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吐鲁番出土帕提亚语尼教文献将耶稣的受难记载为米尔月14日.显然是由叙利亚语的尼散月14日直译为波斯语的,其中用帕提亚语动词parinibrad(入涅篥)来表示耶稣进入了光明国度,这一现象彰显出东方尼教开始接受佛教理论的倾向。尼自称是耶稣的真正使徒。东方尼教与佛教有许多共同之处,中亚尼教从内容到形式对佛教进行了广泛接受,不仅有佛教主题,而且包含佛教的主要观念。而且,佛教般若超越轮回的内容,刚好适合尼教从不愿放弃的二元论思想。

  • 标签: 摩尼教 佛教 耶稣 吐鲁番文献 中亚
  • 简介:根据10根试桩静载荷试验和桩身应力测试结果,在对桩侧极限阻力预测技术系统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粘性土中LDBPs桩侧极限阻力的预测方法和指标确定.针对硬塑状态的粘性土,提出了不排水强度指数μ的概念,综合了粘性土不排水条件下内摩擦角和粘聚力.基于这一概念,对传统的'α法'进行了扩展,使之更加有效地应用于粘性土中LDBPs桩侧阻力的预测.同时还对SPT锤击数N预测粘性土中LDBPs的桩侧阻力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对粘土和亚粘土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回归公式.

  • 标签: 粘性土 LDBPs桩 大直径钻孔灌注桩 桩侧极限摩阻力 标准贯入击数 内摩擦角
  • 简介:应用有限差分法,计算出碰转子的挠曲振型和截面弯矩分布的变化情况,从而直观地揭示了碰过程中转子截面应力的增长规律,对一些旋转机械重大事故中转轴出现多个断口的成因做了初步解释.

  • 标签: 转轴 碰摩 截面弯矩 应力
  • 简介:采用外加磁场对碳氮共渗的20CrMnTi钢进行磁化低温电解渗硫处理,着重探讨了磁化低温电解渗硫工艺的影响因素,特别是添加剂和磁化作用的影响,进而优化工艺参数,并利用摩擦磨损试验研究该渗硫层的减磨特性.结果表明,添加剂K3Fe(CN)6有效降低盐浴粘度,提高电导;外加磁场改善了电解质的分散能力,提高盐浴的电导和稳定性,促进渗硫过程的进行,延长盐浴寿命.外加磁场的低温电解渗硫最佳工艺参数为电流密度0.2A/dm2,外加磁感应强度0.07T,添加剂1%K3Fe(CN)6,温度190℃,时间15min.获得20μm左右厚度均匀的渗硫层,明显降低摩擦系数并显著提高了工件的抗磨损和抗咬合能力.

  • 标签: 20CrMnTi 磁化 低温电解渗硫 减磨性
  • 简介:冯至的,叶灵凤的和施蛰存的,这三篇作品中包含着同一个情节模式,即欲望与文明(宗教)之间的冲突.这一主题直指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西方兴起的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核心.在三篇作品中,作家通过笔下人物所反映出的道德立场各不相同,依次呈现为崇理抑欲、崇欲抑理和欲理并重.这不同的道德取向,实际上是一个精神分析理论中国化的问题,从纵向的时间顺序来看,它们甚至构成了一个流程,显示了把心理分析学说运用于中国现代文学创作的渐趋成熟.

  • 标签: 精神分析 文明 欲望
  • 简介:<正>狄德罗的《拉的侄儿》中的主人公拉的侄儿,是18世纪法国哲理小说中少见的刻画得成功的人物形象.它同《神曲》、《哈姆莱特》、《堂吉诃德》等欧洲一些最著名作品中的主人公形象类似,复杂矛盾.我国一些论及它的书籍文章,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它,研究它,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看法多种多样.因而,这一形象颇令读者有迷惘、不易捉摸之感.本文是笔者对这一形象的粗浅感受和认识,愿得到批评指正.

  • 标签: 恶之花 狄德罗 复杂矛盾 恶汉 主人公 咖啡店
  • 简介:缅甸历史名著《琉璃宫史》,南传上座部佛教文献,印度婆罗门教文献和大乘汉文佛教文献中,均记载了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与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主人公罗的血缘关系问题。早期典籍一致认为罗属于甘蔗族后裔,但还没有提到释迦牟尼。也许是晚出的文献认为释迦族也属于甘蔗族系。这样,同是甘蔗族的后裔,释迦牟尼和罗自然就有血缘上的关系,罗就成了释迦牟尼的远祖之一。1.大乘佛教文献对佛陀出生于甘蔗族的记载很明确,但似乎还没有与罗直接挂上钩。2.南传佛教文献对释迦牟尼与罗有血缘关系的记载较明确,其记载并非全不可信。3.印度往世书文献将释迦族列为甘蔗族后裔。显然,罗为释迦牟尼远祖的结论,是有充足根据的。

  • 标签: 佛陀 罗摩 罗摩衍那 琉璃宫史
  • 简介:将减粒子MoS22加入聚酰亚胺模塑粉共混后,采用真空热模压成型,考察MoS2在聚合物中的分散性以及制备条件复合材料摩擦性能的影响,结果当MoS2质量含量为30%时,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及摩擦性能最优。且在此配比下通过EDAX观察复合材料表面MoS2粒子富集且分布较为均匀。显示由于试验在制备复合材料的过程中采用真空热压,隔绝了空气,通过XRD显示没有出现MoO3的杂峰,保持了MoS2的润滑性。

  • 标签: MOS2 分散性 制备条件 复合材料 摩擦性能
  • 简介:以L-天冬氨酸(ASP)为原料,制备了羧酸基聚天冬氨酸(PASP-ASP)。通过失重法及电化学法测定了羧酸基聚天冬氨酸的缓蚀能力,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羧酸基聚天冬氨酸用量的增加其缓蚀效果逐渐增强,之后趋于平缓;采用静态垢法测定了羧酸基聚天冬氨酸在不同浓度下对碳酸钙的垢能力,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羧酸基聚天冬氨酸用量的增加其垢效果也逐渐增强,在6mg·L^-1时垢率达到了98.88%。

  • 标签: 羧酸基聚天冬氨酸 缓蚀性能 阻垢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