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通过临床实践和典型病例的研究,总结了一套踝关节损伤的针刺疗法。并认定该疗法与传统的治疗方法相比,具有治愈率高、疗程短的优点,可用于急性踝关节损伤的临床应用。

  • 标签: 针刺 踝关节韧带损伤 治疗方法
  • 简介:目的:采用特异针刺和推拿疗法,对体育高考生急性骨骼肌损伤进行治疗,通过对临床症状、肌肉力量和视觉模拟评分指标的评价,验证特异针刺对急性腰部肌肉损伤的疗效。方法:急性腰部损伤的体育高考生168名随机分为两组,A组特异针刺组,B组推拿组,两组之间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不具有显著性。每日治疗1次,5次为1疗程,疗程前和疗程后各收集一次实验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特异针刺组84例,其中有效73,好转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5%;推拿组84例,其中有效65例,好转1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2%。研究结果表明特异针刺和推拿疗法在5次治疗后与治疗前对临床症状、肌肉力量和视觉模拟评分尺(Visualanalogscale,VAS)三项指标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特异针刺与推拿手法比较,除肌肉力量不具有显著性差异以外,其他两项指标差异均具有显著性(特异针刺组优于推拿疗法组)。结论:特异针刺对急性腰部肌肉损伤的疗效较为理想,可以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骨骼肌损伤 腰部损伤 特异针刺
  • 简介:急性疲劳后,通过针刺“足三里,内关、百会、三阴交”,对脑电图、心率、血乳酸的变化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可使大脑皮质稳定性加强,改善中枢神经系统的机能,使心率、血乳酸恢复加快,对急性疲劳的恢复有较好的作用。

  • 标签: 急性疲劳 受试者 消除疲劳 脑电图 针刺疗法 血乳酸
  • 简介:实验通过建立运动终板阻断以及运动终板阻断后横断大腿皮肤、肌肉神经、血管与小腿的联系的蟾蜍动物模型,重复“疲劳——休息——疲劳——针刺”。实验结果进一步证实了针刺对促进力竭的蟾蜍腓肠肌收缩能力恢复的作用,其机理有别于神经生理学上的镇痛机制,存在着不依赖于神经——体液调节的外周机制。

  • 标签: 运动终板 收缩能力 恢复 疲劳
  • 简介:目的:探讨一次力竭离心运动后大鼠骨骼肌αB-crystallin表达和血清CK的变化,及针刺对其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分安静组、运动非针刺组与运动针刺组。运动组大鼠进行一次力竭离心运动,于运动后即刻对运动针刺组进行针刺处理。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和比色法分析各组大鼠腓肠肌中αB-crystallin含量的变化和血清CK的值。结果:一次力竭离心运动后,运动针刺组大鼠αB-crystallin含量高于运动非针刺组大鼠(P﹤0.05)。运动针刺24h组血清CK显著低于运动即刻组(P﹤0.01);运动24h组与运动即刻组相比,血清CK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针刺可促使运动诱导的αB-crystallin蛋白进一步表达,可能是针刺促进运动导致的骨骼肌损伤提前恢复的机制之一。2)针刺通过加强骨骼肌超微结构损伤修复促使血清CK含量提前恢复至24h水平。

  • 标签: 离心运动 αB-crystallin CK 针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