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2 个结果
  • 简介:近年来,学术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学人的视野不断地扩大,这既表现于他们在各自的专业研究的领域内的不断地开拓与延伸,又表现于突破了原有的学科的圈子,向周边发展,形成了不少的边缘学科.边缘学科的出现,并不是两个学科的简单的交叉,而是两个学科的联姻,产生出了可喜的宁馨儿.各个边缘学科的成立,也不是随便的巧合,总是一种急切的需要,催促着学人去思索,去创造.因为有这样的需要在等待着,所以新学科一出现就受到了各方面的欢迎--尽管这些新学科还不十分成熟,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与完善.张士闪的就是这一批为建立新学科而努力的新著之一.

  • 标签: 张士闪 《艺术民俗学》 艺术 民俗学 实地调查
  • 简介:节气民俗的形成与人类对自然物候的认识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时间观紧密相关,表现为岁时节日的民俗活动。民俗活动的背后,往往是对时序节律的一种文化选择与秉承。在晋中黄土文明背景下,对介休三月三源神庙会、寒食节、一百五与清明节等几个传统节日的民俗活动考察中,其背后依据纠合着不同的历法系统,蕴含着晋中一带的水文化、敬土迎新及祭祀等传统。这凸现出节气民俗在时间观念与文化传统相结合的三种类型,反映了以介休为范例的晋中地区人们对时间节序的文化选择与文化认同,体现了晋中人们对黄河流域一带自然物候及生产生活的认识,呈现了不同时间观念相互交织的黄土社会。

  • 标签: 节气民俗 时间观念 文化选择 黄土社会
  • 简介:汕头市市委宣传部、汕头市文化局为了让广大的市民们过上一个欢乐、祥和、喜庆的春节,以广场文艺、社区文艺、企业文艺和校园文艺等几个板块为表现主体,开展了以宣传“新形象新汕头”为主题的、有地方特色和反映积极向上的时代精神的群众性的大型文艺宣传活动。

  • 标签: 汕头市 民俗文化 民间艺术 杂技
  • 简介:王希华先生的《西藏舞蹈与民俗》一书由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王先生电话告诉我,已从邮局快件寄出时,我就迫不及待地想先读为快,可正值农历二月八纳西族三朵节放假期间,耽误了几日,书才到手,我一口气读完了全书,随即在此有感而言几句。

  • 标签: 西藏 民俗 舞蹈 人民出版社 纳西族
  • 简介:上海开埠前的传统戏剧与上海的地域民俗有着密切联系,受其沾溉,形成不同类型的民俗演剧形态:迎神赛会演剧、厅堂花园演剧、会馆公所演剧等,构筑起不同层次、多元丰富的上海戏剧文化空间。上海古代戏剧在与民俗的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中体现了特有的社会功能与价值,获得传承与发展的内在基因和动力。

  • 标签: 上海 民俗 传统戏剧
  • 简介:公共关系学是一门很现代的学科,它产生于20世纪初的美国,发展至今百余年的时间。在中国起步就更晚,只有一、二十年的时间。公共关系面向的是当代社会,研究的是当代社会的政府、企业及各类社会组织对内协调、平衡关系,对外传递信息,树立良好的形象等一系列的公共关系活动。而民俗文化是在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民众所创造、享用并传承下来的生活文化。是人类取得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成果。一个面对的是现实社会,一个面对的是历史传统,那么,二者之间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呢?一民俗文化在公共关系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我国的公共关系学研究起步较晚,现有的公共关系学理论大多是从

  • 标签: 公共关系学 民俗文化 理论研究 公共关系活动 公关文化 中国
  • 简介:对于民俗学来说,艺术是一个基本概念,这一概念仍然隐晦不明,可以从三个不同的维度思考艺术:艺术作为产品、艺术作为过程、艺术作为行为。由此产生对艺术品、艺术表演和日常艺术活动的关注。艺术最为典型的特征应该是技能标准。所有民族都创造艺术,艺术创作过程全都诉诸技能。将艺术定义为一种技能的表现,其涉及定性经验的创造,可以采取特定群体公认的任何形式,其主要组成部分为传统、群体和情感。

  • 标签: 民俗艺术 艺术表演 艺术行为 艺术本质 回归技术
  • 简介:特色商品以其精湛的传统制造工艺和地域文化特征受到世人青睐,其无包装的"裸奔"时代虽已过去,但目前包装低劣、包装过度的现象还比较普遍。为此,有必要通过吸收借鉴优秀的民俗传统文化,丰富特色商品包装的文化内涵,提升商品附加值和亲和力,体现现代包装的文化价值和情感价值。从而,满足消费者对物质生活与文化生活的双重需要。

  • 标签: 特色商品 民俗文化 包装设计
  • 简介:戏曲从一产生即与民俗结下了不解之缘。戏曲的民间展演是古代民俗的重要内容,是民俗节庆的主要活动之一。民俗节庆演剧是戏曲民俗研究的重要考察内容,纵览百年戏曲研究史,对民俗节庆演剧形态的研究主要经历了戏曲起源探讨中的节俗考察、戏曲民俗学建构呼声中节庆与戏曲的关系研究、傩戏研究中对节庆演剧的观照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阈下的节庆演剧研究。节庆演剧既是一种艺术现象,更是一种民俗现象。为此,对节庆演剧的考察不仅涉及到艺术形态的分析,更应挖掘与之相关联的民俗现象,挖掘节庆自身的文化内涵以及特定畛域内社会群体的文化心理。唯其如此,才能切入节庆演剧的内核,寻绎出节庆演剧产生、发展的文化轨迹;也才能为当下如火如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热潮提供借鉴与参考。

  • 标签: 民俗节庆 戏曲展演 研究现状 述评
  • 简介:《戏曲行业民俗研究》一书的问世是戏曲界的一件幸事,其将戏曲学与民俗学两大学科完美融合,在完整的理论体系中融入生动的戏曲民俗实例;在西方戏剧民俗与中国戏曲行业民俗的比较中,突出中国戏曲民俗的民族性、社会性特征;在系统研究传统戏曲民俗的同时,对一些民间惯常的认识深入探究,对于当代人正确认识戏曲及其行业民俗的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戏曲行业民俗研究》 戏曲 民俗
  • 简介:图像时代的来临使视觉艺术深入人心。作为摄影艺术支流的民俗摄影,与视觉设计同属视觉艺术的范畴,两者都注重情感的传递和视觉的表现,因此,它们都具有社会传播价值和视觉欣赏价值。文章以摄影与视觉设计结合的共通性研究作为基础,通过对民俗摄影作品的分析,挖掘民俗摄影中视觉设计思维的存在和可行性。视觉设计思维对民俗摄影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提升民俗摄影的视觉效果,从而使观者更明确地产生与创作思想的共鸣。

  • 标签: 民俗摄影 视觉设计 思维
  • 简介:作为一种民俗艺术符号,面塑被赋予了丰富的精神元素和文化内涵,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风俗的反映。不同主题面塑的应用场合也不尽相同,用于人生礼俗中的面塑不仅体现了人们生生不息、健康幸福的生命意识,也反映民众求存禳夭、辟邪迎祥等世俗文化心理。

  • 标签: 面塑 人生礼俗 生命主题 民俗寓意
  • 简介:廖明君(以下简称“廖”):德明博士,我注意到近几年你提出了“家乡民俗学”的命题,并围绕相关问题做了不少探讨。可以说,这的确是抓住了中国民俗学当中一个重要、显著却又长期被忽略的特征,因此能够得到许多同行的认可,被认为有“开风气之先”的意义。你能不能谈谈自己是怎样提出这个问题的呢?

  • 标签: 家乡民俗学 安德明 人物访谈 研究对象 意识形态 研究方法
  • 简介:通过对泉州民俗“嗦啰连”的历史概况及现状,“嗦啰连”的民俗活动形态及其舞蹈作品的艺术形态的研究,探索其中蕴合的民俗民化内涵。

  • 标签: 泉州 民俗活动 民间舞蹈 嗦啰连
  • 简介:面对丰富多彩的藏民俗,如何把握,是一个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我认为对藏族民俗文化的把握,时间上应考虑到变异性,空间上应考虑到地区的差异性。说藏民俗文化在时间上的变异性,有两层意思:一是现代的藏民俗是从古代的藏民俗发展而来的,不可能离开这个源;二是藏民俗也随着历史的进程发生变化,不断地发展和丰富。要完整地了解古代藏民俗,是很困难的事情了,只能从考古资料、文献资料及文学作品中了解一些情况。解放后我国考古学家,从昌都卡若遗址发掘出大量的石器、陶器和艺术品,从中也可了解一点原古藏族人民的生活状态。卡若出土的细石器共有六千多件,其中有些作了原始的艺术加工,有的石器有绚丽的色彩,有的呈叶片形、铲状形,有的有划刻的线纹,这些石器是原始狩猎民族的武器或劳动工具,也是最早的艺术创作。原始狩猎民佩带有鸟羽就可获得鸟的灵性,佩带虎皮就有老虎的力量。卡若还出土了一批陶器,有罐、盆、碗等。有一尊双兽形罐,呈喇叭形,斜平肩,腹部为袋形双体,内腹壁向内缓收,中挡相连,下腹壁向内曲收呈假圈,脚、颈、肩各饰一对带孔的器纽,器表有刻划纹和黑色彩绘,双体的饰纹各不相对,形体似双兽对立。陶...

  • 标签: 民俗文化把握 藏族民俗文化 谈对藏族
  • 简介:明清民俗对折子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直接促使了折子戏的形成;二是推动了明清折子戏的持续发展和长期繁荣;三是民俗约束了折子戏的内容和主题;四是影响了折子戏的演出方式。这种影响宏观上可以看作戏曲某种程度和某些层面的“民俗化”,由于民俗基因的注入,导致了生长在民俗土壤上的折子戏与成长在舞台上的折子戏具有了不同的禀赋和气质。

  • 标签: 折子戏 民俗 影响 明清
  • 简介:日本每年要举行众多的祭祀仪礼,演出各种名目繁多的艺能。这些宗教民俗艺能,有相当一部分或直接从中国引入,或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而创生。

  • 标签: 日本 九月 祭礼行事 民俗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