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正>(一)1语言通过言语而发挥作用,要想运用某种语言交际就必须具有把该语言结构用于言语实践的能力。同样,要想学会使用一个词,就不仅要知道它在该语言词汇系统中的语义、语法特点,而且还必须知道它参与交际过程的潜在能力,它和其他词搭配的规则和习惯。不了解这些规则和习惯,就不可能把词组织起来形成连贯的言

  • 标签: 主导词 搭配形式 词汇搭配 自由搭配 词典 语言结构
  • 简介:文章通过对2010年出版的《麦克米伦搭配词典》的评述,分析了该词典在宏观和微观结构上的特点,指出和同类搭配词典相比,该词典在宏观结构上存在词目词收录具有目标受众鲜明、高频动词处理独特等特点,在微观结构中除了凸显介词构建的搭配关系和并列搭配关系外,其独有的语义群组分类、标注语义韵信息和凸显语体信息为搭配词典乃至学习词典的编纂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同时,文章也指出了该词典在词目收录的系统性和词典信息的实用性等方面的不足。

  • 标签: 《麦克米伦搭配词典》 语义群组语义韵
  • 简介:本文在词义标注搭配知识库的基础上,给出了一套区别性搭配特征的分析流程,对形容词的搭配特征作了初步描述。以330个多义形容词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了形容词各语义小类的搭配倾向及其义项区分度。并在实证基础上对规则进行抽检,为理想的搭配特征的分析补充了数据支持。由此提出机用词典义项和传统义项的最大不同在于机用词典的规则化导向,机用词典的形容词义项改造应以明确搭配对象为指导思想。

  • 标签: 搭配 语义类 词义标注 形容词义项
  • 简介:本文介绍了动词搭配知识库的框架设计,并着重从动词对搭配的选择限制角度,探讨了搭配知识库的建设问题。相关研究都是针对“有效性”即规则能有效区分义项进行的,基于选择限制的系统性、不平衡性等特点,探讨了义项的语义类型,并对建立语义特征描写分析框架提出了一些想法。

  • 标签: 动词 搭配 选择限制 有效性
  • 简介:今年是新千年,数字“О”和“0”的使用频率尤其高;但据笔者观察,它们与其他数字的搭配较混乱。按照现代语文规范化的要求,在运用数字时,“О”要与横写的“一”等搭配,“0”要与竖写的“1”等搭配,即一千应写作“一ООО”或“1000”。这种搭配是有

  • 标签: “О” “0” 汉字 阿拉伯数字 汉语规范化
  • 简介:<正>0.超常搭配是艺术语体中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在艺术语体中,各类不同性质、不同功能的词语,根据表达的需要可以构成不同形式的超常搭配。色彩词是指那些描写事物颜色的词语,本文讨论由色彩词和其他词语组合所形成的定中式超常搭配,分析色彩词在这种超常搭配中的分布情况、语义特征和修辞功能。1.0所谓定中式超常搭配是指那些在句法结构上属于偏正结构的超常搭配,我们把它看作由前、

  • 标签: 超常搭配 定中式 色彩词 语义整体 语义内容 象征意义
  • 简介:摘要在中国文坛上,张爱玲无疑是集生命感与艺术感于一身,才思敏捷、语言形式变幻莫测的女作家。张爱玲作品的突出特点不仅是情节演绎的生活化,更具备有独树一帜的清丽奇特的语言表达形式。但张爱玲作品研究一直存在重文学解读,轻言语分析的倾向,这使得张爱玲文学作品语言研究的不足亟待弥补。本文拟从修辞的角度看待张爱玲文学作品中的超常搭配,分析其带来的表达效果。

  • 标签: 修辞 超常搭配 语用效果
  • 简介:形名组合指形容词直接修饰名词的定中结构。词长搭配主要指2+2、2+1、1+2、1+1这四种形式。“的”字隐现指“的”字可有可无且基本同义的情况,如“特殊(的)问题”、“正确(的)方向”等。关于形名组合出现率的量化研究不多。祁峰和端木三(2015)对四种形名词长搭配进行了量化考察,但是没有考虑“的”字隐现问题,结果不够精确。文章以“兰卡斯特汉语语料库”为语料来源,通过“的”字隐现的语感实验,对“的”字隐现情况进行了明确定义。然后,排除“的”字隐现情况,重新进行了统计。研究发现,在真正无“的”的四种词长搭配中,2+1的出现率(类频)不到5%,与前人看法相似,而2+2的出现率不到2%,大大低于前人估计。研究表明,和2+1一样,真正无“的”的2+2形名组合在汉语中不是能产的结构,而是受限制的结构。

  • 标签: 形名组合 词长搭配 “的”字隐现 小分枝结构 韵律词 音步屏蔽
  • 简介:摘要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有多样性和统一性的特点。中国饮食在形式上丰富多样,在美食背后也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和礼仪。但是很多学习者对中国饮食文化了解甚少,甚至还有误解,因此向汉语学习者传播中国饮食文化十分重要。对于中国饮食文化的传播,可以以课堂和课后的形式来进行。在传播中国饮食文化知识时根据学生的汉语学习情况来偏重学习内容。面对不同的饮食文化,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以尊重、理解的态度去面对。在对外汉语中传播中国饮食文化既可以帮助学生增加学习汉语的兴趣,也可以让学生更了解中国文化。

  • 标签: 饮食文化 传播
  • 简介:摘要在汉语表达中很多词语字面意思虽然是在谈论饮食文化,其实却有另外一重意思。这确实是个很有趣的现象。本文从表达吃的内容(吃什么)、吃的方式(怎么吃)、吃的工具(用什么吃)、吃的怎么样(食物的味道)为主要内容收集词语,具体分析这些词语在汉语表达中的色彩义以及为什么会有这些色彩义。

  • 标签: 饮食词语 汉语表达 转义 色彩义
  • 简介:文章基于对四部较有影响的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搭配信息的多角度分析,提出搭配信息呈现的四个基本原则:1.力求显性呈现;2.力避同语义类搭配词重复;3.频率原则;4.简明原则。实现这些原则的条件是:将呈现搭配信息置于首位考虑,基于大规模语料库进行搭配描写,注意吸收搭配理论研究最新成果。

  • 标签: 外向型 学习词典 配例 搭配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分析跨文化之间的差异,从文化、生活习惯、语言等方面着手,得出了跨文化带给我们的影响及其对我们学习一国语言的促进作用。

  • 标签: 文化 语言 文化冲击 跨文化交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