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先生纯长者,处众独翛然。萧雅风吟竹,澄明月在天。童蒙多默识,陶冶有遗编~①。豺遘人居毁,粲登国步邅~②。感时伤旅寓,抚卷欲腾鶱~③。毕业留斯系,被誉列备员~④。寻当钩乐府,指趣仰师贤。杂体包谐隐,荆吴足比肩~⑤。庄严开纪历,乐怿著鸣鞭。顾视春方好,探求兴亦专~⑥。上庠饶硕宿,高义薄层颠~⑦。皖北闻秋雁,邯南讶暮蝉~⑧。

  • 标签: 古典文学 文学知识 文学作品 王运熙
  • 简介:人工智能曾经只是由某些知名科幻小说家想象而虚构出来的,现如今正扎根于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机器人随时待命、等候人类召唤尚需时日,但人工智能却早已以更微妙的方式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比如天气预报、垃圾电子邮件过滤、谷歌搜索预测、语音识别、苹果的Siri智能机器人,不胜枚举。这些技术的共同点是机器学习算法,它使机器人能够实时做出反应,并予以回应。

  • 标签: 邮件过滤 机器学习算法 机器学习技术 科幻小说 语音识别 认知科学家
  • 简介:明代词话作家诸圣邻别出心裁地在《大唐秦王词话》中将诗、词、赋、赞作为刻画人物的主要手段,使之彰显出一种“形神兼备、隽永传神”的艺术风貌。本文基于三人物角色的视觉审美,从“以形写神、以动传神、以意会神”三个方面,对剧迟恭三视觉形象的艺术意蕴进行探析。

  • 标签: 尉迟恭 三维视觉形象 艺术审美
  • 简介:埃及女作家纳娃勒·赛阿达著作颇丰、影响深远,在当代阿拉伯世界颇具争议。由于她在性、宗教和政治等方面的异见,一直在阿拉伯本土受到打压,不仅“文学家”的身份得不到承认,甚至连“女性”的身份都遭到质疑。本论文认为,赛阿达的写作生涯是她反思和探索母语阿拉伯语的过程,她从语法、语言习惯和言外之意等多方面着手,尝试指出和弱化阿拉伯语承载的父权文化色彩和阳性中心主义价值观,驯服这陌生的“母语”,也呼吁女作家和她们的读者通过对语言本身的思考,更加全面地认识自我和世界。

  • 标签: 纳娃勒·赛阿达维 女性写作 阿拉伯语 父权文化
  • 简介:诗歌和技术是在海德格尔的后期思想中被反复讨论的两个主题:技术在现代世界居于危险的统治地位,而诗歌包含着从这一危险当中获救的可能性。未来主义运动的领袖马里内蒂就诗歌与技术的关系则给出了不同的理解,认为这两者服从于同一种不断提高自身的意志,即对速度的追求。在海德格尔开启的问题里对马里内蒂有关语言和抒情的理论进行批判性的诠释,或许能让我们对诗歌在现代技术的统治下究竟处于何种状况进行一番别样的思考。

  • 标签: 诗歌 技术 速度 海德格尔 马里内蒂
  • 简介:蒸汽机的发明使得火车和铁路技术对19世纪的欧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德国自然主义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格哈德·豪普特曼在1887年以铁路道口看守员与铁路间的关系为主题创作了中篇小说《道口工提尔》。铁路不仅在小说的结构上贯穿始终,它还牢牢地控制并影响着主人公提尔生活的所有层面,最后也如恶魔一般碾碎了提尔的生活。铁路系统改变了原有的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关系。正如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在《追问技术》一文中所述,在技术时代,人和自然都被卷进现代技术的漩涡之中,技术规定着技术时代的人按照技术的方式去活动。小说主人公提尔的悲剧命运正是现代技术统治下人的主体性丧失的一个缩影。

  • 标签: 格哈德·豪普特曼 铁路 现代技术 《道口工提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