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北宋神宗时期,苏轼不赞同王安石的“熙宁变法”而求外放,离开京城以避事端。但他这个有话藏不住的人,因不赞同而产生的牢骚还是要发的,诗歌创作里有,给宋神宗上书里也有。元丰二年(1079)四月,他赴湖州就任,依惯例写了《湖州谢上表》,忍不住对神宗皇帝说,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

  • 标签: 《前赤壁赋》 苏轼 宋神宗时期 共享 赏析 明月
  • 简介: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中国宋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李清照辛弃疾学会副会长,著名古典诗词研究者刘扬忠先生,因病于2015年5月23日逝世,享年70岁。刘先生生前对《古典文学知识》的成长发展指导尤多,本刊曾多次刊载刘先生的治学论文。谨此致以深切的悼念。

  • 标签: 宋代文学 中国李 古典诗词 刘扬忠 学会副会长 中国社会科学院
  • 简介:美国西雅图的华盛顿大学准备修建一座体育馆。消息传出,立刻引起了教授们的反对。校方迫于压力顺从了教授们的意愿,取消了计划。教授们为什么会反对呢7原因是校方选定的位置是在校园的华盛顿湖畔,体育馆一旦建成,恰好挡住了从教职工餐厅窗户可以欣赏到的美丽湖光。为什么校方又会如此尊重教授们的意见呢?原来,

  • 标签: “雷尼尔效应” 留人机制 华盛顿大学 体育馆 教授 西雅图
  • 简介:冒犯语是使交际对象或言语涉及对象感到恐惧、羞耻、愤怒、尴尬、不适等的语言或言语表达。冒犯语分为诅咒型、贬损型、称谓型、揭露型等四类。作为一种行为,其工作机制是通过激起被冒犯者的消极心理反应而获得消极快乐。

  • 标签: 冒犯语 类型 工作机制
  • 简介:2009年8月28日至30日,由中国明代文学学会(筹)和湘潭大学联合主办,文学与新闻学院承办的第七届明代文学年会暨明代湖南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湘潭大学举行。来自日本金泽大学、神奈川大学,以及北京大学、南京大学、

  • 标签: 学术信息 国际学术研讨会 明代文学 湘潭大学 湖南文学 新闻学院
  • 简介:埃德加·爱伦·坡在其小说创作中注重将“侧目而视”当作其“秘密写作”的认知理据,主张用“暗示性的一瞥”去聚焦核心寓意层面,并使之与解码层面上的“视网膜外围聚焦”形成精巧的逻辑对位关联。基于此,本文围绕坡的小说文本中零散出现的三个关键命题——“真实比虚构更奇怪”、“暗示性的一瞥”及“游戏之外的事物”——进行创作层面上的探析,说明其功能得以实现的认知基础均关联着作为视觉诗学原则的“侧目而视”。

  • 标签: 埃德加·爱伦·坡 “侧目而视” 认知 小说美学
  • 简介:本文是“《今日世界文学》与中国国际学术研讨会”(北京,2007)的主题发言,主要考察美国在过去的30年里统治文学研究领域的纪念碑式著作,以此对比20世纪早期的欧美与20世纪晚期的中国,探讨它们在“文化现代性”思潮下在经济、文化方面的变迁。

  • 标签: 文学研究 文化变迁 中国 美国
  • 简介:《米尼》是王安忆小说创作的转型之作。在这部长篇小说中,王安忆以主人公米尼、阿康为代表,叙述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处于转折时期的上海一群都市男女青年的沉沦史。《米尼》无疑是一个彻底的悲剧,在这悲剧背后响彻着的是一曲交织着欲望与宿命的人性挽歌。

  • 标签: 《米尼》 欲望 宿命 人性
  • 简介:我国外国文学批评界习惯于把文学视为对社会现实的形象反映,尤其是在19世纪俄罗斯文学创作的研究中。其实,19世纪俄罗斯经典作家的创作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在很大程度上是超越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文学文本的意义往往滋生于其自身的智能机制之中。文学文本并非是一个静止的被动客体,也不只在传递和记忆信息,还是一个运动的、拥有主体性的生命体,能够通过界限转换、对话机制和时空变化等途径,作用于读者,在读者大脑左右半球的互动中,不断地创造意义。

  • 标签: 19世纪俄罗斯文学 文本 对话 时空体
  • 简介:2012年10月25日,著名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决定将《信息侦探》(TheIntormartionist)一书搬上银幕。他此前的作品包括《魔鬼终结者》、《泰坦尼克号》、《阿凡达》等。

  • 标签: 詹姆斯 银幕 侦探 信息 导演 《泰坦尼克号》
  • 简介:<正>由大同市委宣传部、大同市文联、《小品文选刊》杂志社联合举办,《小品文选刊》杂志社具体承办的2009中国散文期刊年会,于2009年6月19日至21日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大同隆重举行。来自《散文》、《散文海外版》、《美文》、《随笔》、《散文选刊》、《散文百家》、《海燕都市美文》、《小品文选刊》、《华夏散文》等九家散文期刊社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 标签: 中国散文 小品文选刊 山西大同 期刊信息 九家 《随笔》
  • 简介:<正>莫里哀生活于十七世纪的法国,郑廷玉生活于十三世纪的元朝,虽相去三百多年,远隔万里,两部作品却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基于此,本文拟从经营方式、喜剧效果、现实主义色彩强弱,探讨其潜藏的,具有时代性、民族性的情感冲突、伦理、价值观及文化背景,藉以说明两部剧作所蕴含的特质。一、经营方式与情感冲突要确认阿巴贡、贾仁的经营方式,就必须把他们置于大的背景、范围内去定位。在资本主义萌芽、形成、发展过程中,欧洲作家笔下曾相应出现一系列资产者的形象,例如封建社

  • 标签: 情感冲突 讽刺喜剧 现实主义 莫里哀 喜剧效果 郑廷玉
  • 简介:<正>鲁迅的小说名篇《药》作于1919年4月15日,曾长期入选大学、中学教材,学术界也对这篇小说给予了持久的关注,认为这是一篇反思辛亥革命与社会思想关系的作品。这篇小说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手法,以精巧的结构线索,

  • 标签: 鲁迅小说 《药》 叙事功能 夏瑜 华小栓 故事结构
  • 简介:帕洛夫2010年推出的新作《非原创的天才:新世纪以其它形式创作的诗歌》以审慎客观的态度,从多个角度追溯了"非原创性"的诗学传统,概括性梳理和总结了现当代诗人所进行的各种实验和革新,向读者展示了"以其它形式"创作的诗歌所独具的创造性、智慧和复杂性。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了"人如何表达自己"这一命题,因此,如何重组、重构、挪用、引用、限制、转录、复制、可视化或可声化现存的词汇和句子进行创作,则成为20及21世纪文化中新的诗歌策略,从而改变了"原创"一词的固有内涵。

  • 标签: 玛乔瑞·帕洛夫 《非原创的天才:新世纪以其它形式创作的诗歌》 具象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