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一2010年是我在西安上学的最后一年,那一年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秦腔艺人,我和他素昧平生,也不知道他姓甚名谁,只知道听他唱秦腔的人都唤他"老秦"。在讲我和老秦的故事之前,我要先普及两个知识点:一是西安南门的历史,一是西北的秦腔文化。先说南门的历史。

  • 标签: 秦腔 艺人 2010年 知识点 历史
  • 简介:今天的读者已经进入“猜疑时代”,经由生活经验而达致作家——文本——读者的审美同构、恢复读者与作家之间的信任已经变得越来越困难。一方面我们并不满足那种具体而琐碎的“真实”状态;而另一方面言说乡村“真实”状态的权力却又被虚置了。

  • 标签: 叙事策略 《秦腔》 “真实” 审美同构 生活经验 读者
  • 简介:贾平凹擅长于通过关中方言的运用再现陕西的民风民俗,他那些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的“商州小说”系列是如此,他2005年出版的长篇小说《秦腔》更是秦地乡村民俗生活的一面镜子。在这部描写西部农村近20年来之变化的小说中,贾平凹借用近乎完全口语化的方言系统,展现了中国乡土社会传统风习的衰变。作家在用“清风街”的语言对“清风街”民众“鸡零狗碎的泼烦日子”铺排陈述的同时,也为秦地的民俗风情保留了一份历史记录。

  • 标签: 《秦腔》 关中方言 文化风俗 20世纪80年代 长篇小说 民风民俗
  • 简介:“新世纪文学”这一概念已逐渐成为共识。但迄今为止,新世纪的文学在很大程度上是90年代文学在各个维度上的延伸。这样的认定并非是对新世纪的文学发展作出消极的判断。它只是一方面指出,从自然时间来衡量,新世纪刚刚迈进门槛;另一方面也寓意,新世纪的文学在各种向度上对90年代文学的接力过程中,不时会进发出新的火花,不时会激荡起新的浪花,会酝酿新质,寻求突变。然而,既然是一种继承性的发展,那么它必然也是正负面的同时呈现。新世纪方兴未艾,来日方长,

  • 标签: 文学现象 《秦腔》 90年代文学 弱化 体性 新世纪文学
  • 简介:二十世纪以来,中国逐步被席卷进入了现代性的大潮,伴随而来的是传统文化与社会风俗的巨大变迁。在启蒙现代性的强势颠覆与规训下,个体的生存空间与生存状态也随之遭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进入当代以来的中国文学,敏锐地捕捉到了整体化现代性浪潮下的个体特异性与独立性问题,当代文学的两位重量级作家——贾平凹与阿来都通过各自的本土化叙事,对反规训的疯傻个体进行了关注,分别在各自的重要作品《秦腔》和《尘埃落定》中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从“疯傻视角”入手,观察启蒙现代性的规训下个体所做出的颠覆与反抗的姿态与可能性。

  • 标签: 《秦腔》 《尘埃落定》 疯傻 规训 启蒙
  • 简介:《白鹿原》中涉及到了1949年以前我国乡村社会中的家族文化现象,《秦腔》中涉及到了当代村落家族文化现象。把二者进行比照分析,可以看出村落家族文化在20世纪中国所经历的嬗迁演变。即基本完成了由"乡约族规"时代向法理体制时代的转变。

  • 标签: 《白鹿原》 《秦腔》 村落家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