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8 个结果
  • 简介:意象主义是20世纪初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理论的一个重要流派,其艺术技巧源起于中国古代,尤其是唐朝的诗歌。认知语言学家认为事物之间的相关相似是人类认知的重要内容,同时又是人类认知的重要方式。研究意象之间的相关相似,有助于深刻理解意象主义作品的艺术特色,拓展意象主义作品的艺术欣赏视角。

  • 标签: 意象 相关性 相似性
  • 简介:对于一般读者,阅读古典散文的障碍,主要在词汇上,处处皆是陌生的字、词典故。其实这个问题并不大,只要查阅字典就可能迎刃而解。就是很熟悉的词,也可能茫然,甚至误读,这是由于不知古今语义的差异,用现代汉语的语义去理解而造成的。如《出师表》中,“先帝不以臣卑鄙”,其中的“卑鄙”并不是品质恶劣的意思,而是卑微鄙陋,地处偏僻、见识不高的意思。如“坐”,作为动词,查查字典,就不难理解,在古代,中国人并没有椅子凳子,只有席子几,坐的动作,有点像今天的跪,只不过把臀部紧贴在脚上。

  • 标签: 古代散文 方法问题 解读 《出师表》 古典散文 现代汉语
  • 简介:<正>自从十八世纪四十年代英国小说兴起以来,不少英国作家在小说写作技巧上,作了不断的探索、实验与创新;尤其在叙事方法上,他们创造了不同的叙事观点,显示了各自的才能,为英国小说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本文试以理查逊(SamualRi-chardson,1689—1761)、菲尔丁(HenryFielding,1707—1754)、

  • 标签: 叙事方法 英国小说 理查逊 叙事观点 菲尔丁 女主人公
  • 简介:当代著名菲裔美国作家兼诗人卡洛斯·布洛桑的成名代表作《美国在心中》甫一出版便引起美国文坛学界的热切关注。这部半自传式的菲裔移民作家的在美经历书写,同时也奠定了布洛桑在菲裔美国作家中不可撼动的经典地位。本文试图以英国诺贝尔获奖作家奈保尔的短篇小说《众生之一》作对比,试论布洛桑在《美国在心中》中所描绘勾勒的美国梦的虚幻,以及世界普世价值在一个以白人为主流的美国社会(WASP)中对少数族裔的潜移默化影响其实质的文化霸权主义。卡洛斯的理想美国社会内化了白人主流意识,同时又带有明显的性别政治色彩,此点可从书中主人公对待来自不同族裔女性的态度上显现。文章指出布洛桑的这种同化性的“美国梦”不能作为完美的应对策略来解决诸如《众生之一》里的小人物主人公桑托什关于移民的困惑,并解释其在美遭遇的诸般失败。因而卡洛斯·布洛桑在其代表作中所表现的不过是一种世界想象,作者通过文学想象所勾勒出来的世界主义社会正是菲裔在美实际经历的反照,揭示了菲裔等少数族裔在美的苦难遭遇生命体验,同时也饱含了卡洛斯对少数族裔未来美好生活的一份期许希冀。

  • 标签: 卡洛斯·布洛桑 《美国在心中》 《众生之一》 离散文学 世界性想象
  • 简介:20世纪是神话重生的时代,布尔加科夫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的小说《大师玛格丽特》,既沿用了基督教的神话结构,又融合了异教的魔鬼崇拜女巫主题,它通过重述神话的方式来表达了作者对永恒的爱理想的追求。

  • 标签: 魔鬼崇拜 女巫 神话方法
  • 简介:本世纪以来,认知诗学发展迅速,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为进一步推动认知诗学深入发展,四川外国语大学中国认知诗学研究会(筹)将于2013年10月31日一11月3日在重庆召开首届认知诗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三届中国认知诗学学术研讨会。PeterStockwell,MarkTurner,GeoffHall(LanguageandLiterature主编),JoannaGavins,GerardSteen,ElenaSemino,ElenaSemino等国外知名学者将应邀与会。

  • 标签: 国际学术研讨会 认知诗学 中国 知名学者 外国语大学 诗学发展
  • 简介:如果跟随贝戈特、埃尔斯蒂尔、凡德伊这三位艺术家的线索进入作品,那么就可以重见的全部结构;爱欲主题同样可成为人物与结构的统一原则,但它从属于天赋主题."我"在作品中重新创造时间,这是天赋主题而非时间主题的胜利;"我"确认天赋的过程竟然就是展现天赋的过程.天赋是一种融合的技艺,在这种技艺下一切艺术素材都失去了最初的面貌,重新排列组合,变得浑然一体.

  • 标签: 艺术天赋 结构 爱欲 时间
  • 简介:"kickthebucket"的修辞意义因具有非透明而蕴涵复杂的认知过程,依据三大认知理论进行描述和解释研究,其认知形成得以明晰化。解释规约语言现象的概念隐喻概念转喻在概念整合中充当重要关系与原则,与解释新创意义的概念整合相补充,实现了宏观层面的认知解释,而采用的语义成分分析法,也达成了微观层面的形式描写。研究发现,其习语意义是基于概念整合简域网络认知机制,与包括词源学意义常识意义的认知补充相结合而形成,而经历概念整合简域网的非透明英语习语具有同样的意义特征。

  • 标签: “kick the bucket” 概念整合 认知 意义
  • 简介:斯卡利的《由书而梦》探讨了现实中的想象和文学中的想象的区别,认为想象出来的东西单薄而没有坚硬性,但作家往往让这样的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移动,以显示出后者的坚硬性,并产生触摸的感觉,使图像变得清晰;她还认为想象出来的物体缺乏持续,不容易移动,但作家可以巧妙地利用明亮的光照、稀薄、添加删减、伸展褶曲等特性,促使图像运动起来;她还发现,花的特点最符合想象的要求,显得美丽而且适合于运动,特别受到作家的青睐,甚至可以作为形象地描写别的物体及其运动的良好媒介。

  • 标签: 伊莱恩·斯卡利 《由书而梦》 认知批评 想象
  • 简介:埃德加·爱伦·坡在其小说创作中注重将“侧目而视”当作其“秘密写作”的认知理据,主张用“暗示的一瞥”去聚焦核心寓意层面,并使之与解码层面上的“视网膜外围聚焦”形成精巧的逻辑对位关联。基于此,本文围绕坡的小说文本中零散出现的三个关键命题——“真实比虚构更奇怪”、“暗示的一瞥”及“游戏之外的事物”——进行创作层面上的探析,说明其功能得以实现的认知基础均关联着作为视觉诗学原则的“侧目而视”。

  • 标签: 埃德加·爱伦·坡 “侧目而视” 认知 小说美学
  • 简介:<正>俄国文学中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心理分析,是艺术认识艺术塑造性格的一种独特的方法。它产生于十九世纪初,到五、六十年代已经具有相当的水平。这是俄国现实主义作家创造的探索发现的结果。心理分析方法的产生发展,使俄国文学迈开了更大步伐。

  • 标签: 心理分析方法 托尔斯泰 屠格涅夫 契诃夫 内心独白 心理活动过程
  • 简介:日本江户时代的读本小说《忠臣水浒传浙口《高尾船字文》都借鉴了中国古代长篇白话小说《水浒传》,其中共同利用《水浒传》的场面动作描写有四处。但是,这两部同时期的作品对于这四个场面动作描写的翻改方法却不尽相同,这些差异反映出山东京传和曲亭马琴这两位作家对中国古典文学翻改的特点。

  • 标签: 《忠臣水浒传》 《高尾船字文》 《水浒传》 翻改
  • 简介:威廉·埃里斯写了一篇名为《用幽默解决问题》的短文,道出了幽默的巨大威力。他说,幽默不仅能使人开怀大笑,还具有一种“特洛伊木马”式的功能:把人从困境中解放出来,化悲为喜,化险为夷。他举了一个例子:工人萨姆经常迟到。有一天,他又迟到。工头决定把他解雇。他...

  • 标签: 社会转型期 狂欢节 颠覆性 精英文化 狂欢意识 英国
  • 简介:《儒林外史》里的歇后语具有多样化性格化的特点,其修辞效用主要表现在增强了人、事的立体感,达到了语言的形象化,塑造了人物形象,增强了讽刺的效果。

  • 标签: 《儒林外史》 歇后语 运用特点 修辞效用
  • 简介:查利.福利来到梅特医院,探望他的妻子。“你觉得怎样?”他坐在床边,紧挨着多莉。多莉抬起脸来朝他微笑,她的黑发散落在白枕头上。“还好。”她幽幽地说。她看上去衰老憔悴,死似的苍白,有两个黑眼袋。她把手塞进查利的手中时,他注意到她的手背上有两处丑陋的老人斑。“你看上去挺累的,”他说,“没睡觉吗?”“昨晚我睡得不怎么安稳。”多莉不想提起自己的病痛,不想让丈夫担心。她问:“琳达有联系吗?”“她昨晚还来过电话,我告诉她你好极了,没什么可担心的。”他们的大女儿琳达在盖尔维的一所大学教书,8月放假时就回家了。他们的儿子科尔姆和他的孩子在澳大利亚。他并不知道母亲病了,因为他总是大惊小怪,所以最好别让他担心。查利游移的目光扫过病房,这里充满了喋喋不休的谈话声下午苍白的日光。其他的探视者在做着自己的事,他们守在病人身边,或拿来鲜花水果,或病人聊天以使他们获得希望安慰。“医生来查看过你的病情了吗?”查利问。“明天医生或许会来。”“你还得在这儿呆多久呢?”多莉转过身去,用一张纸巾捂着嘴咳嗽,而后又躺下来,抓住查利的手。“他们会在星期一通知我的。他们还要给我做更多的检查,他们不查清楚就不让我回家。我真不愿成为一个累赘。”多莉小...

  • 标签: 希望安慰
  • 简介:<正>羊羹对于羊羹的感情源于一篇日本小说,小时候在《儿童文学》里读到的,说的是一对孤儿的故事。内容已淡忘了,记得的是当时的感动——酸楚里的一丝温暖,让人眼眶发热。还有就是羊羹了。羊羹是日本的一种茶食,红豆做的,也可以是别的材料,不过红豆最正宗。周作人对它褒奖有加,把它列为茶食的首选。他认为喝茶时所吃的东西应当是清淡的,中国的茶食不够清淡。"日本的点心虽是豆米的成品,但那优雅的形色,朴素的味道,很合于茶食的资格,如各色的‘羊羹’尤有特殊的风味。"可见,羊羹的妙处在于清淡。

  • 标签: 樱花瓣 樱花盛开 学校门口 角钱 壶井荣 前几
  • 简介:<正>1951、1952年姐姐和我高中毕业,分别考入天津大学土木工程系北京俄语专修学校(北京外国语大学前身)。我是去北京参加高考的,就住在父亲翠花胡同宿舍的堂屋里。翠花胡同那一所大宅院,当时是北大文科研究所的所址,

  • 标签: 翠花胡同 北京外国语大学 土木工程系 专修学校 季羡林 我自己
  • 简介:"当代"常常与"现代"交替使用,容易引起理解上的困惑。近年,当代批评倾向于替代现代或后代现,甚至形成了当代诗学。安德生认为,当代概念既指审视作者生活时代语境中作者创作的各方面特征,又指让读者意识到作品与当前知性关注的相关。但是这个定义没有涵盖当代的丰富意义。本文探讨近年英美文学批评中提到的当代概念,发现当代至少包含我们时代、当代共存、生命存在超越现代等方面的涵义。

  • 标签: 当代性 现代性 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