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墨运五色:夫阴阳陶蒸,万象错布,玄化亡言,神工独运。草木敷荣,不待丹碌之采;云雪飘扬,不待铅粉而白。山不待空青而綷,凤不待五色而綷。是故运墨而五色具,谓之得意。意在五色,则物象乖矣。——张彦远兼学东西"国粹派"认为只有中国的东西好,"洋派"认为只有西方的好,其实这两派的观

  • 标签: 朱乃正 油画家 艺术语言 油画民族化 西方绘画 油画写生
  • 简介:小竹。1957年生,北京人。花乌画家渔父之子。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贵州画院专职画师、盟员、贵州文史馆特聘研究员、贵州省政协书画院特聘画师、贵州经济文化促进会常务理事、四川青城画院院士、民盟广东省书画院特聘画师、全国当代百名最佳画家、全国维护司法公正诚信文明大使。

  • 标签: 作品 贵州省 协会会员 常务理事 经济文化
  • 简介:2011年堪称《兰亭序》研究的大年,上海博物馆在“上已日”举办了“兰亭雅集”专题活动,有讲座、演出、书法等活动组成。十月份,故宫博物馆举办了更为引人瞩目的“兰亭特展”,并举办了专家邀请式的高级别学术研讨会。与此同时,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也举办了大规模的“兰亭”论坛系列活动,有书法邀请展、“兰亭”论坛学术研讨会等。

  • 标签: 《兰亭序》 兰亭论辨 书法家协会 学术研讨会 真相 创作
  • 简介:在当今书坛,行草书以『二』为承袭的书风已成气候。犹如清代崇尚雄强高古的魏碑一样,在当代,『二』书风是人们所崇,已被书法人演绎到了极致。宋代的米芾、元代的赵孟烦、明代的文徵明是『二』一路的代表人物,他们都参透『二』法度,成为既有传承关系,又有各自特点的大家。我学习行草书的方法就是字、米字互参,纵向取法,以承脉络;古法、今技结合,横向取度,以求新意。

  • 标签: 性情 代表人物 传承关系 行草书 文徵明 书风
  • 简介:生于1968年6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山东省工艺美术协会常务理事。从小酷爱内画艺术,得到内画《一百零八将》创始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孝诚的真传。后经努力探索,现已形成独特的风格,其内书、内画个性鲜明,内书、内画融人一体,特别在中国画线描方面,形成自己独特风格,是当今内画艺术一支奇葩。

  • 标签: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王光明 《一百零八将》 独特风格 1968年 常务理事
  • 简介:2013年10月8日7时17分,当代著名书画家、诗人、作家、艺术理论家,学仲先生辞世,享年88周岁。学仲生前为中国文联荣誉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天津文史研究馆名誉馆员、九三学社成员、天津市文联主席团成员、天津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天津大学教授、学仲艺术研究所名誉所长,《青少年书法》杂志顾问。

  • 标签: 王学仲 顾问 逝世 中国文联 艺术理论家 文史研究馆
  • 简介:此方幅临《中山(璺)方壶铭文》由单行拼接而成,尺幅约为对开四尺方.用泥银纸,衔接处以仿古色粗纤维皮纸作衬,纸的质地一粗一精,颜色一亮一暗,对比之间使作品的形式效果格外醒目.写时篆书的结构尽量忠于原范本,而用笔在保持原范本点画挺细如银钩铁画般的美的同时,注意加入柔和的笔意,表现出的是毛笔一笔笔自然"写"出来的,而不是工艺化的"描"出来的.中山青铜器一组,1978年在河北平山县中山墓出土,诸器中以《中山(璺)鼎》铭文最多,计469字,为现在大陆能见到的青铜器中铭文最多者.其篆文极富装饰性,在传世的金文中别具一格.字形修长,结构收放对比强烈,有"疏处可走马,密处不使透风"之妙,点画极富装饰之美,于婉丽流动中见骨力,有"吴带当风"之妙.2006年初夏我受山西书界朋友之邀去讲几堂书法课,有老朋友仇相吉送我他集中山三器铭文的复印本数十页.

  • 标签: 中山王璺 壶铭文 璺壶
  • 简介:书法之道不分男女,自古女子善书者代不乏人,其中以蔡文姬、卫铄、薛涛、管道升、邢慈静等为女中翘楚。然而,在特定的社会语境下,闺阁中的诗书墨迹,庶几秘不外传,能名入史册的女性书家甚为寥落。民国以降,一大批女性书家应运而生,

  • 标签: 书法作品 书法家 女士 社会语境 蔡文姬 女性
  • 简介:1947年2月出生于木雕世家,浙江乐清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著名黄杨木雕艺术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艺术研究院工艺美术研究所客座研究员,被中国文联授予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被联合国教科文国际民间艺术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大师,被浙江省文化厅授予浙江省民间艺术家。

  • 标签: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王笃芳 中国艺术研究院 民间艺术家 中国民主同盟 政府特殊津贴
  • 简介:对比铎临作与原作,会感觉到原作字势开张、点画展脱轻松,而临作字势紧结、点画内敛劲利。铎书法略显"紧",无论是他的行草,还是楷书都如此。个中原因,或有两方面:一是运笔层面的,由于"劲"而成"紧";二是心境方面的,不能真正轻松自在,顾虑甚多。"紧"易使字势格局"小",常是精到有余而情趣不足。这其实是临帖及创作中最难处理的问题:守法则拘,放纵常野。从入法、守法到不受法局限是一个质变过程,不仅要在笔墨间深入探求,而且在心性方面更须着意修练。铎此临作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较好的研究范本。

  • 标签: 冠军帖 张芝 字势 王铎书法 质变过程 轻松自在
  • 简介:荀子言:“老子有见于诎,无见于伸。”读油画家洋的画,始觉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古今一揆。昔年,其服役于军旅时,以乡村多见的铁匠铺的铁锤、铁凳为题材,用七色油彩抽象地绘出的《红军时期军工厂》。当然,仅以简单的铁锤、火钳、铁凳还不能足证此红军日后的希望,遂在背后用开户的两扇农门所折射进的阳光和一个若隐若现的“权”字。正是这隐喻着“道之为物,惟恍为惚.恍兮惚兮,其中有象”。此象即为他日开国之象。然画此象者的油画家洋深通其义,以拙胜巧,以微胜繁。

  • 标签: 油画家 印象 红军时期 铁匠 军工厂 “权”
  • 简介:吴历与晕生前为好友,身后张庚始诬吴历因借翠摹本不还而绝交,吴修继而诬吴历借犟真迹不还而绝交,后叶珀诬犟因吴历入天主教而绝交,直至姚大荣、陈垣、方豪等人纷纷为之辩诬,始证此乃子虚乌有之事。但是张庚的诬谤,不但损害了吴历的人格声誉,而且误导了世人,故集诸家辩诬所论,逐一辩驳“借画不还说”、“入教割席说”,并以相关资料,力证二人情谊深厚,百年未渝,为此公案作一回顾和总结。

  • 标签: 吴历 王翚 绝交公案 辩诬
  • 简介:中国美术界对于文人画的研究。自新文化运动之后,历经数番新潮的洗礼,特别是经20世纪80年代的“系统论”为核心的美术批评方法论冲击,90年代中期,以文化研究为主调的“现代性”研究之后,似乎对来自异域的思潮,有了反思和静观。

  • 标签: 新文人画 思想内涵 王森然 20世纪80年代 新文化运动 “现代性”
  • 简介:明末,社会动荡,书家狂放不羁的狂草书风成为当时的真实写照。入清以后,由于清代统治者在文化领域采限禁锢和高压的残酷手法,使得书家谨小慎微,性格拘谨,尤其因科举制度的影响,书法讲究"乌、方、光"的"馆阁体"之正统地位更获加强,书家的个性得到了抑制。到了清中期,涌现出大量在传统基础上创新的书家,其中翁方纲,刘墉、梁同书、文治四位以其特殊的翰林身份,独特的书法风格,

  • 标签: 书法风格 清代 扇面 梁王 社会动荡 文化领域
  • 简介:5月1日—14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央文史研究馆、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画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市文史研究馆共同主办的"扶犁回望——杨力舟、迎春艺术回顾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展览从学术角度对二位艺术家50多年来的创作成果进行了系统地整理和编排,展出的300多件作品构成了蔚为壮观的展览结构,观众可以在展厅内每一个板块看到杨力舟与迎春既有合作、又有分工的绘画作品。

  • 标签: 中国美术馆 杨力舟 王迎春 艺术界 北京市文史研究馆 中央美术学院
  • 简介:上海博物馆于2012年11月3日至2013年1月3日举办"翰墨荟萃——美国收藏中国五代宋元书画珍品展",这次特展是继2002年"千年遗珍——晋唐宋元书画国宝展"、2005年"书画经典——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中国古代书画藏品展"和2010年"千年丹青——日本、中国唐宋元绘画珍品展"之后的又一次饕餮盛宴。此次展览,展出了来自于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波士顿艺术博物馆。

  • 标签: 书画收藏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宋元 中国 珍品 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