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有氧运动联合膳食控制对2型糖尿(T2DM)大鼠Resistin分泌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62只,随机抽取8只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C),喂以标准普通饲料.其余54只SD大鼠在喂饲高糖高脂膳食的基础上腹腔注射小剂量STZ,建立T2DM动物模型.然后将T2DM大鼠随机分成4组:DM对照组(DM,n=9)、DM+运动锻炼组(DME,n=10)、DM+膳食控制组(DMD,n=10)、DM+运动锻炼+膳食控制组(DMED,n=10).DM组大鼠继续喂饲高脂高糖饲料,不进行运动锻炼;运动锻炼采用每天进行60min的无负重游泳运动,每周6次;膳食控制采用与DM组等量的标准饲料.13周后,检测各组大鼠FPG、TG、TC、FINS、FFA和Resistin的含量.结果:①与C组相比,DM组大鼠FPG和血清Resistin含量显著升高,FINS含量显著降低(P<0.01);有氧运动可以降低T2DM大鼠FPG和血清Resistin含量(P<0.05),虽可使FINS升高,但无显著性差异;而膳食控制对降低T2DM大鼠FPG和血清Resistin含量没有显著性影响(P>0.05),但可使FINS显著升高(P<0.05);有氧运动联合膳食控制对降低T2DM大鼠FPG、血清Resistin含量和升高FINS无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②DM组血清TC、TG和FFA含量均显著高于C组(P<0.01);有氧运动或膳食控制均能显著地降低T2DM大鼠血TC(P<0.05)和FFA含量(P<0.01).饮食控制能显著降低T2DM大鼠TG和FFA含量(P<0.01).有氧运动联合饮食控制可使T2DM大鼠的TG、TC和FFA含量进一步降低,但对降低TG和FFA含量无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对降低TC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结论:①T2DM大鼠Resistin分泌显著增多,与糖脂代谢紊乱有关.②有氧运动能显著降低T2DM大鼠Resistin的分泌,增加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能力,对改善糖脂代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单纯的膳食控制对降低T2DM大鼠Resistin的分泌影响不显著,且有氧运动联合膳食控制对降低T2DM大鼠Re

  • 标签: 有氧运动 膳食控制 2型糖尿病 抵抗素
  • 简介:怀孕或哺乳期的母亲食用含有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如鲑鱼、鲭鱼和沙丁鱼)可以降低婴儿患上Ⅰ型糖尿的风险。为考察婴幼儿期间血清中脂肪酸的含量与患上Ⅰ型糖尿的风险之间的相关性。

  • 标签: 脂肪酸 糖尿病 孕期 不易 孩子 哺乳期
  • 简介:观察糖代谢缺陷动物在糖负荷后血糖、血乳酸浓度的动态变化特点.通过在正常和糖尿大鼠分组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测试(OGTT),连续观察糖负荷后第30、60和120分钟的血糖、血乳酸浓度-时间曲线的动力学变化过程,测定胰岛激素,运用对比分析,数学模型的建立,在代谢应答的整体水平观察、分析调控过程,讨论了不同运动干预方式的影响特点,探讨各种变化发生、发展可能的机理.有助于从动力学角度加深糖与乳酸代谢关系的认识.

  • 标签: 血糖 血乳酸 动力学 胰岛激素
  • 简介:目的:探讨有氧运动联合药物干预对糖尿大鼠骨密度和骨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将15月龄雌性SD大鼠(55只),随机分为正常饮食对照组(NC,11只)和高脂饮食组(HFD,44只),NC组用普通饲料喂养,高脂组给以高脂饲料喂养。8周后除NC组外,其余各组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建立2型糖尿动物模型,并将其平均分成糖尿对照组(DC)、糖尿运动组(DE)、糖尿药物组(DD)和糖尿药物运动组(DDE)。DE组和DDE组进行8周的游泳训练,DD组和DDE组按体重灌胃8周二甲双胍。各组大鼠禁食12h,两个运动组大鼠末次运动结束24h后取材,分离大鼠双侧股骨,剔净周围肌肉和软组织。双能X线法(DXA)测定右侧股骨骨密度,并对左侧股骨进行骨生物力学试验。结果:与NC组相比,DC组股骨重量有降低趋势,没有显著性差异;DE组、DD组及DDE组与DC组相比,股骨重量有升高趋势,但没有显著性差异。与NC组相比,DC组骨密度、骨生物力学指标显著降低(P〈0.05);游泳8周后,DE组、DD组及DDE组与DC组相比骨密度及骨生物力学指标中最大应力、最大载荷显著升高(P〈0.05),DDE组与DE组相比,骨生物力学指标中最大应力、最大载荷和弹性模量显著性增强(P〈0.05)。结论:有氧运动训练和药物两种治疗方式,均改善2型糖尿大鼠骨密度和骨生物力学指标,从而改变其骨质疏松状态,其中运动联合药物组作用效果更好。

  • 标签: 糖尿病 大鼠 骨密度 骨生物力学 有氧运动
  •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运动强度对糖尿大鼠血糖,血清中NO、eNOS含量及肾脏PAI-1的表达的影响,以期对运动预防糖尿肾病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雄性SD大鼠进行高脂高糖膳食6周后,注射STZ,并通过测定血糖确定造模成功,将糖尿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DMC),糖尿运动1组(DME1,跑速为10m/min),糖尿运动2组(DME2,跑速为15m/min),糖尿运动3组(DME3,跑速为20m/min),运动组每天1小时跑台运动,每周5天,持续6周。结果:与安静对照组相比,运动组血糖极显著下降(P〈0.01);血清NO、eNOS显著或极显著上升(P〈0.05,P〈0.01);肾PAI-1含量显著或极显著下降(P〈0.05,P〈0.01),而运动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不同耐力运动可有效地控制血糖,提高血清NO,eNOS的含量,降低了肾脏PAI-1的表达,其中运动1组和运动2组更明显地控制了糖尿的进一步发展。

  • 标签: 糖尿病 运动 NO ENOS PAI-1
  • 简介:目的:对比不同运动方式对2型糖尿(T2D)患者空腹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后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为制定针对特定人群的特异性运动处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T2D患者随机分为有氧运动组(AE组,n=16)、抗阻训练组(RT组,n=14)和安静对照组(RC组,n=14),以健康受试者为正常对照组(NC组,n=15)。AE组进行8周中等强度有氧运动,RT组进行8周渐进性抗阻训练,RC组和NC组保持日常生活习惯不变。实验前后分别测定安静空腹时和OGTT后的心率变异性(HRV)和压力反射敏感性(BRS)。结果:实验后,空腹状态下,AE组TP、nHF和BRS高于运动前(P﹤0.05),nLF和LF/HF低于运动前(P﹤0.05);OGTT后,各组TP、nLF和LF/HF均较空腹时显著性增加(P﹤0.05),nHF显著性下降(P﹤0.05),AE组和RT组nLF、LF/HF和nHF的变化幅度显著高于运动前水平(P﹤0.05),组间比较,RT组的变化幅度高于AE组(P﹤0.05)。结论:不同运动方式对T2D患者自主神经系统的影响存在差异,有氧运动可改善空腹时的自主神经功能,而两种运动方式均可改善葡萄糖负荷时的自主调制反应,但抗阻训练的效果优于有氧运动。

  • 标签: 2型糖尿病 有氧运动 抗阻训练 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自主神经
  • 简介:目的:探讨在2型糖尿的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施加运动干预,对大鼠骨代谢指标及骨髓瘦素和瘦素受体蛋白表达的影响,为运动预防和治疗2型糖尿骨代谢异常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刚断乳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NCG),糖尿对照组(DCG),治疗运动组(ZLG),预防运动组(YFG),防治运动组(FZG),每组各11只大鼠。除NCG组使用普通饲料喂养外,其余各组全程使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YFG组和FZG组在2型糖尿造模前进行为期6周的游泳训练;造模后对ZLG组、FZG组进行为期6周的游泳训练。各组于运动结束后24h内,禁食12h后取样,检测糖、骨代谢相关指标,同时检测各组骨髓瘦素和瘦素受体蛋白表达。结果:1)体重变化方面,ZLG组、YFG组和FZG组与DCG组比,体重均有下降的趋势,其中ZLG组和FZG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2)糖代谢方面,与DCG组相比,ZLG组胰岛素显著性下降(P〈0.05),FZG组血糖、糖化血清蛋白和胰岛素值均有显著性下降(P〈0.01,P〈0.05,P〈0.01)。3)骨代谢方面,与DCG组相比,FZG组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值显著下降(P〈0.01);FZG组骨钙素值显著升高(P〈0.01)。4)骨髓瘦素、瘦素受体蛋白表达方面,与DCG组相比,ZLG组、YFG组及FZG组骨髓瘦素含量有下降趋势,其中只有FZG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1);ZLG组、YFG组及FZG组骨髓瘦素受体含量有升高趋势,其中只有FZG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糖尿发病不同阶段施加运动干预,可以不同程度改善2型糖尿大鼠糖代谢紊乱,促进大鼠骨代谢调整,缓解瘦素抵抗。在糖尿发病全程施加运动干预效果最佳。

  • 标签: 糖尿病 大鼠 运动 骨代谢 瘦素 瘦素受体
  • 简介:胰岛素抵抗(insulinresistance,IR)、糖尿(diabetesmellitus,DM)与胰腺β细胞生理功能密切相关。胰腺β细胞功能障碍和凋亡可直接导致IR或/和DM。运动作为"良药"可以改善β细胞进而影响IR与DM的病理状态。笔者通过阐述胰腺β细胞与IR、DM之间的关系,以及运动干预对IR的作用机制,以期为IR抵抗相关疾病的运动干预防治提供研究靶向和理论参考。

  • 标签: 胰腺Β细胞 胰岛素抵抗 糖尿病 运动 作用机制
  • 简介:1月,北半球的俄罗斯正处于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莫斯科大雪封门。此时,没有人会将视线停留在这片白茫茫毫无生趣的土地上,就连莫斯科土生土长的沙皇萨芬都已远赴澳大利亚享受墨尔本午后的阳光。萨芬静静地躺在墨尔本的海滩上,阳光直射在他的胸膛,暖暖的感觉让他忘掉

  • 标签: 墨尔本 俄罗斯 莫斯科 神经 沙皇 北半球
  • 简介:肌腱是把肌肉与骨骼连接起来的带状组织。伸肌腱位于手或脚面皮肤下方,把手指中的骨头与手背的肌肉连接起来,它有助于手指和拇指的伸直。在足部,伸肌腱把脚趾的骨头与腿部前方的肌肉连接了起来。

  • 标签: 肌腱 连接 肌肉 骨头 手指
  • 简介:成年哺乳动物神经发生仅发生在侧脑室的室管膜下层和海马齿状回的颗粒细胞下层两个区域。综述了检测神经发生的主要方法,从神经递质、生长因子、营养因子等方面探讨了运动诱发神经发生的相关机制,并分析了运动诱发的神经发生对学习记忆能力的意义。

  • 标签: 神经发生 运动诱导 神经递质 生长因子 营养因子 学习记忆
  • 简介:神经类型的研究表明:神经类型是由先天遗传决定;神经类型是才能形成和发展的重要生理基础;运动员神经类型的选择应根据各自专项的特点有所侧重。

  • 标签: 神经类型 运动选材
  • 简介:"孩子,伤病是足球的一部分啊。"这句话意味着足球是—项危害性相当大的职业。球员的呼吸、心脏、肌肉和神经系统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都会受到损害,当然,还可能导致死亡。受伤的规律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得到了更多的保护,但从事足球运动的危险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比过去多,一些新的

  • 标签: 职业病 足球运动员 球员 腰椎间盘突出 肌肉拉伤 半月板
  •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频率电针对再生过程中神经组织形态学以及失神经支配的腓肠肌肌细胞形态计量学的影响.方法:构建坐骨神经截断后神经再生室,以5Hz和100Hz电针刺激患侧环跳、足三里和三阴交穴,每次治疗10min,隔日一次,每周治疗3次,设对照组.各组治疗时间为14周.神经组织HE染色、神经纤维银染、髓鞘砂罗铬花青染色以及超微结构的观察电针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再生组织形态学变化;取腓肠肌组织HE染色,应用PixeraProPlus专业图像分析系统(美国产),测量肌细胞直径、截面积,取其平均值.结果:电针刺激能明显促进坐骨神经损伤后神经组织形态及失神经支配腓肠肌肌细胞的恢复,其中以5Hz电针组治疗效果最佳,从而说明电针是促进周围神经损伤再生的重要手段.

  • 标签: 运动损伤 电针 坐骨神经 周围神经 再生 形态学
  • 简介:A。研究表明,只需减掉5~10磅体重就能够提高心脏健康水平,如果减掉腰腹部位的脂肪,会获得更加明显的效果。心脏专家指出,腰腹减肥后,身体控制胆固醇与血糖的能力会得以显著提高;与此同时,血压也会随之改善。专家建议,超重的人不应当把超模身材看作自己减肥的目标,而应当把锻炼与均衡的饮食结构结合起来,逐步降低体重。

  • 标签: 心脏病 自测 隐患 专家建议 健康水平 饮食结构
  • 简介:通过资料综述和临床观察,分析了技巧性运动学习、记忆的神经基础。研究表明,从皮层体感区到皮层运动区的输入、丘脑腹外侧核到皮层运动区的输入、皮层-纹状体系统以及相应神经通路中突触诱导产生LTP等,对技巧性运动学习和记忆的保持有重要作用

  • 标签: 技巧性运动 学习 记忆 神经基础
  • 简介:本文通过对部分投掷运动员神经类型的调查,分析和研究,提出对投掷运动员可通过N类型进行早期的选材,对优秀运动员的选拨和训练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可供实践选用和参考。

  • 标签: 神经类型 气质类型 心理特征
  • 简介:日常生活中的各项活动依赖于肌肉的收缩得以完成,比如工作中的体力活动、运动员在运动场上的活动,以及艺术表演中优美的动作。力量和耐力的这些了不起的功能则是归功于肌肉中化学能向机械能的转化。

  • 标签: 神经系统 肌肉 骨骼肌 结构 日常生活 体力活动
  • 简介:髌腱位于膝关节的前方,是连接髌骨(膝盖骨)与小腿胫骨之间的一条肌腱,起着伸膝和限制髌骨过度上滑,稳定髌骨位置的作用。当髌腱受损或出现炎症时,称为髌腱。因为它常见于需要经常跳跃的人群,故又称为"跳跃者膝"。

  • 标签: 康复训练 治疗 膝关节 髌骨 跳跃 肌腱
  • 简介:春季坏死(SpringDeadSpot)是生长在亚热带的狗牙根极易感染的一种,病原真菌为LeptosPhaeriaNarmariJ.walderandA.M.Smith和L.korraeJ.walkerandA.M.Smitho。属子囊菌水球脘菌属,当春季草坪开始生长时,在草坪中出现直径10余cm到1m以上的死斑,有时中心存活,形成“炸面圈”斑点,该病是休眠草坪的冠腐、匍匐茎腐和根腐

  • 标签: 坏死 防治 DEAD 亚热带 草坪 根腐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