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佛像鉴别》摘译自西藏藏文古籍出版社编辑出版之《藏族工艺典籍选编》一书.作者为格隆·白玛噶波,其生平事迹不详,但从文中措辞推断,当是明代或清初一位学者.《佛像鉴别》确凿可靠、令人信服地介绍了中印度用各种材料制造诸佛菩萨圣像的历史和它们各自的特色、内地唐代所出古佛像、明代所出新佛像、吐蕃早中晚三法王时期制作的佛像.此外,还记载了东、西蒙古、古代里域、迦湿弥罗和泥婆罗等地区所出佛像的风格.我们对佛像艺术知识甚少,因而对原文理解不深,译文中难免有不妥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另需说明:未译书首几句对诸佛菩萨的礼赞和篇未两行应什么人之请撰写此文的缘起,因为它们游离于佛像鉴别.

  • 标签: 佛像 南印度 圣像 卧佛像 制作工艺 中印
  • 简介:云南昭通发现东汉陶佛像,具有螺发、高鼻、身穿通肩大衣、U形衣纹、右手施无畏印等佛像仪轨特征,受到了印度初期秣菟罗和犍陀罗佛像的影响,与四川早期佛像特征相似。昭通陶佛像是我国最早的陶佛像,对长江中下游吴晋时期陶瓷佛像和北方巍晋十六国时期铜佛像产生了影响。它填补了印度早期佛教艺术从滇缅道传入的缺环,对我国佛教艺术的产生和传播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云南昭通 东汉陶佛像 佛像起源
  • 简介:一件艺术品种的人物形象,是在一定的原型基础上塑造的。初创时的佛像,是以希腊神像为范本,因而释迦牟尼的相貌都带有鲜明的欧洲人特征。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常任侠说:“希腊人来印创造犍陀罗艺术,才以希腊神像为范,制作佛像,颇受欢迎。但其颜面全是希腊风格,衣服也与希腊、罗马人相同。”

  • 标签: 佛像 神像 考古学家 希腊人 罗马人 相同
  • 简介:本文阐述布画罗汉唐卡保护修复中、运用观察分析总结对比以往修复经验,制定详实、科学、规范的修复方案,采用成熟的修复技术和修复材料,慎重对待新材料新技术。最大限度保持原貌,尽可能减少介入干预的情况下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等方面做出较详细的报告。

  • 标签: 布画罗汉唐卡 保护、修复
  • 简介:因历史语境的制约,艺术文化、艺术文化系统中不同的艺术门类以及不断产生的艺术新门类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呈现出参差不齐的发展态势。汉唐艺术作为汉唐文化价值系统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其盛衰起落必然受到汉唐时代文化大系统的影响和制约,例如在文化创新语境中,在文化传播以及文化涵化背景下,艺术文化会随着大文化系统的变动变化,而发生兴衰荣枯的演化历程及表象呈现。汉唐盛世文化与艺术的相互促成关系也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加以论证。

  • 标签: 文化 艺术 汉唐盛世 汉唐艺术
  • 简介:“半月”,是汉唐古典舞的典型形态之一。它既是静态的舞姿造型,又是舞姿与舞姿之间重要的流动连接方式。静,有“屈曲”之形;动,有“失重”之势。本文试从“半月”入手,追汉唐古典舞形态得来的历史依据,由壁画、课堂到舞台的构成步骤,及其塑形与连接的美学阐释,为汉唐古典舞语言系统的建立与发展找寻依据。

  • 标签: 汉唐古典舞 形态构成 半月 屈曲 失重 流动连接
  • 简介:2013年10月8日,香港苏富比秋季拍卖会“重要中国瓷器及工艺品”专场中,明永乐铜鎏金铜释迦牟尼佛坐像由广东藏家郑华星竞得。明永乐大佛是鎏金佛造像中的一个高峰,这件作品高54.5厘米,来自意大利私人藏家。

  • 标签: 铜佛像 投资指南 艺术市场 精品 秋季拍卖会 释迦牟尼佛
  • 简介:热贡藏传佛教艺术是藏传佛教艺术中的一个重要流派,是青藏高原上的一枝奇葩。经过历代绘塑匠师几百年的辛勤努力,逐渐成熟,形成一个流派,享誉世界。党的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人发展,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对热贡藏传佛教艺术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 标签: 西藏 热贡藏传佛教艺术 佛像雕塑艺术 工艺技术
  • 简介:龙门奉先寺卢舍那佛因自然和人为的因素而损毁,小臂以下肢体几乎崩塌殆尽,双手残缺,法印不明。文章通过分析文献资料以及对现有卢舍那造像的对比和实地考证,利用统计学原理推断出龙门奉先寺卢舍那佛像左右手的手印形式,左手为与愿印,右手为无畏印。

  • 标签: 奉先寺 卢舍那 手印 统计学 龙门石窟
  • 简介:2005年12月16日,“周韶华汉唐雄风新作暨捐赠作品展”研讨会在中国美术馆举行,邵大箴、陈履生主持会议,李凇、刘大为、王宏建等二十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并在会上发言。研讨会摘要如下:

  • 标签: 汉唐 气象 中国美术馆 陈履生 刘大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