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父亲时常念叨一句老话,叫“石、斗、升、合(ge3),斤、两、钱、分”。这是旧制,我们虽有耳闻,却似懂非懂,若深究起来,更说不出其准确含义。乡村保有旧制,尽管并不常用,但总能见到它们的影子,犹如隐藏的精灵,不肯让人们的记忆老去。

  • 标签: 杂文 文学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 简介:常常一个人躲在书房,看作家们的旧年书信,钩沉往事,可以想到很多的人,很多的事。那一时刻,对我很重要,故去的作家站起来了,我分明看见了他们的身影,健在的作家似乎就在我的身旁,像老师,像朋友,真诚讲述着自己的事和文坛的事。

  • 标签: 《旧信记》 中国 当代文学 杂文
  • 简介:陶渊明具有“隐逸诗人之宗”的美称,他在文学史上的一个巨大贡献就是第一个将田园题材引入诗歌的百花园①。朱光潜认为陶渊明的诗歌特别是田园诗的特征是“静穆”②,而鲁迅先生并不完全认同,认为在隐逸、静穆的背后是“金刚怒目”式的愤懑③。有关诗人的高蹈隐逸和他田园诗歌特征的论述已是宏富巨丰,但陶渊明的真实田园并非全是已成定论的静穆、妙曼之地,也并非全如鲁迅先生所说的是金刚怒目式的愤怒,陶渊明的田园世界的形成是一个很长的历史演变过程,发现桃花源也是痛苦的心路历程和漫长的建构、思索过程,其中有反复,有疑惑,也有着非常清晰的逻辑分层。从历史性的维度考察,

  • 标签: 田园题材 陶渊明 逻辑 世界 隐逸诗人 诗歌特征
  • 简介:很尴尬,没想到会在这种情况下重逢.她想到该转身逃时已经太迟了.于是她只好听话,温顺地躺在那张手术床一样的椅子上.对方一身白袍,一边说着前几年同学聚会的事一边戴上口罩.这样好,加上有一股橡胶味的手套,这一身医疗人员的标准制服,让对方马上摇身变成"牙医",而不是她的高中同学,或初恋情人.

  • 标签: 患小小说 旧患
  • 简介:<正>坐在堆书如山的书桌前,房间里只有奋笔疾书时那笔头发出的呻吟,这也是我们内心发出的呻吟。不知在书桌前战斗了多久,我停下笔,注意力从爬满蚂蚁的作业本上转开,只觉得腰酸背痛腿抽筋。几丝阳光透过层层的书墙从缝隙中偷偷溜进来,显得格外刺眼,情不自禁地,我用双手阻挡着向我这射来的阳光。是有多久没见过这般阳光了?不知道,我只觉得自己在冰冷的书窑中困了很久,很久,干着单

  • 标签: 腰酸背痛 气场 汗血宝马 打篮球 踢足球 一本
  • 简介:我的书房里,在电脑桌正对面的书柜上,除了堆放着乱七八糟的未整理的书之外,还有一只暗红色的木箱。长大概是60公分、高有50公分左右。偶尔有朋友到我家里做客,来到我的书房、看见这箱子,都会好奇地问其用处,我便说,这是我的“存钱罐”,朋友们都笑晕。

  • 标签: 木箱 记忆 电脑桌 书房 朋友
  • 简介:隔生犹护袈裟李庆西明季士大夫好言兵明人喜欢在义理上周旋、读书人里边少有经世之学,晚明尤是。《明史》卷二百五十二称:“明季土大夫问钱谷不知,问甲兵不知……”实乃无所用者。“钱谷”一节姑不论。而所谓“问甲兵不知”,却并非不问兵事。天启、崇祯两朝,边患日...

  • 标签: 《明史》 文化保守主义 杨嗣昌 中国历史 士大夫 《在中国发现历史》
  • 简介:偶然间,我在柜子上发现了一本相册,打开来,里面一张已经泛黄了的老照片掉了出来,我轻轻地拾起它,照片中的小女孩坐在地板上,好像在说着什么,旁边还有一个空酒瓶,望着这张照片,我想起了一件往事……小时候,家里一来客人,妈妈总是会准备一瓶酒,客人一边喝酒,一边大声地称赞:'好酒,好酒.'我呢?就坐在一边儿,吮吸着手指头,非常想喝,这肯定跟糖一样甜吧.唉,可妈妈就是不准,还把酒放到了柜子顶上,严肃地对我说:'小孩子是不能喝酒的。'我就会在一旁不服气地嘟着嘴,

  • 标签: 我家旧 旧照片
  • 简介:唐代古铜,即今天北流市,地处桂东南,北流江自西南而东北穿越全境。之所以名为铜,因为这里曾经盛产铜,古代的炼铜遗址至今犹存,世界上最大的铜鼓王就在这里出土,并因之作为这一类型铜鼓的命名,曰“北流型铜鼓”。

  • 标签: 炼铜 北流市 桂东南 铜鼓
  • 简介:九月下旬,时令虽已入秋,但江南却依然闷热。与我久未联系的诗人小海从苏州突然打通了我的电话,邀我到昆山小聚一下。我因正忙于写作关于法国哲学家乔治·巴塔耶的文章,怕中断以后再捡起来很麻烦,再加上天气比较热,有点不想动。但他坚持要见面,

  • 标签: 啸峰 小海啸 峰巴桥
  • 简介:新瓶酒细品尝——重读《离婚了,就别再来找我》□陈千里《离婚了,就别再来找我》,先后看过两遍,感受颇为不同。看第一遍时甚觉此片有新意,而第二遍却从“新”的内容里嗅到了十分古旧的气息,如同一个时髦的酒瓶装进了陈酒。于是忍不住动了好奇心、探索意——且作一...

  • 标签: 白日梦 新瓶 朱买臣 “小人物” 话语体系 《战国策·秦策》
  • 简介:祝勇的《宫殿》作为当代文坛中新文体的代表,在主题、形式和内容上都存在诸多无法确切定义的特点,本文将其看作是散文这一文学形式对文化符号、权力符号、图像符号方面的解构与全新重构,并透过后结构主义的视域,审视这类新文体所存在的合理性及审美价值,同时借助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以新散文的变化作为切入点,尝试分析与说明当代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新路向。

  • 标签: 《旧宫殿》 主题 形式 内容 解构主义
  • 简介:真正来自民间的集体创造和流传的各类文学,都是用方言表达和传承的,方言突出了它的特色和魅力。如果剥去这层语言外衣,将方言换为统一的标准语,民间文学也许会滋生新的美感,但已经发生了审美味变,原生态之美及其包蕴着的文化就会流失,新的外貌如同化妆后的美人,缺少自然与野性的活力。方言犹如民间歌谣的血肉,使它脾性鲜活,因方言而产生的修辞艺术更使它神貌俊朗。

  • 标签: 民间歌谣 修辞艺术 恩施自治州 方言 土家族 艺术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