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戏剧本质论》选自美国利特尔·布朗出版公司1985年出版的《戏剧种种》(第四版)一书。《戏剧种种》是被美国大学和研究生院戏剧与戏剧理论专业广为采用的教科书之一。《戏剧本质论》是其中收录的一篇对西方两千多年来戏剧与戏剧理论进行全方位评述的论文。本文上及古希腊悲、喜剧,下及当代荒诞派戏剧,经过细致的分析,结合粗线条的概述和客观的观照,为我们展现了西方戏剧及其理论流派的整个嬗变过程。由于原文较长,将近两万字,译者在编译过程中删去了文中一些与主题无密切关系的引文和例证.

  • 标签: 悲喜剧 戏剧本质 荒诞派戏剧 剧作家 莎士比亚 埃斯库罗斯
  • 简介:<正>朱国庆在《艺术本体论》(《文艺评论》86年6期)一文中说:我国古代的艺术论是典型的东方艺术论,具有浓厚的本体色彩,对于艺术本体这种形而上的空灵的特征有过十分深刻的研究,如陆机《文赋》说创作是“课虚无以责有,叩寂寞而求音”;刘勰在《文心雕

  • 标签: 艺术本质 我国古代 艺术本体论 艺术论 东方艺术 文艺评论
  • 简介:<正>“阴暗面不是我们生活的本质”,这是反对揭露阴暗面的一条颇能迷惑人的理由,因此,不少人是常把它挂在嘴边或写在笔端的。乍一看来,这话倒真也象是颇为有理。大家知道,文艺并不是只写生活的表面现象,而是要通过对生活现象的形象描绘揭示出生活的本质来。照上面的说法,既然阴暗面不是生活的本质,而文艺又要反映生活的本质,那反对写阴暗面,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了。但细一想想,问题就出来了:所谓“阴暗面不是我们生活的本质”的说法,原来并非事实,而不过是一

  • 标签: 本质观 形而上学 资本主义社会 主要方面 特殊矛盾 社会生活
  • 简介:<正>1992年7月18日《文汇报》朱杰人《破门户之见》文中指出:做学问,讲师承,重派别,这是我国学者学术研究中的好传统。汉代学界有所谓“家法”、“师法”之说。史载,汉武帝建元五年置五经博士,传授诗、易、书等儒家经典。这些博士,专主一家,各以家法教授。汉代又重师法,师之所传,弟子所受,一字不敢出入。古人如此重视“家法”、“师法”,不是没有原因的。能够自成一家的学术总有其独特的个性,是别家别派所不能代替的,这就是家法。丢了“家法”便丢了个性,便也丢了这一“家”。再则,

  • 标签: 儒家经典 汉武帝 学术界 五经 学界 家法
  • 简介:事实是界定传记文学的一个关键词.小说、戏剧和诗歌之所以被划分为虚构性作品,而历史、传记和报道则属于非虚构性作品,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们对事实采取了截然不同的叙述策略.

  • 标签: 小说家 虚构性 曹雪芹 诗歌 叙述策略 传记文学
  • 简介:<正>《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3期发表倪培强《关于人的本质的认识》一文,认为每被沿用的马克思这—说法,即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恩选集》第1卷18页),仅就这—方面还不能完全说明人的本质及其差别的根源性.

  • 标签: 人的本质 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 新疆师范大学 大学学报 现实性
  • 简介:<正>1究竟怎样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本质观?时下,国内外理论界观点各异,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种不同意见。一种以苏联学者波斯彼洛夫、卡岗和我国的陈涌、陆梅林为代表,主张“艺术认识本性论”,或曰“意识形态本性论”,认为艺术是对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一种以苏联学者万斯洛夫、齐斯和我国的钱中文等为代表,主张“艺术审美本性论”,或曰“审美的意识形态论”,认为“文学艺术作为意识形态,它的最根本特性应是审美与意识形态的结合”,由此,文学艺术是

  • 标签: 社会生活 艺术审美 客体 心理学 艺术本质 意识形态性
  • 简介:<正>在马克思的著作中,关于人的特性问题,同时使用了“人的本质”和“人性”两个概念。多年来国内外的流行看法是:人性就是人的本质。张奎良、张念丰在《论人的本质和人性概念的区别》(《江汉论坛》八一年第五期)一文中认为,“人的本质”和“人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文章说,在马克思的著作中,人的本质一般是指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根本特征,是人之为人的本质属性,劳动和社会性就是人的本质所在。作为能够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的

  • 标签: 人与动物 人性观念 本质属性 概念 马克思 根本特征
  • 简介:法国学者奥古斯特·孔德的格言:“认识你自己,就是认识历史。”至今仍然对我们研究傩文化,就是指傩的全套祭祀仪式及在祭祀中唱、念、舞、面具等艺术形态和在此基础上的附加形态傩戏有经典意义。一直困扰我们并使我们难以拒绝回答的问题是:为什么中国这个伟大的文明古国戏曲的诞生迟缓到公元十二世纪以后,比希腊和印度晚出一千年?遵照奥古斯特·孔德的启示,我们从认识人类自己,去寻觅中国戏曲诞生迟缓的原因,我们发现原始人类生命精神化在史前时代不可能全面表现,生命精神化在最初年代所凝

  • 标签: 傩面具 中国戏曲 傩戏 精神化 原始人类 奥古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