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寒暑经年多少梦,梦中柳岸倘佯。几番风雨话情长。龙城同赏月,曲水共流觞。今日云轻分外爽,篱前菊蕊初黄。龙潭问鼎正朝阳。扬帆追浪远,把卷嗅书香。

  • 标签: 临江仙 扬帆
  • 简介:由新死亡派成员策划、天读民居书院主办、道辉主编的大型》总17卷已出版。

  • 标签: 《诗》 诗派 死亡 作品选
  • 简介:排好日程,铺平纸张,血液沉稳、低吼一个声音俯下铺天盖地的身影说:可以可以写作了当山谷混合着明日歌声的全部音晌

  • 标签: 诗歌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郑单衣
  • 简介:诗歌是属于未来的,是由一代代更年轻的写作者来完成的。90后诗歌越来越证实了一种宏大的整体性诗学研究的不可能。换言之,个体的写作和文本的新鲜碎片已然成为这一庞大写作群体的整体表征。在文学生产和传播媒介的近乎革命性巨变的语境之下,90后是空前的获利者。文学阅读视野的广度、交互性的便利程度、整体修辞能力的提升以及表达差异性自我的强烈诉求都似乎让我们即将看到“崭新”的诗歌风貌和精神景观。

  • 标签: 诗歌风貌 90后 江湖 文学生产 写作者 诗学研究
  • 简介:清初由叶继武、吴宗潜、顾炎武等遗民组成的"惊隐诗社",是古代文人结社史上的一个重要社团,学术界历来十分关注,已经有过不少研究成果。但该社成员众多,不少人物的生平事迹还不甚清楚,各种相关的错误也时或可见。本文就其中吴宗潜、吴江戴笠、金始桓、金瓯、范风仁等人的有关问题,做一些补充考辨的工作,或可有助于该社的进一步研究。

  • 标签: 清诗 惊隐诗社 成员
  • 简介:"在东晋分析"中古文学在东晋的历史命运","东晋"的阐释"东晋文学在中古的历史地位"。两晋之际,缘情派已往,赏意派方兴,浮竞心消沉,逍遥游盛行,体现在行文风格上,那便是"绮靡"风光不再,而代之以"忘言"的甚嚣尘上,因此""在东晋,重"理"而轻"文"。然而,若论"东晋"的,从文学的创作机制、阅读的趣味诉求与文学发展的实际进程而言,"赏意忘言"是"缘情绮靡"的必要补充与支撑。至于"赏意忘言"对后世文学发展的正面意义,便是陶渊明体与谢灵运体的问世。

  • 标签: 缘情绮靡 赏意忘言 抒情机制 阅读趣味
  • 简介:《邶风·燕燕》,齐鲁韩毛四家解释各异。本文从考证本事入手,继而以帛书就《燕燕》所发议论与之相对照,证明帛书所引为《鲁》《齐》之

  • 标签: < > < > < > < >
  • 简介:火的夜晚你火焰一样的心,火一样的眼神火一样的名字无数个变形,在我的眼前飘摇让我开口歌颂造物主使冰一样的世界融化

  • 标签: 邱华栋 歌颂
  • 简介:这里介绍鲁迅一首佚和另一首译,两者都是讽刺。因为鲁迅诗文素以善讽著称,把这两首放在一起来谈,我想是合适的,又因为从来没有人专门研究过,现在提出来谈谈,也许有点特殊意义。

  • 标签: 佚诗 鲁迅 讽刺诗 译诗 诗文
  • 简介:政策法规处副处级调研员刘顺开最近比较郁闷,与他一起调进沿海省厅的张胜突然拟提副厅,并且已经在省厅内部局域网上公示,不出意外,七个工作日的公示结束,组织部就会正式宣布了。刘顺开事先没有获取任何信息,公示前一天,刘顺开与张胜还在食堂同坐一桌用餐。当时食堂里非常吵闹,像一锅煮沸的粥,刘顺开与张胜也就没有多说话。张胜见刘顺开只要了一只素菜一碗西红柿蛋汤,就开玩笑,省那么多钱做什么?养小蜜啊?

  • 标签: 内部局域网 公示 工作日 组织部 西红柿
  • 简介:广东人民出版社要出一本《新启蒙时代:我的1980年代阅读》,主其事者命我也写一篇。我想了想,还是写一点比较个人化的东西吧。"1980年代"应该从1978年开始。1978年,我以应届高中毕业生的身份,参加了高考。强调这"身份",是因为,1977年和1978年这两年参加高考

  • 标签: 狄金森 诗歌 高中毕业生 个人化 大别山 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