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采用低强度电刺激治疗腓肠肌拉伤,观察其对于肌肉损伤部位成肌调节因子MyoD与Myogenin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D14组和D14-40Hz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建立腓肠肌拉伤动物模型。于造模后第5天D14-40Hz组开始予以电刺激,其余组继续喂养。正常对照组在实验开始当天,模型组在造模当天,D14组和D14-40Hz组在第14天进行在体力矩测试,测试结束后处死动物,分离腓肠肌采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ting)测定MyoD与Myogenin蛋白表达。结果:对照组关节最大等长力矩值为0.236±0.045(Nm),模型组肌肉拉伤后即刻关节最大等长力矩下降为0.176±0.034(Nm),两者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第14天D14-40Hz组最大等长力矩值为0.247±0.038(Nm),与D14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MyoD与Myogenin蛋白表达测定结果:肌肉拉伤后第14天MyoD蛋白表达D14组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但是MyoD蛋白表达D14-40Hz组比D14组增强明显(P〈0.05);肌肉拉伤后第14天,D14-40Hz组Myogenin蛋白表达明显强于D14组(P〈0.05)。结论:腓肠肌急性拉伤后,早期采用低强度电刺激治疗可以明显提高关节力矩,并促进了MyoD与Myogenin的表达,对组织修复起到了积极地作用。

  • 标签: 腓肠肌拉伤 电刺激治疗
  • 简介:观察补益中药对运动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肾脏炎症因子及ECM表达的影响。方法:75只7周龄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安静对照组(C组,12只)、一般训练组(M组,12只)、过度训练组(OM组,24只)和补益中药+过度训练组(TM组,24只),M、OM、TM组进行8周56天的游泳训练。采用专业灌胃器每天灌胃1次,TM组灌胃采用黄芪、红景天、丹参、苦参等组成的复合中药制剂,剂量为1g·kg-1,体积为5mL·kg-1,其他各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末次训练后24h,采用PAS染色观察肾小球ECM沉积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组织TNF-α、IL-1β、IL-6、IL-18蛋白表达,RT-PCR法检测肾组织TNF-αmRNA、IL-1βmRNA、IL-6mRNA、IL-18mRNA、TGF-β1mRNA表达。结果:1)8周实验后,肾小球ECM沉积,C、M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OM组较C、M组显著增加(P〈0.01);TM组显著低于OM组(P〈0.05)。2)血尿素氮和血清肌酐水平,OM组和TM组显著高于C组(P〈0.01),TM组显著低于OM组(P〈0.05);肾组织TNF-α、IL-1β、IL-6和IL-18蛋白表达,OM组和TM组显著高于C组(P〈0.01),TM组显著低于OM组(P〈0.05);肾组织TNF-αmRNA、IL-1βmRNA、IL-6mRNA和IL-18mRNA表达,OM、TM组显著高于C组(P〈0.01),TM组显著低于OM组(P〈0.05);肾组织TGF-β1mRNA表达,TM组(P〈0.05)和OM组(P〈0.01)显著高于C组,TM组显著低于OM组(P〈0.05)。结论:8周过度训练致大鼠发生运动性肾缺血再灌注,同时ECM沉积加强。补充补益中药可通过抑制肾脏组织TNF-α、IL-1β、IL-6、IL-18的表达进而减轻了过度训练诱导肾脏缺血再灌注发生时肾脏组织TGF-β1的表达,抑制ECM的合成和(或)促进ECM的降解及组织病理学改变,延缓或避免过度训练导致的运动性缺血再灌注对肾脏的损害。

  • 标签: 补益中药 运动性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炎症因子 细胞外基质
  • 简介: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影响我国大学城体育场地资源共享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与总结,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大学城高校体育场地资源共享的主要因素包括:场地客观因素、学校领导因素、学校教师因素、学生因素、地理位置因素、相关政策因素、课程安排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比赛安排因素。根据木桶效应,在构建大学体育场地资源共享模式的时候,需要对课程进行合理的安排,并做好场地对内和对外开放的时间以及方式合理安排,以提供我国高校体育场地资源的利用率,促进我国高等体育教育和社会体育的发展。

  • 标签: 大学城 体育场地 资源共享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