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1983年出生于安徽省五河县。2005年至2009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花鸟工作室,获学士学位。2010年至2013年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花鸟工作室读硕士研究生,导师于光华,获文学硕士学位。2014年9月于北京798见心会馆举办“野水孤舟——陈绘画作品展”2014年10月,作品《古庭》入选“南京国际美术展”2014年11月15日于北京丹凤朝阳美术馆参加“‘纸墨味道’学院派青年画家六人联展”2014年11月25日于广东深圳罗湖区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野水孤舟——陈绘画作品展”2015年1月11日于北京高碑店东辰民族艺术大厦国际艺术中心美术馆参加“艺质同构——中央美术学院优秀青年艺术家六人展”2015年1月18日于北京798艺术区正文堂参加“清·奇——水墨三人邀请展”

  • 标签: 中央美术学院 中国画学院 798艺术区 2009年 硕士研究生 2010年
  • 简介:1964年2月生于河北省清苑县。1983年于河北省工艺美校毕业,1989年于天津美院中国画系毕业并留校任教,2008年12月特招入伍。现为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副教授、中国美协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理事、北京工笔重彩画会理事、天津美协理事、天津市政协委员、天津美院硕士研究生导师。

  • 标签: 解放军艺术学院 中国工笔画 刘泉义 工笔重彩画 研究生导师 天津市
  • 简介:根据文献记载,"怱怱不暇草书"本是张芝信中的谦辞。卫恒《四体书势》借用这句话来赞颂张芝草书。赵壹《非草书》有"适迫遽,故不及草"一语,与"怱怱不暇草书"意思相同。以往研究者虽然对"怱怱不暇草书"的涵义有很多解读,都没能同时贯通三个语境的语义。本文认为,"怱怱不暇草书"本义是信写得匆遽而无法顾及草书书法,然而张芝号称"怱怱不暇草书"写出来的草书却展现出了极高的艺术水平,因此卫恒用这句话赞颂张芝草书随意自然。赵壹《非草书》则认为草书本来就是在匆遽的情况下使用的,根本就不存在匆遽而顾不上的问题,并借此批评年轻人沉迷于草书而不顾国家大事。

  • 标签: 张芝 四体书势 迫遽 卫恒 临池学书 采古来能书人名
  • 简介:<正>一研究近、现代之交的中国文学,梁启超是个不可逾越的人物。他生当中西文化交汇、新旧文学交替的时代,作为极富感召力的报刊主笔与言论家,其文学主张与实践产生过深广的影响。“时代出英雄”已经是一句被人说滥的老话,问题在于是什么样的时

  • 标签: 梁启超 文学史 中国文学 文学主张 文化交汇 五四文学革命
  • 简介:一九六三年生于北京。一九八六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自幼酷爱绘画,十四岁有幸结识吴作人先生,多年来一直得先生教诲,又经先生举荐,常聆教于李苦禅、李可染先生。后又拜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立辰先生门下学习研究大写意花鸟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联谊中心艺术总监,西安理工大学硕士,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北京台湖国画院院长。

  • 标签: 中国画家 中国美术家协会 中央美术学院 写意花鸟画 美术学院教授 李可染
  • 简介:一九六三年生于北京。一九八六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自幼酷爱绘画,十四岁有幸结识吴作人先生,多年来一直得先生教诲,又经先生举荐,常聆教于李苦禅、李可染先生。后又拜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立辰先生门下学习研究大写意花鸟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联谊中心艺术总监,西安理工大学硕士,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北京台湖国画院院长。

  • 标签: 中国画家 中国美术家协会 中央美术学院 写意花鸟画 美术学院教授 李可染
  • 简介:一九六三年生于北京。号半村、农人。一九八六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一九九三年在中央美术学院进修中国画人物专业,二○三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班。现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荣宝斋画院。

  • 标签: 中国画家 中央美术学院 研究生班 荣宝斋 画院
  • 简介:汤志1971年出生于福建云霄。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漆画艺委会委员、福建师范大学漆艺创作与研究中心主任,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福建省青年美术家协会主席,福建省美术家协会漆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

  • 标签: 作品选登 汤志义漆画 漆画作品
  • 简介:号半村、农人,一九六三年生于北京。一九八六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一九九三年在中央美术学院进修中国画人物专业,二○○三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班。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研究会理事、中国青年画会理事,北京台湖国画院院长。作品多次参加全国艺术大展并获奖。先后在国内及美国、法国、日本、新加

  • 标签: 中国画家 中央美术学院 研究生班 协会会员 书画研究 美术家
  • 简介:的识见,出于天分的层面更多一些,这是艺术生成的基础。他为人笃诚,性情倔强,所以艺术上更倾向一种奇崛之境。这样的天性,如果在学习阶段善加护持,对于艺术风格的养成是大有助益的。事实上,他在长期的学习中,随着眼界的提高,能将视野集注于八大山人、吴昌硕、蒲华等明清个性派大师身上,足以说明他心性的高阔与识见的不凡。八大山人与吴昌硕是美术院校写意花鸟临习的主要典范,所以摹写他们的风格未必说明识见的高下,但能深入其意境与笔墨细节,进而在写生与创作中与自身气质相参合,则足可见出其善学与深悟之慧根。而对于蒲华的认识,可能更直观地显示其天分的卓然与气格的洒落。因为蒲华并不是院校临习的范本,原因大约因为其作品时有微瑕,缺乏完整的学理高度。蒲华的洒脱与奇肆,诠释了写意笔墨的生动与品格的真纯,他虽以布衣终身,却足令后人景仰。陈能认识到蒲华艺术的高度,并自觉地汲取其精华,不能不说其眼界独到与自信笃定。

  • 标签: 花鸟画 简评 大道 学习阶段 艺术风格 八大山人
  • 简介:评剧流传于中国北方,位列中国五大戏曲剧种;其以唱功见长,吐字清楚,唱词浅显易懂,演唱明白如诉,表演生活气息浓厚,形式活泼、自由,最善于表现人民生活,因而一直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剧种。而《红高粱》对于评剧题材的拓展,对于演员表演的拓展均有价值,是能够留在观众心里的作品。

  • 标签: 《红高粱》 领军人物 戏曲剧种 舞台呈现
  • 简介:清代诗人罗惇衍的大型咏史诗集《集轩咏史诗钞》以“”为评价各朝历史人物的标准,从诗集中取材于《史记》的人、事可以看出,诗集深受《史记》的影响,诗人亦受到司马迁尚义思想的广泛影响,并从中进一步阐释诗集中“”的含义。

  • 标签: 《集义轩咏史诗钞》 《史记》
  • 简介:魏晋南北朝是军旅诗创作的转折期,也是诗歌理论的总结期,《明文选》(以下简称《文选》)诗列出“军戎”类即其显著标志。军旅诗虽跻身众多诗歌门类之列,但从所选军旅诗人与诗作的数量来看,军旅诗并未获得主流诗歌类别的地位。《文选》中与《文选》以外不乏军旅题材的诗作,其未能入选大致有以下的原因:一是《文选》贯穿始终的辨体意识;二是当时对军旅诗的理解较狭隘,相应地缩小了它的外延;三是整个时代诗歌潮流的影响。此外,对诗题的标志性、题材的纯粹性、手法的纪实性等方面的追求亦为“军戎”类诗入选的隐形条件。

  • 标签: 军旅诗 军戎类 《昭明文选》 分类标准 诗歌观念
  • 简介:徐永教授从繁重的教学与管理工作卸甲之后,进入了宁静安详的岁月,却使他沉寂于绘画艺术的探索和再创作,这种深情的切入,使他"心旷神怡,魂牵梦应",也从中取得了极大的愉悦。他认为画家唯一的需求就是艺术,艺术永远是画家生命的伴侣,并以"活得纯粹,活得自然,感受生活,感受艺术之光"之心,进入艺术创作中。纯净、超脱的心境和安祥的时光,造就了他潜心作画的艺术心境,因此他画出了大量的油画艺术作品,并有许多精品之作。

  • 标签: 感受生活 徐永义 艺术创作 艺术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