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清代是中国学术的总结期,就音乐美学而言,"淡和"和"尚实"构成了它的两个维度。《乐记》以及宋儒的音乐观念在清人乐论中回响不绝,从而表现出明显的"淡和"倾向。同时,清代乐论又带有崇实、尚用特征,不仅能够客观地看待雅俗、古今问题,而且所论问题更重技法。"淡"与"实"实为一体之两面,前者是思想层面的有意选择,后者是现实层面最终归宿,前者是手段,后者是目的;就音乐与文学的关系而言,清代是音乐文学的解体期,虽仍有"诗乐一理"的倡导,表现出以乐理比附"文章之理"、"诗歌之理"的特征,但这种比附已经十分生硬,且在创作实践中对文学性的重视已经淹没了音乐性因素。因此,清代乐论的"尚淡"、"崇实"倾向未与文学思想和文学实践产生共鸣,从而预示了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潜力的消亡,以及音乐文学实践的终结。

  • 标签: 清代 乐论 美学 文学
  • 简介:艺术从确认自身到解体自身在当代艺术学者看来便是整个艺术史。油画创作的过程中,艺术家前期的艺术体验、生活实践等是后期艺术创作的主要思想来源。艺术家思想贯穿于整个油画的创作实践,并在油画作品中得到深刻昭示。艺术家的思想在油画中也就体现为艺术家的个人风格,这些思想在艺术家长期的艺术创作过程中逐步成熟,形成艺术家的个人风格。所以艺术家的油画创作与个人风格的确立正是经历了从确认自身到解体自身的过程。

  • 标签: 油画 创作实践 个人风格 艺术家自身
  • 简介:男唱女声,男扮女装,在清代中期之后戏曲和其他某些音声形式中,作为一种性别倒错的现象而存在,并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渐形成“传统”。这种现象的社会背景和动因应该引起学界的关注。本文由榆林小曲男唱女声的现象引发思考,从乐籍制度中的女乐所具有的职能加以论证,注意到以上种种现象的时段性,认为这是乐籍制度解体之后所产生的效应,在中国传统音声文化中是一个特殊历史时期的特殊现象。

  • 标签: 男唱女声 乐籍制度解体 多种音声形式 特殊现象
  • 简介:在大学的声乐的教学过程中进行理性化的建设,就需要不断地引用正确的教学原则。在众多的教学原则中启发性的教学原则是一种非常契合实际的一种教学原则,对于在声乐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质量有着一定的提升作用,因此本文将要对启发性原则在大学声乐的教学过程中的实际运用进行分析来不断地增加其在声乐教学中的使用。

  • 标签: 启发性原则 大学声乐教学 理性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