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最近,在发送写生画展那几对人像的图片时,为了方便编辑辨别,我把题目写成《京郊一》和《京郊二》或者右一右二等等,其实就是把我自己觉得合适放在一起的几对颜色和形象放在一起,不至于错乱,于画册有利,也于展览有利。还有利于编辑同志的辨别和组织,并且能够尽量简捷地交换意见。由此,我想到了我们辨别一幅群像合影中或甲或乙的那种方法,前排起第一或者其他种种,在我们还不识得几个字的幼年,就跟随着这种方法辨认人物、琢磨人物。

  • 标签: 我自己 神性论 凭什么 自我感觉 历史感 刘建平
  • 简介:春节前,去新加坡、马来西亚写生,也看了些画廊、展览。赤道风情,每天在炎热和潮湿里度过,三五天之后才慢慢适应过来,出的汗少了一些。我们一行人年龄最大的是曹新林先生,他一边画画一边摄影,还一直兴致勃勃地有想法,真让人佩服。这是"生命活力"吧,所谓"原始生命冲动"所致。曹先生自己讲,人心里面有魔有道,"道"讲究秩序,讲究规矩;"魔"是无法无天,不安于现状,不服从管理,要出轨,要惹事。他说人生几十年,心里的魔和道之间互相斗争,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绝对的制服是从来也做不到的。曹先生笑着说,要是老了,要是没有魔了,怎么办?

  • 标签: 曹先生 生命冲动 道高一尺 有道 新林 漓江画派
  • 简介:继《云·山·梦》、《岁月·退想》和《聚合大系》等系列作品之后,梁蓝波把近年的当代水墨系列命名为《墨》,英文名为“Inkscape”。“-scape”作为后缀表示一种景象,与“ink”结合所展现的是一种三维的景观、一个水墨交融的世界。就中文“墨”来说,“”的涵义展现了中国汉语文化的博大精深,除了表示一个物种,更多的是指自然物象,象征了宇宙万物,是人对时空、

  • 标签: 解读 汉语文化 自然物象 英文名 “象” 水墨
  • 简介:在《词与物》中,福柯想以1863年和奈的《草地午餐》为“欧洲艺术现代性”的起点,来定位与欧洲现代性话语并列的这一艺术现代性话语,他的根据足够吗?如何定义马奈绘画的“现代性”?奈的绘画方法里,对今天而言,存在着什么样的“当代性”?什么是“艺术画”?为什么至今艺术家们仍想去画“艺术画”?为什么我们总愿意深信画画就是在搞艺术?像奈那样画画,在2016年,对我们意味着什么?

  • 标签: 当代性 马奈 艺术现代性 现代性话语 绘画方法 《词与物》
  • 简介:刘道醇所言的"象生意端,形造笔下"是中国画创作的基础。其中"意""""形"三者互相转化的关系贯穿于整个中国画创作过程中。中国画创作中"意""""形"的浑然合一才是最佳的创作状态和结果。

  • 标签: 创作
  • 简介:费老具有不可或缺的研究价值二0一五年九月,江苏省篆刻研究会独立主办了“江苏篆刻六十年文献展”“二0一五·江苏篆刻艺术大展”及三场与南京艺术学院联合主办的学术讲座,

  • 标签: 艺术研讨会 费新我 纪要 书法 南京艺术学院 篆刻艺术
  • 简介:'兼善多體'是祝允明書法的重要特點,以往對這一問題的討論都是在書法學科内部進行,解釋爲一種創作的方式,而由藝術接受的角度考慮,則會發現收藏者的意志極大地左右了祝氏的創作。另一方面,對收藏者在祝氏書法創作者過程中决定權的研究,可以加強對中國化'贊助人'理論的理解。

  • 标签: 祝允明 “兼善多體” 款識和題跋 接受 “贊助人”理論
  • 简介:奈之于现代艺术史的转折意义,已经被讨论了很多。众多研究中公认的戛戛独造者,迈克尔·弗雷德的《奈的现代主义,或1860年代绘画的面向问题》算一部。此书汇集了弗雷德1960年代至1990年代的研究成果,用一套新术语解释了奈艺术的创新和困难,所关注论题较为广阔,所用材料堪称宏富,启人深思。作者的核心观点是,1860年代的奈还不是一位印象主义者;“印象主义之前的奈”其实另有关切,他深深地卷入法国绘画传统,其开创性也当借此背景而重新认识。弗雷德用包括本书在内的“现代主义前史三部曲”,。抓住绘画与观者间的关系这个主轴,构建了一个从1750年代直到1860年代的法国绘画历史的别样叙事,奈在这个历史叙事中地位独特一一他既是传统的终结者、转化者,也是绘画与观者之间新关系的开启者,从而成为最早的现代主义艺术家。

  • 标签: 现代主义 弗雷德 马奈 60年代 起源 历史叙事
  • 简介:本文针对库斯·吕佩尔茨在20世纪70年代上半叶所画的《酒神赞歌》系列作品做一考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揭示这些作品以寓言的组织形式来表达作者对德国历史所进行的关照。

  • 标签: 马库斯·吕佩尔茨 新表现主义 酒神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