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介绍了动词搭配知识的框架设计,并着重从动词对搭配的选择限制角度,探讨了搭配知识的建设问题。相关研究都是针对“有效性”即规则能有效区分义项进行的,基于选择限制的系统性、不平衡性等特点,探讨了义项的语义类型,并对建立语义特征描写分析框架提出了一些想法。

  • 标签: 动词 搭配 选择限制 有效性
  • 简介:全球化和信息化把语言和语言学推到了社会的风口浪尖、科技的核心领域和经济的兴旺地带。语言事业发展机遇难得,挑战严峻,问题复杂,需求旺盛,事关国家战略全局和发展大局,亟待谋划应对方略,但我国相关研究十分薄弱,因此建设国家语言智体系迫在眉睫。国家语言智在体制上应“全国统筹,分级建管,多元并存,协调发展”,机制上“国家引导,智自主,良性竞争,优胜劣汰”,逐步形成类型多样,结构优化,功能齐全,效能优良的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眼光的新型语言智体系。

  • 标签: 语言智库 功能 类型 体制 机制
  • 简介:文章主要探讨英汉非等值英语习语分类知识的构建和应用问题。根据英汉习语非等值现象的特点进行分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多视角分类标注,采用标识、括注、警示和说明等显性补偿手段补充必要信息。所建知识数据采用XML语言标记;应用模块可实现精确查询和模糊查询功能,查询效率比纸质词典高,自动分析功能超越现有网络词典。英汉非等值习语分类知识在英语教学,尤其是英汉翻译教学和实践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英语习语 知识库 词典 非等值 补偿
  • 简介:两岸华语在口语语法方面的差异尚未得到学界深入的比较研究,其中指示标记的差异较为突出。台湾国语对话体里“那”比“这”大,这主要是由于对话语体的性质、新信息、话题跳跃与弱社会化程度有利于“那”出现。后置性指示标记“这样子”在台湾国语对话体里颇具特色,男女老少皆用,给人以流行、亲昵的意味。

  • 标签: “这” “那” “这样子” 两岸华语 台湾国语 普通话
  • 简介:义项形式特征指一个义项在具体使用中赖以表现其意义内涵的表达形式与搭配环境,是能被计算机识别的标志物,主要体现在词性、句法功能、语义特征三个方面。本文探讨了义项形式特征的类型、特点和有效性,并在实际操作层面探索义项形式特征的提取方法,进而反思传统词典义项与机用词典义项的区别。着重阐述义项形式特征与意义内涵之间的关系,主张立足于义项意义内涵差异寻求义项形式特征差异,在强调义项形式特征的同时,也要防止“唯形式决定论”的倾向。

  • 标签: 义项形式特征 传统词典义项 机用义项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