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随着当代艺术多元化的发展,传统意义上的版画艺术,在其它艺术形式的影响下,其规模变得越来越小,所受到的关注亦逐步下降,社会影响力也随之弱化。然而不管是版画艺术家还是学院师生,在探索表达形式过程中,大多倾向于传统版画技法创作的二画面,因为,在多维空间中体验印痕美的版画创作,还处于版画特性的界定争论中。

  • 标签: 版画艺术 传统版画 版画创作 版画语言 印刷设计
  • 简介:国,又名才艺堂,字六璧,1966年生于黑龙江省泰来县,自幼随新安嘲派画家黄叶村、张建中先生学习书嘶,1990年毕业于合肥经济技术学院,1997年至1999年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书嘲高研班、硕士研究生课程班学习,导师颊森、杨光华先生,主攻花鸟、人物、山水画。代表作品《红梅迎春》《四喜图》《雨后》《铁人精神》《骆山春色》等。现为职业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

  • 标签: 中国艺术研究院 简介 研究生课程班 职业画家 黑龙江省 技术学院
  • 简介:国.又名才艺堂。字六璧,1966年生于黑龙江省泰来县.自幼随新安画派画家黄叶村、张建中先生学习书画。1990年毕业于合肥经济技术学院,1997年1999年于中网艺术研究院书画高研班、硕士研究生课程班学习,导师顾森、杨光华先生。主攻花鸟、人物、山水画。代表作品《红梅迎春》《四喜图》《雨后》《铁人精神》《谿山春色》等。现为职业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

  • 标签: 代表作品 研究生课程班 职业画家 艺术研究院 黑龙江省 技术学院
  • 简介:佳简历生活和工作在中国南京。现为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主要艺术年表:1995年:作为中国油画家代表团十二位画家之一,参加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主办和组团的活动,赴美国和加拿大作展览和学术交流,活动地点分别为纽约、洛杉矶、温哥华等各大城市。

  • 标签: 南京师范大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 名家 美术学院 学术交流 油画家
  • 简介:引言工业园区作为区域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为各地政、产界所推崇。园区经过多年的发展多渐融为城市的一部分。无论传统工业园区还是生态型工业园区,作为一个城市重要的经济圈,其功能已从单一的工业生产发展为知识与技术密集、生产与生活高度集成的城市附圈,成为城市工业、商业和文化的特定载体。

  • 标签: 工业园区 园区文化 景观设计 城市工业 区域经济增长 技术密集
  • 简介:鸟、蝴蝶、飞行器以及由空酒瓶创作而成的险峻中略带几分邪气的抽象带状作品——这些由鲍尔·林斯基创作的作品都具有远离无序的机械化的程序。尽管他的绝大多数雕塑是用捡来的材料制作而成的。2014年,他突然转变了创作风格和思路,在纽约画廊繁殖活蝴蝶。这个精致的、构思缜密的、诗一样的装置至此成为了一件艺术服务于科学的范例。

  • 标签: 林斯基
  • 简介:随着互联网传播媒介的发展,西方优秀的景观作品资讯在网络上快速涌现和更新,为国内的景观设计师们带来了丰富的借鉴案例,从一个侧面促进了设计手法的多样化,然而,大量出现的形式模仿作品,也反映出景观设计师们面对外来作品,难以完整解读而导致的尴尬与焦虑。

  • 标签: 景观规划 公众参与机制 公共空间 景观设计师 批判性地域主义 观念变革
  • 简介:庚(1826—1890),清代书法篆刻家,字辛谷,又字诜郭,号井基,又号袖海,别号金晷山民等,浙江绍兴上虞人。其篆刻乃“晚清六家之一”,书法诸体皆精,尤善篆书,风格流美,笔势飞动,时人誉为“吴带当风,姗姗尽致”。

  • 标签: 篆书 书法篆刻家 艺术 浙江绍兴 笔势
  • 简介:本文根据史料,封宋高宗书初学黄庭坚,既而学米芾,最後回追二王的转向原因进行了分析,论述了其书法审美转变、周围艺术环境影响,拥有法帖的多寡与品质的高低、工具的改善等因素在宋高宗书法艺术转型中的驱动作用。同时,帝王个人的书法审美转向封南宋内府的书法收藏和刻帖均有重要的影响。

  • 标签: 宋高宗 书学转向 南宋书法
  • 简介:孙过庭《书谱》通过论证视角的重转换构建了逻辑严密的书法理论体系。重转换即书法本体观向情感表现观的转换,情感表现观向艺术辩证观的转换,艺术辩证观向生命辩证观的转换,这种转换既是理论体系的建构也是审美境界的不断提升。其重要的理论贡献是打通了艺术辩证和生命辩证、心性境界和审美境界之间的关系,并开创了由心性论来评价书法艺术风格的理论先河。

  • 标签: 《书谱》 理论体系 情感表现 艺术辩证 生命辩证
  • 简介:美国自白派女诗人西尔亚·普拉斯有一批受著名画家绘画作品启发写成的诗。本文选取其中以希腊裔意大利画家乔治·德·基里科的作品为灵感来源的首诗《废墟间的对话》、《神谕的衰落》和《烦人的缪斯》,通过对具体文本的细读,探讨诗作对绘画的几种演绎方式:情感潜入、记忆编织、借题发挥。围绕绘画原作的演绎,涉及情节、情感、主题等多方面,但都服从于创作者的主观需要。基里科对普拉斯的影响,还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改变、重塑了诗人观察世界的方式。

  • 标签: 西尔维亚·普拉斯 诗歌 乔治·德·基里科 绘画
  • 简介:·堪达雷里(Givikandareli)国际著名的壁毯设计者和创造者、前苏联功勋艺术家、格鲁吉亚第比利斯美术学院教授,他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从事高比林的艺术创作,是第一个在格鲁吉亚进行壁毯编织的艺术家。历经四十多年的求索与探寻,从挑选材料、到染色再到编织,亲手完成了二百多件大小不同的作品,被艺坛形象的誉为“高比林之王”。

  • 标签: 编织 情感 罗斯 力量 精神 格鲁吉亚
  • 简介:南京博物院藏《摄山栖霞寺图》、天津博物馆藏《摄山图》以及上海枫江书屋藏《摄山游屐图》,这本"摄山图’"画心部分几乎完全相同,不难看出应是同胞之作。但它们卷后不同的长诗题跋,却分别勾勒出次不同的摄山之游。本文就次摄山之游的具体情状、本同胞画作的作者身份、以及本"摄山图"背后的创作因由,略作考究,以期勾勒一个由政治力重塑的地景。

  • 标签: 摄山 栖霞 尹继善 曹庚 纪游图
  • 简介:中国近代建筑转型表现为种面相:一是科学话语引介,包括引入学科术语,以工程学、材料学、力学为理论基础的建筑学著作;二是制度建设,通过大学专科教育课程及留学培养本土建筑人才,并使建筑经营机构法人化、建筑法规西方化、建筑经营契约化等;是民族话语的兴起,如中山陵。从清末新政到北洋、南京国民政府的多重制度变革,促成了由传统营造向近代建筑转型的第一步。其中所暗含以"科学""进步"为核心的西方话语始终影响着后续建筑师构建"现代中国"这一想象图景的进程。

  • 标签: 近代建筑 建筑教育 科学话语 民族话语 中山陵
  • 简介:元代八思巴文印和元押无疑是在印章历史长河中的一朵奇葩。八思巴文是由忽必烈初建王朝时,命国师八思巴创造的官署文字。其初衷是为传输国家机要和军事行令而创,之后随着蒙汉融合的日臻频繁,逐步淡化了其独有的作用和日常交往中的使用功能,其在印章艺术领域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演变。

  • 标签: 八思巴文 传承 印章艺术 日常交往 忽必烈
  • 简介:8月5日,"东南梵天·吴哥见闻录"在杭州信雅达·清上艺术中心开幕。本次展览作为信雅达文化艺术五年一度的"清上旅程之约"的第二回,旅程邀请到了尉晓榕、常青、赵跃鹏、李金国、罗颖和余宏达6位艺术家,一同深入南国,汲取创作灵感,呈现柬埔寨的异国风情以及旅途中的艺术创作之美。展览展出作品50余件,由董捷担任学术主持。

  • 标签: 艺术中心 信雅达 杭州 见闻 吴哥 东南
  • 简介:2017年12月12日,“2017两江创意活动月暨两江新区国际艺术轴启幕”在重庆市两江新区拉开帷幕.“两江国际艺术轴”的方案征集立足于将重庆地域特色与国际化、艺术的当代性与多元化相结合,学术性与公共性相结合等原则,邀请到十几位国内外著名艺术家及设计师参加,其中波兰雕塑家格泽戈兹·格雅茨达(GrzegorzGwiazda)和他的作品《前进》(Progression)也参与到展览之中.格雅茨达贯通19世纪中欧学院风格和传统雕塑技法,并融汇20世纪的先锋艺术于其中,他将古典元素转化为先锋前卫艺术并融合基于当下文化、政治和社会环境的极权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极简主义和未来主义的艺术内核.格雅茨达以他独特的知识和经验,运用20世纪的艺术风格,创造出其惊人的现代性.他的作品有着显著的特质:作品直呈人性,没有伪善和借口,他将人类最好和最坏的事实揭示于众;衰病退化是其主题之一,年轻的艺术家熟练精准地塑造老朽之躯,他将我们每个人的未来最糟的一面提前置于我们眼前,令我们无处可逃地直面未来死亡的前序;力量,无法压制的生命之力深藏于躯体之中,不论作品形象健康或是衰病与否,艺术家都能将这种从容的力量深植其中.

  • 标签: 雕塑 艺术 平衡 表达
  • 简介:大约十八年前,南国的暖秋里,每天晚餐之后,我总要照例去食堂左近的小书店呆上一会儿。那时候校内外有思想的学生,对这家大众化的书店根本不屑一顾,他们通常的聚集地,是学校后门外那间以“不卖印数超过一千册的书籍”著称的高冷书店。可惜我是素来缺乏思想的,便也绝少去凑趣,两年内失掉了许多与思想者们盘桓的机会。

  • 标签: 郑振铎 诞辰 纪念 考论 史料 版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