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对绎思想、人格、身后评价等问题作了探讨,认为绎的思想结构是儒、道、佛杂糅而以儒家思想为主干;人格兼政客、学者、艺术家于一身;绎败亡的直接原因并非定都江陵;绎是一个过渡历史时期的过渡人物,他留给历史的罪责主要的当然应由他来承担,但历史也应担负一份.

  • 标签: 萧绎 《金楼子》
  • 简介:宫体诗大兴于梁时期,其原因历来众说纷纭。文章分别从当时诗人极力张扬情性的思想理念、追新求变的艺术心理和为意象而意象的审美追求三方面对其创作心态予以剖析,对其成因作一番新的探讨。

  • 标签: 宫体诗 情性 新变 为意象而意象
  • 简介:明末清初画家、姑孰画派领袖云从为中国美术史上的重要画家之一,考其名号印文可备治史参考。

  • 标签: 萧云从 名号 印文
  • 简介:如何解决学业和创业的冲突?大学生创业的优势、劣势何在?没有什么管理经验的大学生又如何在商海中驾驭自己的商船……

  • 标签: 创业进行 夏乾良创业
  • 简介:《法宝联璧序》中保存的《法宝联璧》编者名单,其排列的原则是梁十八班制。通过对这一名单的分析,可以发现十八班制在梁官场的具体运用中的若干规律。名单中所见“前”的概念,尤可体现十八班制作为一种任官资格序列的品位化特点。十八班制在梁官场上运转自如,并逐渐取代了九品官品,成为官僚们衡量身份高低的一种新标准。时人对各种官阶序列的接受和重视程度,也从一个侧面表现出了不同时代官僚制度发展的特点和脉络。

  • 标签: 《法宝联璧序》 十八班 不言秩 前资
  • 简介:"恭敬不如从命"的情形中,近十年来,为朋友与弟子的著作献序的任务,似有越来越重的趋势。我一直以为,朋友之"请序"与弟子之"求序",意味着我的为人处世得到了朋友的认可,意味着我的课堂闲扯与平常交流得到了弟子的肯定,而这种认可与肯定,总是令我感动乃至感激,于是在感动乃至感激中,像样或者不太像样的序,也就越写越多了……上面的这段文字,是2014年4月4日我为硕士弟子蒋少华《六朝江东佛教地理研究》所写序言的

  • 标签: 萧梁 地理研究 政策评价 十年 萧衍 成武
  • 简介:新近在南京仙林灵山考古发掘的子恪墓,是迄今所见第四座墓主确凿无疑的南朝齐梁宗室墓。子恪一门济济多士,而据出土墓志,可知子恪本人亦曾对南齐"永明体"的发展产生过举足轻重的影响,而出自彼时第一流高门王谢子弟手笔的子恪墓志,也为澄清南北朝时期由两人分工合撰同一篇碑志文字这一客观存在的文化现象,提供了又一件弥足珍贵的实物材料。子恪墓的考古发现,对于探讨南齐宗室墓在京师建康的分布、南朝墓葬的形制构造与所对应的品秩爵位乃至分期断代,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对子恪墓出土文物与有关现象的分析,对于重新审视早年发掘的灵山南朝大墓与尧化门老米荡南朝梁墓的具体时代与墓主身份等问题,也不无启示。

  • 标签: 仙林灵山 萧齐宗室 萧子恪与永明体 葬地与墓制
  • 简介:时期文言小说中儿童形象的艺术作用与功能主要表现在文本功能和社会功能两个方面。在文本功能上,儿童形象起到了道具符号类作用,对推动故事情节发展、深化小说主题和烘托其他人物形象三方面有着关键作用;在社会功能上,作家通过文本中的儿童形象寄托了对世人进行道德教育的理念,从传承孝悌观念、约束人民的道德意识、批判社会不良风气三方面展现其社会改良作用。

  • 标签: 康乾时期 儿童形象 艺术作用与功能
  • 简介:在我的博士论文《梁政治制度研究》的基础上,修改完善而成的《梁政治制度考论稿》,于2014年9月在中华书局出版。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的徐成先生读过拙著后,撰写了《南朝制度史研究的视角与方法——杨恩玉〈梁政治制度考论稿〉读后》(下文简称《视角与方法》)一文,对拙著作出了较为全面的评论。徐先生能够读完拙著并花费不少功夫写出评论,笔者内心感激不尽,同时也颇感愧疚。《视角和方法》的主要内容是对拙著的批

  • 标签: 徐成 萧梁 中华书局出版 侍中 太子詹事 安陆郡
  • 简介:在历史研究中,制度史研究是无论如何也绕不开的一个门类。举凡政治、文化、经济活动,都必须围绕着既定的制度设置而运行。因此,制度史研究在历史研究中起着骨架的作用。南北朝文物制度,上承汉晋,下启隋唐。概而言之,南朝制度为三国两晋之遗绪,而十六国北朝以游牧行国而入主中原,其制远溯汉魏,旁采东晋南朝之制。此点陈寅恪先生言之甚详。[1]因此,南北朝制度存在多个源头,也存在多个体系,实难以笼而统之地论述此一时期制度

  • 标签: 萧梁 制度史 东晋南朝 历史研究 经济活动 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