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8 个结果
  • 简介:芝加哥菲尔德博物馆的唐仲英中国馆于2015年才正式开馆,但是它对中国文物的收藏和研究历史却已经超过百年——目前展出的350件展品,是从它收藏的近四万件中国藏品中甄选而来,其中绝大部分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杰出的德裔美国汉学家劳费尔在四次东方探险中搜集而来。本文追朔了劳费尔对中国的4次探险和他对中国文化的深沉迷恋,及其所秉持的文化相对主义文化人类收藏观对其收藏的影响。

  • 标签: 劳费尔 菲尔德博物馆 人类文化学 收藏观
  • 简介:石鲁,本名冯亚珩,1919年12月13日生于四川省仁寿县文公乡一个著名的大地主家庭。1940年1月在延安时,改名石鲁。15岁时,因逃避母亲为他包办的一桩婚姻,他去了成都入东方美专学画,并开始接触五四新文化运动思想。据他在《思想自传》中讲,在成都时,他曾在一本被当局禁止的杂志上读到《毛泽东自传》,毛的传奇故事及其救国平天下的理想,对他产生了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石鲁 绘画思想 中国画 艺术精神 创作题材
  • 简介:本文旨在采取另一种范式叙事方式,将艺术人类理论范式从人类理论范式中独立清晰出来。同时将艺术人类活跃时期的20世纪90年代至当代的艺术人类思潮,置于艺术人类学科史的长河之中透视。理解艺术人类从文献到器物,再到艺术文化意义研究的历程,分析艺术人类从历时共到时再到互动的变化,剖析从审美到社会再到文化的范式取向。叙述艺术人类主要理论范式,即古典进化论、传播论、历史特殊论、功能学派、结构主义、阐释人类、反思的艺术人类范式。同时,在繁缛的跨学科中厘清艺术人类的不同文化取向,即审美取向、社会取向及文化取向研究。

  • 标签: 艺术人类学 理论 范式 取向
  • 简介:尽管在本世纪的前70年苏联一直是共产主义的化身并因此被当作资本主义的首要对手。然而无论如何,当它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一种普遍效法的模式并产生遍布世界的列宁式的政党组织时,对于西方民主的知识分子而言,苏维埃体系已经永久地终止了魅力。而当共产主义思想继续在每...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 现代主义 资本主义 共产党 共产主义
  • 简介:据《图画见闻志》记载,郭熙是河阳温县人,神宗时为御书院艺,工画山水、寒林,其风格"施为巧赡,位置渊深,虽复学慕营丘,亦能自放胸臆,巨障高壁,多多益壮,今之世为独绝矣"2。由此可知郭熙并不是翰林图画院画家,而是御书院画家,至于为何郭熙在御书院,而非翰林图画院,已经不可考,但郭熙是宋朝的宫廷画家,这是不容置疑的。

  • 标签: 《林泉高致》 随堂笔记 教育学 《图画见闻志》 翰林图画院 解读
  • 简介:上世纪60年代末,列斐伏尔以战后法国社会剧烈变革为蓝本.预见到我们即将进入一个智能化的都市社会。继列斐伏尔之后,在新世纪之交,包括贝尔纳·斯蒂格勒以及奈格里在内的一系列西方著名学者指岀,马克当年在《大纲》中预言的工业生产力的“普遍智力化”之可能性在今天已经发展为“完全自动化的资本主义”[FullAutomatizationCapitalism].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列斐伏尔 智能城市 问题域 工业生产力 60年代
  • 简介:本雅明·布赫洛所著的《新前卫与文化工业——1955到1975年间的欧美艺术评论集》一书是一本新前卫艺术史的研究性文集,也是西方20世纪末研究新前卫艺术史的最重要文本之一。笔者通过对此书的研究,分析布赫洛的理论来源与倾向,进一步剖析布赫洛的理论,厘清其与彼得·比格尔、法兰克福学派和"情境主义"等的关系。

  • 标签: 本雅明·布赫洛 新前卫 文化工业 理论倾向
  • 简介:作为一个完整的结构,如果它以数个不同的结构(倾向、性质、色彩、线条、肌理)构成,那么,其潜在结构是在抽象意义上存在的。共相意义乃是使一个结构中不同的诸部分趋于和谐的重要因素之一。换言之,所谓共相意义,就是数个相异的部分在某一点上使它们具有共同的意义,而不同的只是数与量上的差异。共相意义表现在视觉艺术的各个构成要素上。当合成各个不同的构成要素,甚至看起来是截然相异的构成要素时,它们之间的联系就是共相意义,而这一联系就是使之和谐的条件。它不只是象颐和园万寿山上庙宇建筑所表现的简单而对称的和谐。

  • 标签: 共相 万寿山 视觉艺术 关联域 艺术创造 哲学问题
  • 简介:巴黎写生笔记(二)卫祖荫上文谈到写生是基本练习的必要手段,是艺术创作不可缺少的宝贵素材,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历史上的艺术大师是如何对待写生的。早在15、16世纪文艺复兴时代,达·芬奇、提香、米开朗哲罗诸大师笔下精致入微的自画像、贵族肖像、素描练习,几乎全...

  • 标签: 印象派画家 巴黎 风景写生 博物馆 古典主义 艺术创作
  • 简介:创作课教学与基础课、技法课教学不同,创作课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艺术感觉能力;创作课教学应该设法创造一些条件,使学生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寻找自身发展的条件,这些条件包括自我意识的能力(精神本质)以及专业条件,具体说,是文化能力、艺术条件。创作课不能脱离时代、艺术与生活的主题,不能脱离精神生活的轨迹。因为画面上边所传达所蕴含的视觉信息,不仅是形象化的,而且也是艺术化的,是精神状态,心灵的回声。

  • 标签: 创作课教学 美术教育 艺术思维 艺术感觉能力 绘画教育 艺术形式
  • 简介:天然山庄陈天然于家乡营天然山庄,如古城堡,紫石岿然。正门"天然山庄"四字、侧面"极风云壮观"五字,极雄峻。其址即陈家旧宅,今唯门前一柿树为旧物。陈氏晚岁,即携夫人居之。壬辰杪,余尝与人同往,导引者电话联系未克,至则扣门无应。天然先生髦矣,而山庄犹未完工。

  • 标签: 竹堂 于家乡 柿树 无应 引者 东父
  • 简介:白蕉汉简体扇面二○一三年六月三日《东方早报》韩少华文《蒋炳昌:百兰草堂有处方》配图中,有汉简体扇面,文曰:"天上没有玉皇,地上没有龙(王)。我就是玉(皇),我就是龙王。喝令三山五岳开道,我来了。

  • 标签: 笔记 《东方早报》 扇面 汉简
  • 简介:海若若,海神名。海若,海神。《庄子·秋水》:"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楚辞·远游》:"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又"望洋"乃是音,非看海之意也。又沙孟海名文若,字孟海,想其名来于此。(二○一二年五月二十六日)

  • 标签: 笔记 沙孟海 海神 河伯
  • 简介:2000年4月16日星期日个性化素描教学最初是在助教班开始的,这次准备在油画二年级本科班素描人体课中实施这项教学。因为本科生年龄偏小,大都留恋考前班训练的那套死抠细摹的素描画法,是否能顺着我的思路,达到预想的教学目的,我想有些难度,试试看吧。2000年4月17日星期一今天是第一天上课——男人体素描。学生对于即将开设的这门课有些期盼和迟疑,我能感觉到气氛较之平常要有一丝异

  • 标签: 个性化 俄罗斯素描 素描教学 学生 人体 艺术家
  • 简介:胡适的印胡适持鸡血石之京华印店求刻,店主王元尝中举,深恶白话文。问“胡博士想刻何字?”胡曰:“胡适之印。”

  • 标签: 笔记 胡适之 白话文 王元 博士
  • 简介:2007年10月7日-29日以区础坚教授领队的广州美术学院两位教师三位研究生和以戴士和院长领队的中央美院三位教师一位研究生,一行共九人组成的意大利艺术家代表团,完成了三周考察创作活动。广州美术学院师生先行回国。下面刊载的是他们访意回国后所写在意活动文章,心得,写生作品以及活动有关照片。

  • 标签: 研究生 意大利 广州美术学院 笔记 创作活动 代表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