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高可参天质亦佳,成材未必作方家。深山风雨凭冲洗,尘世炎凉任正邪。空有茂林湮岭谷,难禁阔叶落泥沙。幸逢杜牧题诗句,从此名标二月花。

  • 标签: 诗歌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文学欣赏
  • 简介:已知秋到苦留丹,烟雨重重蔽远山。一叶飘零因季老,万枝摇曳报风寒。霜欺不示三分弱,雪落犹凝几片妍。更待来年红胜火,连天气势可燎原。

  • 标签: 诗词 文学 文学作品 诗集
  • 简介:木棉花开花谢今年的木棉开得不早不晚,正是时候。三月的岭南,春天不知不觉地在骄阳似火、细雨纷飞、阴晴不定、偶尔还夹杂着冰雹中到来了,而木棉的花开花谢,正记录着岭南的这样一个春季。说来这木棉,自小因随父母下放在东北大连农村,只是在40年前的

  • 标签: 听雨 雨纷飞 正是时候 细雨霏霏 黄昏时分 一丛丛
  • 简介:又是一个在雨中走来的秋天。这个季节的康定,夜晚总是会下起淅淅沥沥的小雨。这样让一个人住在北门变电所一楼的我早早的就躺床上了,夜深人静时总是会听听窗外的雨声。不知为何这样的雨声能让人的心,慢慢的、慢慢的沉静下来。有时候在半睡半醒的状态时,这样的雨声也总会成了梦里枫叶飘落的声音。所以这个中秋节应他们的邀约,迫不及待地回到了新都桥。也许许多人都知到新都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红楼梦》第8回,写宝玉从梨香院饮酒回来,吃了半碗茶,忽又想起早起的茶来。因问茜雪道:"早起沏了一碗露茶,我说过,那茶是三四次后才出色的,这会子怎么又沏了这个来?"茜雪道:"我原是留着的,那会子李奶奶来了,他要尝尝,就给他吃了。"

  • 标签: 《红楼梦》 早起 会子 宝玉
  • 简介:叶小纨,字蕙绸,生于万历四十一年(1613)四月,嫁于松陵词曲大家沈璟之孙沈永祯。沈璟字伯英,一字聃和,号宁庵、词隐生。万历二年(1574)进士。授兵部主事,以病免。寻补礼部员外郎,改吏部。上疏立储,及为王恭妃请封号忤旨,降行人司正,复升光禄寺丞,以疾乞归,二十余年卒。天启初追录

  • 标签: 鸳鸯 叶绍袁 西王母 戏曲创作 三姐妹 吴江派
  • 简介:在蓬松的土壤之间住着种子。在雾里住着灯。在等待中住着爱情。我一向觉得,事物只有在某种空间背景的环衬下,才能真正显示出自身的光泽。对于人来说,房间是最基础、最直接、最物化的空间形式。环顾四壁,这是我一个人的家,它使我实现了一个平凡女人的清澈与细润。

  • 标签: 骡子 散文 爱情 房间 空间形式 音乐
  • 简介:酷热的夏季作别京城,已挥手远去。秋风宛如一名娴静的女子,正轻挪碎步,温情脉脉地来到了我们身边。沐浴在京城这怡人的秋光里,我的心中顿生丝丝惬意。在十七届六中全会的擂擂号角中,全国公安文联与鲁迅文学院合作举办了一期前所未有的首届鲁迅文学院公安作家研修班。来自全国各省市40名公安作家肩负振兴公安文化的使命,奔向文学的圣殿——首都北京鲁迅文学院。2011年8月16日,那是鲁迅文学院公安作家研修班举行开学典

  • 标签: 鲁迅文学 公安文化 公安文学 开学典礼 幸福 作家
  • 简介:安小男的悲剧比常人的悲剧更为惨烈,因为他不只是一个常人,还是一个天才,连天才都无门,还有什么良知可以维存?当守礼守节者必须为违反道德的人殉葬时,我们只有目睹僭越者们正踩着殉葬者的尸体寻欢作乐。《地球之眼》最有意思的是石一本人竟被小说虚构。因为"石一"离我们太远了,而"我"却那么近。

  • 标签: 石一枫 虚构 地球之眼 应然 自然
  • 简介:,我在东海之滨给你写信。写下这几个字,就好像我是坐在濒海遮阳伞下,到处泼溅着斑斓色彩,发烫沙滩翻烤着几条裸白男鱼女鱼,帆船如鸥鸟绷紧银白肚子、尽力撑开灰翅翱翔在大海之上。但其实,我是在东海之滨的城市,密集楼房中最微不足道一幢的底层,面壁而坐,窗帘透漏一缝灰白,分辨不清是阴天是傍晚,楼上冲击钻好似在牙齿打洞、拖鞋来来去去好似钉着马掌……

  • 标签: 魔术师 遮阳伞 东海 大海
  • 简介:排好日程,铺平纸张,血液沉稳、低吼一个声音俯下铺天盖地的身影说:可以可以写作了当山谷混合着明日歌声的全部音晌

  • 标签: 诗歌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郑单衣
  • 简介:诗歌是属于未来的,是由一代代更年轻的写作者来完成的。90后诗歌越来越证实了一种宏大的整体性诗学研究的不可能。换言之,个体的写作和文本的新鲜碎片已然成为这一庞大写作群体的整体表征。在文学生产和传播媒介的近乎革命性巨变的语境之下,90后是空前的获利者。文学阅读视野的广度、交互性的便利程度、整体修辞能力的提升以及表达差异性自我的强烈诉求都似乎让我们即将看到“崭新”的诗歌风貌和精神景观。

  • 标签: 诗歌风貌 90后 江湖 文学生产 写作者 诗学研究
  • 简介:"在东晋分析"中古文学在东晋的历史命运","东晋"的阐释"东晋文学在中古的历史地位"。两晋之际,缘情派已往,赏意派方兴,浮竞心消沉,逍遥游盛行,体现在行文风格上,那便是"绮靡"风光不再,而代之以"忘言"的甚嚣尘上,因此""在东晋,重"理"而轻"文"。然而,若论"东晋"的,从文学的创作机制、阅读的趣味诉求与文学发展的实际进程而言,"赏意忘言"是"缘情绮靡"的必要补充与支撑。至于"赏意忘言"对后世文学发展的正面意义,便是陶渊明体与谢灵运体的问世。

  • 标签: 缘情绮靡 赏意忘言 抒情机制 阅读趣味
  • 简介:《邶风·燕燕》,齐鲁韩毛四家解释各异。本文从考证本事入手,继而以帛书就《燕燕》所发议论与之相对照,证明帛书所引为《鲁》《齐》之

  • 标签: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