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  "……并不总是大都会才能办大事,也不总得大张旗鼓,大吹大擂;这么干的结果往往会很快烟消云散.我相信,在此地已成就一件意义极其伟大的事业,而且很可能是迄今的惟一一次."1985年4月24日,在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临近荷兰的边陲小镇施特拉伦(Straelen),德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著名作家亨利希·伯尔,在欧洲译者之家启用新址的仪式上如是说.  ……

  • 标签: 再访 回家感觉 工作中心
  • 简介:<正>一这一辈子,不管自己身居何处,在我的潜意识里,只有走进乡下的那幢老屋才叫回家。我家的老屋,没有画彩镏金的富丽,也没有曲径通幽的神秘。它只是傍山而建的一幢普通农舍,土墙青瓦,杉木门窗。靠西头的几间,至今

  • 标签: 青瓦 只影 摇摇头 爬起来 《水浒》 一本
  • 简介:走进余姚,蒋梦骥回家看过《无问西东》,忽然想到,十一年之前,2007年冬日,为吉林卫视拍摄《回家》节目,找到了蒋梦麟先生的后人,拍摄他们的回家之行。

  • 标签: 《回家》 蒋梦麟 2007年 吉林卫视 拍摄 节目
  • 简介:感觉派是日本最早出现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但是,此流派经历了短暂的几年时间,便走向解体,其中,新感觉派的主将横光利一和川端康成由新感觉派走向了新心理主义.日本新感觉派转向新心理主义是有其内在的规律和逻辑性的.新感觉派与新心理主义都受到西方非理性哲学和西方多种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影响,在表现对象、思想内容以及表现手法上虽有相异之处,但也有相同的地方,因此,新感觉派之流向新心理主义是必然的.本文试比较其异同,并对这两种文学流派的探索和流变作出自己的评价.

  • 标签: 新感觉派 新心理主义 文学流变
  • 简介:  一想到回公寓B-203这个家总是会让他内心五味杂陈.公寓很普通,是千篇一律的城市建筑群中的沧海一粟.但要找到温伍德公寓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即使是清晰明了的指示牌也会让人晕头转向.周遭林立的楼房使得道路如蛛网般密布,路名也很讨巧,什么常青道、绿萌巷还有白杨大街.不小心转错一两个弯后,一个不起眼的居民区,12幢三层小楼就呈现在你的眼前.……

  • 标签: 感染最后 最后回家
  • 简介:哈罗德·品特的《回家》自1965年上演以来一直备受评论界关注。剧中人物的行为动机充满不确定性,令人费解。本文探讨剧中人物的复杂性,指出麦克斯一家人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只是住在一起的熟悉的陌生人而已。此外,针对有的评论认为剧中的回家是指露丝回家的观点,本文论证《回家》的真正主题是反映现代人无家可归的精神状态。

  • 标签: 品特 《回家》 不确定性 复杂性 无家可归
  • 简介:  澳大利亚土著作家多丽丝·皮金顿出生于西澳大利亚的巴尔弗道斯牧场.还在幼年时期,多丽丝·皮金顿和妈妈莫莉·凯利及襁褓中的妹妹就被当局强行从家乡迁往穆尔河土著人定居点接受家仆训练.多丽丝的母亲莫莉想要返回家乡巴尔弗道斯牧场,但她的要求遭到当局的拒绝.于是母亲莫莉只能在1941年1月1日把大女儿多丽丝留在了穆尔河居留地,带着十八个月的小女儿安纳贝尔逃跑.……

  • 标签: 作品回家 回家路 多丽丝·皮金顿作品
  • 简介:在半殖民地语境下,作为半殖民地主体的新感觉派作家,怀着对西方都市的文化崇拜和向往,参与了上海都市的想象性虚构和叙述,其对街道、闲荡者、都市摩登女郎等意象的想象和建构发掘出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都市特殊的审美意义和文化内涵。

  • 标签: 半殖民地语境 新感觉派 都市 闲荡者 摩登女郎
  • 简介:2012年5月,美国著名女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褂丰托尼·英里森(ToniMorrison)的第十部长篇小说《家园》(Home)由美国兰登书屋辟旗下的克诺夫出版社在英国和加拿大同时出版发行。

  • 标签: 美国作家 《家园》 托尼 莫里森 简论 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