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4 个结果
  • 简介:绝对距离2010年初,几位有勇气和责任感的艺术家,策展人、志愿者等以绝对距离贴近艾滋病患者,同吃、同住、同劳动、同感受,创作直面生命的艺术作品。年底,这批作品终于在空白空间得以呈现。我们说艺术家正越来越多地以艺术的方式介入社会,究竟这种介入只是通过语言的转换呈现客观现实,还是真正切实地通过艺术与社会发生关系,并产生积极正面的力量?这其间的"距离"又应该是怎样的?也许答案应该更多地向社会中的大众找寻,而非在狭小的艺术圈范围内暗自呓语。

  • 标签: 艺术作品 2010年 艺术家 艾滋病患者 客观现实 距离
  • 简介:用"非记录"的视角切入"被记录"的现实之中"非记录"是艺术家方璐个展的题目,其实用非传统意义上的记录方式来捕捉艺术家内心中的意识流体或情感体验已成为当代艺术的一种常态。本次展栏目所选择的展览也都具有这种"非记录"的特性,通过多样化的展览形式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年龄段与性别的艺术家正在通过"非记录"的方式探寻着传统意义上的现实景观与自我内心交汇的支点.

  • 标签: 展览形式 艺术家 当代艺术 情感体验 记录方式 非传统
  • 简介:移位:动为行一国际新媒体艺术展12013420—2013.5.12中国美术馆运动成为行动的契机,行动抑或催化运动之生成。在本次展览中,12位中外著名媒体艺术家以各自独特的的媒介和策略触发不同的运动形态,导致不同行为的发生:我们看到场景的再造,体验到时空的改写;察觉感知的锚位,也领悟了形式语言的锻造和对社会文化的反思。

  • 标签: 运动形态 中国美术馆 社会文化 形式语言 新媒体 艺术展
  • 简介:我与辰生相交已久.未谋面时,我的几篇涂鸦之作曾有幸由他插图,平添过不少光彩,后经友人引荐成了他的新知.20世纪80年代,他曾数次小游齐鲁,皆邀我相伴.早在60年代,辰生已蜚声画坛,进入80年代,画名更是远播宇内海外.故尔所到之处,闻者无不倒屐相迎,主人接风饯行,亦常是山馐海错,绿醴新酒.然清心寡欲的辰生极少以"衔杯酒接殷勤"为乐事,不论走到哪里,他总是轻车简从,礼贤细民,一支香笔,两袖清风,画名与架子成为反比,这就更增加了我对他的钦敬.

  • 标签: 齐鲁 主人 年代 海外 插图
  • 简介:<正>一盛情——这个东西可感而又可怕,它能逼你去做一件力难胜任的事情,你还无法推辞。我就是这样接受了向北大荒进发的任务。很不轻松,却又是一次接受“再教育”的机会。我对北大荒完全陌生,既感受不到它的“荒凉”,也体味不出它的“神奇”。但对于从北大荒崛起的文学高地并不陌生,在这个高地上站着一批年轻精壮的战士,他们是:梁晓声、肖复兴、陆星儿、陈可雄、张辛欣、张抗抗、陈爱民、何志云、刘进元……,把他们的名字都列出来,也许够一个加强排。这批各具才情的作家,年龄大多在三十岁左右,都曾在北大荒当过兵团战士,把他们一生中最富于幻想的那段青春年华给予了北大荒。他们在北大荒认识了生活,认识了人生,认识了自己。十几年前谁能想到,一

  • 标签: 北大荒 梁晓声 知识青年 报告文学 作品 湖南作家群
  • 简介:第十九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期间,恰逢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在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整体策划、组织、推进下,上海艺术家创作并展演了本届艺术节开幕式大型交响合唱《启航》、上海美术作品展"从石库门天安门"、诗歌朗诵会"从石库门天安门"。

  • 标签: 石库门 上海国际艺术节 天安门 诗歌朗诵
  • 简介:特累莎(下文用“TB”):在新的技术条件下,你对绘画的当前境遇做了些什么?詹乔(下文用“CH”):绘画已丧失了几个世纪以来一直享有的特权,现在它必须同其余的创造性学科一起生存。目前的艺术中心将各种各样同艺术有关的的表现形式、各种意图统统摆在一起。这不是

  • 标签: 绘画作品 工作室 卡拉瓦乔 艺术家 维米尔 节奏感
  • 简介:肖文飞(博士、中国书法院理论部主任):感谢大家百忙之中参加我们杂志的(《对话》,今年新增的这个栏目,主要就当代书坛大家所关心的问题展开探讨,以期给读者一些有益的启发。

  • 标签: 网络 书法 《对话》 部主任 俯卧撑 事件
  • 简介:人类对“影子”的认识及古代方士的“弄影术”,被视是我国影戏的远源,而佛教文化则是其近缘,人们或以为它脱胎于僧侣俗讲,或以为它蜕变于佛徒的“以影说法”。但笔者以为出现于辽、宋时期的“手伎”表演,对影戏的形成也应有重要影响。“手伎”、“手影戏”的谐谑表演,与“以影说法”、元宵“灯影”扮故事及傀儡戏等相“磨合”,大致在唐五代至宋初形成了中国影戏。

  • 标签: 手伎 手影戏 影戏
  • 简介:  1《奥非莉哑》  威海路20号的院落里是一幢老旧的两层小楼,在1930年代的上海,它是赌马场的马夫们歇脚之处,楼内有一座黑铁旋梯,沿着它婉蜒而上,楼上一端有间带壁炉的小办公室,墙面斑驳,而且光线昏暗,从1990年开始,这里就成为了孙良的画室.他在这里画出的第一幅画就是《奥菲莉亚》(Ophelia),现在这幅画已经被视为他表现主义风格的代表作.……

  • 标签: 反叛颓废 旋梯反叛
  • 简介:  坑道、沉舟、断壁残垣………这些历史的证据在反复的涂抹、覆盖与堆积中隐没又突显;恢宏的场景、浑厚有力的色彩和形体、迅疾的笔触、被笔触拆解的城市………这一切在画面上汇聚成一组组史诗般壮阔的景象.1995年开始的四年时光里,许江创作了、、等一系列巨幅油画.……

  • 标签: 废墟盛墟
  • 简介:戏剧无处不在。它发生于人类儿时的游戏活动。游戏中就已经包含角色分配、剧情设计等戏剧要素。当它成为一种职业选择时,便成为既折磨人又成就人的事业。如果能够真正贴近它,它便是最大程度解放演员天性、释放演员潜能的凭借。但是,戏剧并非演员的专利,它属于我们每个人。它等同于我们的精神信仰、相当于治病的良医、精神的导师、自我发现的镜子。它就是人生。

  • 标签: 戏剧 游戏 演员 人人
  • 简介:"思辨唯实论"近年来已成为艺术理论的基石。然而鉴于对社会问题的忽视以及它所持有的科技和物质决定论的倾向,它仍然广受人文主义和左派传统代表的批评。《思辨("未来是____")》一书并非如其题目所指向的那样是一本思辨唯实论专著。而是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使用思辨性的语言来探讨左翼艺术阵营的政治项目。这本书由评论性刊物《三层顶》出版,后者称自己的出版物旨在"减缓互联网的步调"。

  • 标签: 唯实论 物质决定论 艺术理论 评论性 一本 PHOTOGRAPH
  • 简介:上一期我们看到了食物日记,这期继续延续“食物”这个主题。我们找到了葡萄牙艺术家VictorNunes所创作的食物绘画,这些都是我们日常中随处可见、随手可拿的。随意的混搭与天马行空的想象,食物配搭着绘画,你也赶紧来尝试一下吧!

  • 标签: 食物 绘画 艺术家 葡萄牙
  • 简介:注重展览的服务性和研究性炎炎夏日,走进北京画院美术馆,一片清凉不期而至,正在展出的是“走向自由——古元艺术的内在精神”。“什么是自由?什么是艺术的自由?什么是古元艺术的自由?在这里我们与您一起思考……”——投射在展厅地面上的这几排字很抓人,让人有一探究竟的愿望。

  • 标签: 齐白石 世界 推广 内在精神 自由 研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