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写得潇洒随意,虽有些文白相杂,却不乏鲜活可感的的意味,有自己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在他的诗中,时空秩序被打破,过去与当下,社会与人生的变幻,不同生命的遭际和命运,都活在其慨叹与忧伤里。作品有较为丰富的内涵,亦有几分江南才子般的文人气。

  • 标签: 太阳 巴基斯坦 语言表达方式 时空秩序 驴子 母亲
  • 简介:一个在人群中行走的人允许他有秘密。允许他带着小悲伤上路,也允许他揣着大幸福,而不为人知允许他有时比自己快,有时比自己慢。允许他有时深一脚,有时浅一脚允许他欲速而不达

  • 标签: 诗歌 文学 文学作品 纯子
  • 简介:20世纪中国诗歌承担了表达家国与社会现实的课题,“”作为早期新诗美学探讨中一个影响深远的诗学构想,具有重要的文学史意义,朱自清先生曾从文学思潮角度总结此种动向,“抗战以前的新诗的发展可以说是从散文化逐渐走向诗化的路”①。理论讨论与创作、批评相互缠绕,旨在建立中国新诗发展的理想主义关

  • 标签: 新诗形式 纯诗化 现代性想象 文学史意义 社会现实 中国诗歌
  • 简介:中国现代军旅从何而来?这是一个长期被我们忽视的问题,也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其实,这并不是多么复杂的多么高深的问题。我认为,中国现代军旅主要来源有三个:一是以边塞为主的中国古代军旅,二是以苏联为主的东欧战争,三是以美英为主的西方战争。以苏联为主的东欧战争和以美英为主的西方战争,也可以概括为中国现代战争的一个来源.

  • 标签: 中国现代 军旅诗 DNA 战争诗 边塞诗 东欧
  • 简介:1.话语多元性如波德莱尔、本尼迪克特、理查德·特帝曼、LucDecaune、阿得林·万勒等著名散文批评家对于散文的文类界定都是有限的理论解说,散文与非散文的边界(那堵看不见的篱笆)是活动的。实际上,世界散文的历史确实也说明了这个道理。

  • 标签: 波德莱尔 文类 文化品格 未来性 本尼迪克特 查德
  • 简介:蒲永见的兄弟,上路吧兄弟,上路吧赠你一瓶烈酒兄弟,虽然我不能与你一起去走那条无人走过的山路但我会记住我们

  • 标签: 中国诗歌 地理 江油 兄弟
  • 简介:<正>一"口语"是黄遵宪、胡适等现代诗歌先驱为中国新诗发展提供的一把利刃,这不但奠定了中国新诗的现代化基础,而且为中国新诗的发展呈现出较为宽广的拓展空间。到了当下,由于"口语"自身的"低难度",以及网络的广泛普及,"口语写作"成为当下诗歌写作诸种诗歌形态中的一种较为普遍的形式。而问题在于,"口语"成为了

  • 标签: 中国新诗 中国现代新诗 新诗发展 诗歌写作 现代诗歌 当代新诗
  • 简介:<正>东方文坛风声今又起各路写手相约齐出去《中国萃》在连续出版十卷精装本之后,现经认真筹备,将推出《中国萃:文化中国》卷,即日起面向海内外隆重征稿。新诗、散文不低于15首,古体、词不低于50苜,附个人创作简历。《萃》仍为大16开本,1000余页码,硬精装,由国家一级出版社正式出版。每位入选者至少占4个页码,有2册助销义务。入选者吸收为中国东方文学研究会会员,颁发会员证。享誉当代文坛的精品书系《文化中国丛书》《东方中国丛书》征集书稿,专业编辑团队,规范运作,

  • 标签: 东方文学 助销 书系 编辑团队 个人创作 文化中心
  • 简介:中国当代城市典》,作为献给改革开放40周年的礼物,于2018年11月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这是第一部中国当代城市读本,由在上海担任了近20年报社、杂志社总编辑的诗人曹剑龙主编,收录了近200首作品。作者来自全国各地包括台湾地区在内的数十个城市以及数位华裔诗人,如澳籍华裔诗人欧阳昱,也有中国各地有影响力的著名诗人,如北京诗人藏棣、浙江诗人杨邪,还有活跃于当今诗坛的众多诗歌作者。

  • 标签: 中国当代 城市诗 上海文艺出版社 华裔诗人 改革开放 台湾地区
  • 简介:<正>《中国萃》在连续出版十卷精装本之后,现经认真筹备,将推出《中国萃:文化中国》卷,即日起面向海内外隆重征稿。新诗、散文不低于15首,古体,词不低于50首,附个人创作简历。《萃》仍为大16开本,1000余页码,硬精装,由国家一级出版社正式出版。每位入选者至少占4个页码,有2册助销义务。入选者吸收为中国东方文学研究会会员,颁发会员证。享誉当代文坛的精品书系《文

  • 标签: 东方文学 助销 书系 个人创作 文化中心 版本书目
  • 简介:从大文化的角度来看,“诗圣”杜甫其实是一个文化史意义上的圣人,是中国文化的杰出代表,其影响已经远远超越了诗歌的范畴。杜中国书画创作的影响体现为:以杜为题材的书画创作成为中国传统艺术的一大门类;杜具有支撑中国书画精神内涵的经典性;杜甫的诗歌创作实践,促进了诗书画的融合与生发,并通过诗书画的综合修养影响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结构,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

  • 标签: 杜诗 杜甫 中国知识分子 诗歌创作 诗圣 经典性
  • 简介:中国现代散文的渊源问题,中国历来有两种相对的看法:一是认为散文古已有之:一是认为散文是“五四”时期从外国引进来的新文体。本文认同前种意见,并具体认为“赋”就是中国现代散文的渊源。

  • 标签: 文学 论文 中国散文论 渊源
  • 简介:长期以来,学界一直习惯于“散文”这一说法,而对“散文”的内涵、文体则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将“散文”与“的散文”看作两个既有关联又不相同的概念,并对二者进行了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作者进一步梳理和考察了中国现代“的散文”之发生、发展、演变规律及其内在特征。

  • 标签: 散文诗 中国现代 嬗变 作者 文体 梳理
  • 简介:中国由于汉语单音独字的使用形成一定的韵律节奏并构成各种稳定的句式。韵律节奏的本质在于人的声气吐纳,这体现于字的单、双组合,并决定了中国各种句式的成型、兴衰及其造语特点。由此可以说明一言未足舒怀、二言殆可成语、三言尚且短促、四言优婉筒质、五言坚整筒炼、六言软媚平衍、七言纵畅有致的句式特征。之造语必然因顺不同的句式特征,从而产生原则上的独特讲求。

  • 标签: 声气吐纳 节奏韵律 句式特征
  • 简介:2016年10月13日,瑞典文学院宣布2016年度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美国人鲍勃·迪伦,以表彰其“在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中开创了新的诗性表达”。这一消息颇为出人意料,引起了热议,它甚至对某些文学界的人士构成了冒犯。在人们通常的印象中,鲍勃·迪伦主要的不是一位文学家、诗人,而是音乐家、歌手,他在音乐领域的成就和影响有目共睹,但在文学、诗歌方面的“身份”似乎并未真正建立起来,给人的感觉更多是附属、业余、第二义的,是在“玩票”。而一直以来坚持文学本位、维护文学品质的诺贝尔文学奖颁发给这样一位并非从事严格意义上的文学写作的人,不能不让人大跌眼镜。实际上,从鲍勃·迪伦获诺奖出发,的确可以对我们的许多已成“常识”的文学观念形成冲击,关于文学是什么(以及文学不是什么),关于文学的边界,关于“”与“纯文学”等等,许多基本的概念、观念都值得重新考量,许多的价值有待重估。

  • 标签: 纯文学 纯诗 诺贝尔文学奖 文学本位 文学写作 文学品质
  • 简介:将埃兹拉·庞德与中国联系起来谈,这已成定势,我们会重温T.S.艾略特的话:“庞德是为我们时代中国的创造者。”休·肯纳是这样认为的,叶维廉也持同样看法。曾经有人认为艾略特为了寻求极度

  • 标签: 庞德 叶维廉 美国 中国诗 诗歌 文学评论
  • 简介:选家也和作家一样,重在发现。诗人从生活中发现,选家则从诗中发现。幅明先生就是这样一位值得尊敬、值得信赖的选家。他于1987年3月出版的《中外著名散文欣赏》影响了整整一代文学青年。我曾在《中国大陆近20年散文发展概观》一文中对该书作了如下评价:"遴选精当,选入的都是流传

  • 标签: 中国散文诗 发展历程 出版家 理论著述 当代作家 作品
  • 简介:白,满族,1920年2月14日出生于辽宁沈阳。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教授,中国电子学学科和课程建设的主要奠基人,著名电子学家。1946年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电机系。1951年获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电机系博士学位。

  • 标签: 中国当代 满族人 西南联合大学 清华大学 195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