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5 个结果
  • 简介:随着鄂温克语研究的不断深入,相关论著陆续出版和发表。由于研究人员利用材料的不同、发音合作人的差异以及研究方法等的不同,所得出来的结论也有所不同,尤其是在记音、整理和归纳上都表现出这样或那样的差异。这些差异难免给后人对材料的研究和利用带来一定的困惑和不便。因此,有必要对这些差异进行一些分析研究,以利于统一看法。

  • 标签: 鄂温克语 语音 记音
  • 简介:本文从分析中国和俄罗斯境内鄂温克语的现状入手,对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做了深入的分析.作者认为:对于俄罗斯和中国部分地区来说,鄂温克语是一种濒危语言,但在中国另一部分地区(鄂温克旗)鄂温克语将继续存在下去.最后作者对如何保护和延续鄂温克语提出了十分独到而深刻的见解.

  • 标签: 鄂温克语言 鄂温克族 濒危语言 俄罗斯 中国 语言保护
  • 简介:在满通古斯语族语言中,关于语法体系里的格的研究是个比较复杂的课题。将要探讨的鄂温克语就有十五种格:主格、领格、不定宾格、确定宾格、与格、位格、从格、造格、共同格、方面格、方向格、不定方位格、比格、有格、所有格。除了

  • 标签: 方位格 领格 语法体系 语法成分 单复 我的母亲
  • 简介:鄂温克语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均有特定结构形式。本人对鄂温克语的使用人口、主要分布地区、族称来源、语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的主要特征、方言关系及有史以来的研究情况等均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探讨。

  • 标签: 鄂温克语 结构特征
  • 简介:草原鄂温克族毡帐文化既具有毡帐民族文化的共性特征,也有其特殊性。与蒙古族相比较,虽然在类型和结构上与其毡帐文化相同,但是在搭建方法、步骤、室内的分割和分配、聚落的组合等方面却有所不同。从民族内部看,通古斯部和索伦部虽然都属同一民族,但是其毡帐文化也很不相同。产生差异性的成因主要源于游牧生产方式、社会环境、社会制度、宗教信仰等的不同。

  • 标签: 鄂温克族 索伦部 通古斯部 毡帐 游牧
  • 简介:根据代替人或事物的不同称呼把鄂温克语代词分为人称代词、反身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泛指代词和不定代词等六种。代词的形态变化的复杂性似乎是同名词相等的。代词词干后面可以接缀数(/-sal/-sel/-sl/-sl/-sol/-sul)、格(主格/无专属附加

  • 标签: 附加成分 重叠形式 复数形式 领格 近指 语法作用
  • 简介:本课题组在黑龙江大学学生学术科技创新基金资助下,围绕黑龙江省档案馆珍藏的清代鄂温克族户口档案进行调研,意在全面了解鄂温克族历史人口状况,掌握有关史料的基本内容和重要价值,为深入研究鄂温克族历史人口问题奠定基础。

  • 标签: 鄂温克族 历史人口 满文档案
  • 简介:在利用"鄂温克语语音声学参数数据库",对鄂温克语词首和非词首音节短元音的第一、第二共振峰(F1、F2)进行统计分析并绘出其声学元音图的基础上,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鄂温克语短元音特点进行详细描述并提出了它们的分布格局。实验得出,鄂温克语非词首音节短元音比词首音节短元音有明显央化现象。

  • 标签: 鄂温克语 短元音 声学分析
  • 简介:语言类型的总体差异表现为具体结构参项的差异,因此可以通过对不同语言中相同结构参项的对比分析,描述语言之间的类型差异.本文用120个话语句子文本做样本,对7种典型的构词构形参项做了类型指数的统计,并通过与类型上有较大差别的汉语和英语的对比,描述鄂温克语在综合-分析语、粘着-融合语、合成-孤立语、派生-单纯语、屈折-非屈折语、前缀-后缀语、虚词-非虚词语等形态类型上的类属.文章还尝试根据类型参项的蕴涵关系对语言进行整体的分类.

  • 标签: 鄂温克语 语言类型 语言共性
  • 简介:萨满教是鄂温克族古老的宗教信仰,在鄂温克族的精神生活领域长期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并且渗透到鄂温克族社会生活的各个层次,蕴育出古朴丰富的文化形态。其中,萨满神歌是有独特文化内涵的一个分支。本文从宗教学、民俗学、民间文学等方面综合地探讨了鄂温克族萨满神歌所蕴含的文化价值,从而进一步地论证了萨满教在鄂温克族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意义。

  • 标签: 鄂温克萨满神歌 文化价值
  • 简介:法律的颁布执行是清王朝统治达斡尔、鄂温克两族的重要途径。清初直辖于理藩院时,达斡尔、鄂温克两族所适用的法律一度为“蒙古律”。康熙中叶划归黑龙江将军管理后,两族始行转奉“大清律”。这一现象标志着清王朝对达斡尔、鄂温克人政治地位设定的深刻转变,对两族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 标签: 鄂温克 达斡尔 清代 法律
  • 简介:本文根据作者于2000年7月对呼和浩特市鄂温克族现状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了已经城市化的鄂温克人的婚姻家庭、学历、职业、使用语言等基本状况和他们对本民族历史、现状的了解程度以及对将来发展的看法等问题.

  • 标签: 鄂温克族 人口城市化 呼和浩特市 人口调查 家庭 婚姻
  • 简介:通过对内蒙古鄂温克族聚居区的语言调查以及不同环境下三个鄂温克族家庭的语言使用状况的调查,我们发现内蒙古鄂温克族聚居区整体的母语掌握情况良好,但城市的20岁以下人群有转用汉语的趋势。三个家庭成员的语言态度、民族认同与语言使用现状具有无法分割的联系。鄂温克族从整体上处于积极的民族认同阶段,并一致认为鄂温克语能够保持很长时间。

  • 标签: 鄂温克语 语言态度 语言使用 语言能力
  • 简介:本文利用民间文学及人名学理论对鄂温克族民间故事中出现的男女主人公名称的构成、特征、产生的原因、内涵及其文学价值等问题,做了深入的剖析与研究,指出鄂温克族民间故事中主人公的名称与民间故事的母题、思想内涵、情节发展等诸多因素有密切的联系.

  • 标签: 鄂温克族 民间故事 人名 男性 女性 “德步库”
  • 简介: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语言室满—通古斯语组助理研究员朝克先生在日本留学期间用日文撰写的《鄂温克语基础语汇集》和《索伦语基本例文集》两部专著于1991年3月在日本出版。《鄂温克语基础语汇集》(以下简称《语汇集》)由日本东京外国语大学亚非语言文化研究所出版。《语汇集》共收录鄂温克语基本词汇4410条,近74万字。并同汉语和英语进行了比较。因此,该《语汇集》实为《汉英鄂温克语对照语汇集》。

  • 标签: 索伦 外国语大学 附加成分 文化研究所 蒙古语 语法成分
  • 简介:俄罗斯文化对驯鹿鄂温克文化的真正影响是从19世纪中叶开始的,其性质是涵化。但与其他涵化相比,这一过程没有伴随双方之间的冲突,是一个特例。而涵化的结果是被借用的俄罗斯文化元素最终整合到了驯鹿鄂温克人固有的文化中,成为其有机组成部分。

  • 标签: 俄罗斯文化 驯鹿鄂温克文化 影响 涵化
  • 简介: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温克苏木少数民族语言地名有巴尔虎蒙古语词语、通古斯鄂温克语词语、巴尔虎蒙古语和通古斯鄂温克语共有词语、巴尔虎蒙古语和通古斯鄂温克语的混合词语等几种形式。根据语义,把鄂温克苏木少数民族语言地名又可分为与山水有关的地名、与动植物有关的地名、与器皿有关的地名等三种类型。

  • 标签: 鄂温克苏木 少数民族语地名 通古斯鄂温克语 巴尔虎蒙古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