造思维能力.(二)练习跳的动作,发展下肢力量及灵敏性和协调性.(三)在活动中能相互团结合用,愉快参加游戏.

  • 标签: 体育活动 大班体育 活动玩
  • 简介:进行体育教学,培养幼儿的体育兴趣至关重要。体育东路幼儿园乐意居分园通过几年的体育教学实践,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幼儿的体育兴趣。培养幼儿的体育意识幼儿年龄较小,对体育运动的理解相当有限。为此,我园多次组织小朋友到附近的伟伦体校参观,利

  • 标签: 幼儿园 体育兴趣 活动时间 体育运动 体育教学活动 教育
  • 简介:教师组织幼儿玩体育游戏时,讲解游戏内容、方法及规则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通常教师都是先把幼儿领到室外,再进行讲解。这样做存在一些弊病:一是由于活动场地大,教师讲解时幼儿听不清;二是有其他物体的刺激,容

  • 标签: 体育游戏 教师组织 活动场地 图示法 猫捉老鼠 鼠洞
  • 简介:传统的体育游戏都是教师按教材或自己编的,每次活动孩子们都是按老师教的玩。这个学期,我尝试每个活动都给孩子自由玩,自由创的空间,让孩子有充分展现自己的机会,我从旁观察孩子的兴趣点和问题,同时考虑:1.是否有教育价值;2.是否符合本班孩子的年龄特点;3.我应该怎样做?可否由此生成新

  • 标签: 年龄特点 兴趣点 教师 体育游戏 游戏活动 教育价值
  • 简介:我园是一间招收1岁以上婴幼儿的幼儿园,其中1—3岁幼儿占大多数,此年龄组的幼儿机体免疫力较差,是高发病率期。为了提高幼儿身体素质,解决家长后顾之忧,近两年我园将幼儿健康教育活动作为本园的特色项目,打破传统观念,选择、更新了体育活动的内容和方法,在体育活动设计上作了一些新的尝试,幼儿在活动兴趣和体能体格上均有非常大的进步,收效显著。主要做法有:

  • 标签: 活动设计 小班幼儿 幼儿园 体育活动 机体免疫力 活动兴趣
  • 简介:《网球王子》终于在漫画迷的一片呼声中闪亮登场了。这部至今已经连载到200多集的漫画可以说是继《灌篮高手》之后,又一部以运动为主题的成功漫画。该作品由日本新生代漫画家许斐刚绘制,描写了青春学园里一群热爱网球的校队队员们冲击全国大赛的奋斗成长过程。《网球王子》1到16集的漫画单行本,在日本也累积了超过2200万本的销售成绩。在漫画被改编成动画片播出后,日本一度掀起了网球热潮,今年3月30日在东京著名的有明竞技场举办的“青春学园庭球祭-03”,更号召了16000名的动漫迷参加,是近年来日本少见的盛况。

  • 标签: 网球王子 握拍法 销售成绩 许斐刚 反手击球 生活记录
  • 简介:一、前言人脑的左右半球功能不对称,并且以各自不同的方式进行思维活动.近期的研究表明,左半球侧重于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主管人的语言逻辑、数学、分析判断等语言性功能,主要以线性方式处理输入的信息;右半球侧重于形象思维与直觉思维,主管人的空间关系、艺术感情等非语言性功能,主要以视觉空间的非线性方式处理输入的信息.

  • 标签: 技能发展 体育模式 运动 幼儿 线性方式 右半球
  • 简介:一、外部观察法在体育活动中精力充沛、面色红润、运动后还想活动、食欲旺盛、睡眠时入睡快、睡得熟,这些都是幼儿对活动量适应的一般表现。但如果幼儿出现胃纳差、睡眠容易惊醒、辗转不安、上课时思想不集中等情况,就有可能是体育活动量安排过大的征象。例,从汗量观察。大量出汗,额部和衬衣上出现白色盐迹,这说明运动量较大。活动中幼儿出微汗,就说明活动量是适度的。活动量大,幼儿负担过重,反而会损害

  • 标签: 幼儿园体育 活动量 医学观察 体育活动 外部观察 辗转不安
  • 简介:奥斯特曼(Osterman,1993)将教师的理论知识分为两类型:一是“所倡导的理论”(exposedtheories),这种知识教师容易注意到,也容易受外界新信息的影响而产生变化,但这种知识并不能对教师的教学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另一类是“所采用的理论”(theories—in—use),这类知识可以对教师的教学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但不容易被教师意识到,也不容易受新信息的影响产生变化,而是更多受到文化和习惯的影响。

  • 标签: 教学反思 教师意识 教学行为 新信息 知识
  • 简介:在20世纪,尤其是二战以后,世界性的科技进步,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给教育带来了万千气象,各种教育思想蜂拥迭起,在教学领域也因此而流派纷呈.本文拟就其中的罗杰斯的人本主义教学思想和加涅的认知教学思想作个简要的介绍,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一下这两种教学思想在学前教育的教.学模式上的适用性问题.

  • 标签: 学前教育 教学模式 罗杰斯 加涅 人本主义教兴思想 认知教学思想
  • 简介:作为一种教学精神,教学对话是指教学主体与教学主体、与课程文本、与自我之间在相互尊重、信任、平等的立场上,借助语言(相互诉说、倾听、辩论和质疑等)或非语言符号等载体而实现的智识共享、双向理解和意义创生。其典型的特征是:

  • 标签: 教学对话 典型特征 非语言符号 教学主体 教学精神 课程文本
  • 简介:我是一位幼教工作者,在任教这些年来,确实听到不少家长抱怨我们教授给孩子们的知识过浅,深度不够,特别是幼儿识字太少。家长们的抱怨不是没有道理,当今孩子们所处的时代是个日新月异、丰富多彩的科技、信息时代。孩

  • 标签: 幼教工作者 幼儿识字 教学内容 信息时代 分科教学 综合教学
  • 简介:研究表明:人类语言学习的最佳期是0~12岁,在这个阶段,孩子的语言接收系统呈开放状态,能够自然地习得语言,只要具备一定的语言环境,除母语外,孩子也可以同时习得一两种外语甚至可能更多.

  • 标签: 小班幼儿 英语教学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