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去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关于发展足球事业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强调足球运动坚持从娃娃抓起,从基层抓起,从群众性参与抓起,特别是要抓好青少年足球。2014年11月,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刘延东副总理对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2015年3月,国务院出台了《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为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足球事业和校园足球的决策部署,日前,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新闻广电、体育总局、团中央等6部门联合制定印发了《教育部等6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当前校园足球工作的总体

  • 标签: 部门联合制 综合素质评价 国家发展改革委 电视电话会议 特色学校 立德树人
  • 简介:目的:探讨低体重、超重是否对我国5-6岁幼儿身体素质产生了影响。方法:采用国际肥胖工作组制定的标准将我国2000年和2005年国民体质监测中的52652名5-6岁幼儿(男性幼儿为26323名,女性幼儿为26329名)划分为低体重组、正常体重组、超重组,比较3组幼儿身体素质的差异。结果:1)2005年与2000年相比,我国5-6岁幼儿超重检出率出现上升;2)超重组的生长发育水平好于其他两组,低体重组最差,正常体重组居中;3)男性幼儿中,除了坐位体前屈外,其他指标均表现为正常体重组大于其他两组;女性幼儿中,除了网球掷远和坐位体前屈外,其他指标同样表现为正常体重组大于其他两组。结论:我国幼儿面临着超重检出率上升的趋势,应关注预防超重向肥胖的发展,超重已对5-6岁幼儿身体素质产生了影响。

  • 标签: 幼儿 低体重 超重 身体素质
  • 简介:拉丁舞是体育舞蹈中的一个类别,其舞蹈基本起源于拉丁美洲.内容包括恰恰、伦巴、桑巴、斗牛舞和牛仔舞五项舞蹈,各有风格,如桑巴的热情、恰恰的活泼、伦巴的婀娜多姿、斗牛的强劲、牛仔的逗趣.独特的艺术风格与竞技特点深受舞蹈爱好者的推崇.随着世界各地的拉丁舞盛行,中西方拉丁舞水平差异开始显现.为了展现各自精湛的舞技,舞者开始注重高难度、大幅度和快节奏的舞蹈动作.

  • 标签: 拉丁舞 素质 选手 体育舞蹈 艺术风格 舞蹈爱好者
  • 简介:随机抽取20名上海市宝山区业余游泳学校6~7岁少儿进行3个月的游泳训练,测试其身体柔韧素质成绩,并与上海市宝山区吴淞实验学校适龄少儿的测试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游泳训练能较大幅度地提高6~7岁少儿的柔韧素质

  • 标签: 6~7岁少儿 游泳 柔韧素质
  • 简介:随着体育运动的纵深发展,运动技术、机能、训练方法等不断创新,运动成绩日益提高以及在新形势下体育事业体制机制的深化改革,给体育工作者带来了新忧患、新挑战,同时也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作为一名基层教练员,在现有体育平台上如何多产出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为体育事业多作贡献,这就要求其必须时时提高自身基本修养和素质,在新形势下跟上体育发展新步伐。

  • 标签: 教练员 素质 体育运动 体育后备人才 体育工作者 运动技术
  • 简介: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对体育心理素质的内涵,以及培养大学生体育心理素质发展的现实意义进行分析。研究认为:通过培养大学生体育心理素质,可有效调节大学生心理情绪,培养大学生的团结意识,使大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

  • 标签: 大学生 体育 心理素质 内涵 意义
  • 简介:运用多学科知识,对沙滩排球运动员弹跳素质负荷特征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运动员在沙地纵跳时的运动负荷强度大于室内木质地纵跳;沙地上完成纵跳时肌肉更容易疲劳,且下肢肌肉功能状态的变化有特异性;运动员连续纵跳相对高度的变化特征进一步揭示了沙地对运动员起跳过程中神经肌肉兴奋性水平的影响程度。建议根据沙排的项目特点,采取全面而有针对性的训练,以利于运动员弹跳素质的提高。

  • 标签: 沙滩排球 弹跳素质 负荷特征 个性化训练
  • 简介:随着人们生活质量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逐渐重视自身身心健康发展,并参与到多项强身健体的体育项目中,跆拳道作为一种以竞技性和健身性为主的体育项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而且对青少年身体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应注重对青少年跆拳道教育和训练,该文通过对跆拳道的训练方式的分析,探讨了跆拳道训练对青少年身体素质的影响,通过提出一些规范的跆拳道训练方法,指明跆拳道训练的重要意义,希望以此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

  • 标签: 跆拳道 青少年 身体素质
  • 简介:采用文献资料法、测试法和数理统计法,依据我国女子体操运动员全程训练规划中专项身体素质发展的主要阶段,通过对上海市女子体操运动员2011—2015年专项素质水平进行分析,探索女子体操运动员专项素质发展规律与技术水平的关系。

  • 标签: 女子竞技体操 专项素质 发展规律 技术水平
  • 简介:目的:通过高温高湿及一般环境有氧运动与减体重相关指标的测试和评价,了解不同环境有氧运动对机体减体重效果的影响。方法:以北京市8名男子自由式摔跤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测试不同环境有氧运动(50min65%VO2max强度)前后体重、等速肌力、能量代谢、反应时等指标。结果:相同生理负荷下在高温高湿和常温常湿两种环境中分别进行一次性有氧运动50min,高温高湿下体重下降1.91%,幅度略大于常温常湿;高温高湿组运动过程中能量代谢较常温常湿组高1.52%,运动后2h能量消耗较常温常湿组高0.95%,睡眠8h的能量代谢较常温常湿组高14.86%,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运动员能够耐受在不同环境温度进行的减控重训练,主观上能够接受(33℃、60%)的热环境;在不同环境中进行有氧运动后,运动员的最大力量、疲劳指数和反应时没有显著性变化,最大峰值力矩、平均功率在不同环境下有氧运动后均出现下降趋势,反应时在不同环境运动后时间有所缩短,表明在不同的环境下进行一次性有氧运动对力量素质、肌肉耐力和反应能力没有表现出显著的不利影响。结论:高温高湿环境中通过有氧运动进行减体重具有相对较好的效果,在减体重期间,为减少力量的丢失,在进行减体重的有氧训练过程中应适当增加力量训练。

  • 标签: 高温高湿 减体重 有氧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