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3 个结果
  • 简介:唐传奇中,《李娃》与《霍小玉》堪称描写士子与妓女爱情的两篇代表作。一般认为,这二者分别代表着士子与妓女爱情的喜剧与悲剧。通过对比阅读,本文却以为,这两篇作品通过讲述不同的故事,表现出潜在一致的叙述主基调:时代制度钳制下无意识感的人生轨迹及命运悲歌。悲剧的人物不仅仅是妓女,亦包括士子。

  • 标签: 唐传奇 士子 妓女 悲剧
  • 简介:<正>李金波、鲁效阳同志译完了《巴尔扎克》,要我为译本写几句话。我这两年来身体一直不好,几乎没有动笔写过文章。可是他们的雅意我却未便推却,一则因为这个选题正是我提出来的;再则因为这部译稿,我是它的第一个读者。一九八○年纪念巴尔扎克逝世一百三十周年的时候,我在一次学术讨论会上听了几位同志的发言,偶然想起要对巴尔扎克这样一个伟大的作家进行深入的研究,除了认真阅读和钻研他的《人间喜剧》以外,恐怕还得仔细考察他的生活和创作道路。在为数众多的巴尔扎克传记中,我觉得两部作品是值得翻译介绍的,那就是分别由奥地利斯蒂芬·茨威格和法国安德烈·莫洛亚(1885—1967)撰写的《巴尔扎克》。这是因为他们除了掌握比较丰富的材料以外,本人都是著名的小说家,他们写的传记本身就是出色的文学作品。正好手头有一个茨威格《巴尔扎克》的英译本,我就建议他们着手翻译了。

  • 标签: 斯蒂芬·茨威格 创作道路 巴尔扎克 莫洛亚 英译本 文学作品
  • 简介:《芥子园画》全三集能够在历代画谱中脱颖而出,成为流传最广的中国画技法的教材,产生巨大影响,绝不是偶然的。书中丰富的文学意蕴也使之有了不同寻常的附加值。与此前历代画谱不同,《画》对文学意蕴的追求体现出自觉性和整体性。《画》的编刊者沈心友、概昆仲都具备较高的文学素养。概昆仲不论,沈心友亦出身于书香门第,后作为李渔的得力助手和传人,在诗文方面得到妇翁的悉心指点,传世的诗文颇有可观之处。

  • 标签: 《芥子园画传》 文学意蕴 中国画技法 文学素养 附加值 自觉性
  • 简介:<正>许筠是十七世纪朝鲜李朝杰出的政治活动家和小说家。他为反对封建的嫡庶差别,和封建王朝作了英勇的斗争。他的小说《洪吉童》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艺术上也是优秀的,作为朝鲜文学史上出现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对后世朝鲜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标签: 小说家 社会面貌 长篇小说 封建王朝 政治活动家 统治阶级
  • 简介:斯特恩的作品是部颇有争议的作品.本文从小说情节的处理,人物的塑造,叙述的模式及写作手法方面入手分析了作者试图通过凌乱无序的情节叙述反映人物内心世界的纷乱无序,并渴望让读者摆脱故事情节来获取阅读乐趣的创作尝试.对小说艺术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并对小说的观念进行了拓展与更新,丰富和补充了18世纪刚刚兴起的小说文学式样.

  • 标签: 小说情节 人物内心 叙述 小说艺术 创作风格 文学
  • 简介:如何使来自八方、身份各异、经历各异的好汉聚义梁山,惟宋江马首是瞻,这在《水浒》的艺术构思上是要煞费苦心的。金圣叹批《水浒》,就是想把作者“若干年布想、若干年储材、又复若干年

  • 标签: 《水浒传》 艺术构思 中国 古代小说 江湖宴饮 文学评论
  • 简介:日本江户时代的读本小说《忠臣水浒浙口《高尾船字文》都借鉴了中国古代长篇白话小说《水浒》,其中共同利用《水浒》的场面和动作描写有四处。但是,这两部同时期的作品对于这四个场面和动作描写的翻改方法却不尽相同,这些差异反映出山东京和曲亭马琴这两位作家对中国古典文学翻改的特点。

  • 标签: 《忠臣水浒传》 《高尾船字文》 《水浒传》 翻改
  • 简介:传记家的主体性首先表现为对传主的选择。约翰生明显迷恋着他的传主塞维奇,并且深受他的影响。约翰生和塞维奇在知识分子共同命运的前提下产生的深厚友谊、共同的政治观以及对待恩主的一致态度为约翰生设身处地考察传主塞维奇的性格和心理提供了可能性。约翰生在传中运用感伤场面、作品阐释以及解释等方法来显示对传主的同情性理解,从而使自己在某种程度上与塞维奇取得同一。他为塞维奇的遭遇所表达的愤慨也是他对自己存身世界憎恨的某种宣泄。材料的取舍也是传记作家主体精神的显现。约翰生面临着有关传主塞维奇极为芜杂的材料,然而他以敏锐的眼光遴选那些最能使塞维奇人格发出闪光,使其形象突现的材料,把它们组织到《塞维奇》中去。这实际上也是对传主塞维奇的一种理解,反映了传记家约翰生的政治观和宗教信仰,以及对待演员和爱情的态度。

  • 标签: 约翰生 《塞维奇传》 主体性 宗教信仰
  • 简介:<正>一常常会想到海。和朋友在一起时也常常聊到海,聊起他的死。因为他的死让他的许多朋友触动过,也感叹过。海是个鼓手,他曾经和我在南昌厚墙路一个红火一时的演艺厅合作共事过一年多。在此之前我们虽然同为这个城市的同一圈中人,但碰面较少,即使偶遇也多是在各自演出完后的消夜场合碰着酒杯寒暄几句。真正熟悉并了解海,是在我把他介绍进我所效力的那家演艺厅之后。说实话,在这个城市的同行中,海的鼓打得很一般,喝酒却是出了名的。海的确是能喝,据他自己说,酒量是他当

  • 标签: 合作共事 外婆家 二时 告诉我 于王 不知道
  • 简介:<正>我说得写得太多,太快,太淋漓,风格太宽,战线太长,自诩又太高。太多了如同杂乱,叫人晕乎,用王安忆的话说,是自己自冲了自己。太快了只如匆匆掠影。你没有给读者留下消化与反刍的时间。

  • 标签: 王安忆 聪明绝顶 我自己 黄子平 作家身份 《文学评论》
  • 简介:当代诗歌表面上千疮百孔,乃是由那些表面是千疮百孔的诗人和评论家尤其是争论家们造成的。实力雄厚者都在深处,他们与其说是被埋没,不如说是自己埋没自己,因为他们深知保存实力的重要性,也具备接受时间考验的耐性,更有作为一位真诗人的高傲脾性。其中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多多,写诗三十多年,近年才获得广泛的承认,就是一个例子。这里要谈的寅,是另一个例子。

  • 标签: 王寅 裂变 当代诗歌 评论家 时间考 实力
  • 简介:佛教史志《古清凉》虽然名之以"史志",但不仅体裁奇特,还具有比较深厚的文学审美内蕴。在本文中,笔者对《古清凉》进行通读并在广泛参考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这部佛教奇书中蕴含的文学美进行了较有独特角度的探析。

  • 标签: 佛教史志 《古清凉传》 文学 内蕴
  • 简介:作为中医史上的名篇,袁枚的《徐灵胎先生》对史实的叙述不够严谨,甚至多有失实。然而瑕不掩瑜,其文学成就远远超越了史学价值,因此整体而言仍是一篇兼具史才与文笔的绝妙好文。

  • 标签: 袁枚 《徐灵胎先生传》 文史价值
  • 简介:2018年11月22日,在金秀县城瑶都广场,在欢快的瑶族音乐声中;在热烈的唢呐、鞭炮、牛角、锣鼓声中,瑶族群众怀着美好的期盼,怀着丰收的喜悦,与四海宾朋齐聚一堂,共同庆祝“世界瑶都——中国金秀2018瑶族盘节”。开幕式上,有《双刀舞》《黄泥鼓舞》《盘舞》等原生态舞蹈表演,有50面黄泥鼓同时敲响,鼓声振奋,撼动大山,还有瑶族群众抬上全猪、肩挑五谷,奉上鸡鸭、巨型米粽、糍粑……瑶族群众用最直接、最简单的方式呈现大瑶山神秘独特的传统民俗文化,彰显瑶族人民的朴实、强悍、智慧,载歌载舞表达对生活、对未来的美好向往,为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

  • 标签: 瑶族 广西壮族自治区 民俗文化 音乐声 族群 开幕式
  • 简介:认识寅很早了,不是1983年就是1984年。那些年对于我们这一批年轻的写诗者来说,真是一个激情荡漾的年代,每个写诗者心中都有一个中国现代诗歌"拓荒者"的胸怀和意念,一方面在自己的境界中笔耕不止,另一方面是真像海绵一样无穷尽地吸取着所有对诗歌有益的东西。就在这样的年代,我读到了寅的诗歌《英国人《》上海的风》《想起一部捷克电影但想不起片名》等一批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这些寅早期诗歌中的潇洒和流畅、那种若即若离的现代气息与带着个人生活隐秘的信息又不乏清醒的批判意识,完全是一种全新的诗歌在我面前打开。

  • 标签: 中国现代诗歌 王寅 早期诗歌 批判意识 个人生活 拓荒者
  • 简介:当今对人类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是地震。从海地、智利、新西兰、日本、缅甸到中国的汶川、玉树、盈江,近几年连续发生的大地震,给各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财产损失不可避免,人的伤亡能不能避免或降低?各国都有不同的探索。成功的经验让人称赞,惨痛的教训令人叹息。难题之一,就是地震的预测和预报。现在,主流的说法是地震不能预测、预报。但是,独立电影人利波却以纪录片《掩埋》表达了不同的思考。

  • 标签: 大地震 自然灾害 财产损失 新西兰 纪录片 电影人
  • 简介:一九三О年五月十二日,废名与冯至合编《骆驼草》周刊面世,废名所著《莫须有先生》开始连载。至同年十一月三日出毕第二十六期终刊止,共发表十一章,即后来出版单行本之一至九章,十一章和十二章。单行本之第十三章和第十四章,一九三一年以《行云章》

  • 标签: 废名 《莫须有先生传》 小说 人物形象 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