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拿破仑颂》是勋伯格十二音序列音乐创作成熟时期的作品。本文选择这部作品为研究对象,以十二音序列作曲法为出发点,从基本结构成分与特性、基本结构成分及其派生体的相互关系、音高关系体系等三个方面进行研究,试图通过其音高结构特点的分析,揭示勋伯格在把十二音序列技法作进一步深化拓展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和声思维与技法特征。

  • 标签: 勋伯格 《拿破仑颂》 音高结构 十二音序列 基本结构成分 音高关系体系
  • 简介:著名民族音乐大师彭修文在一次为陈音所录的琵琶专辑中这样题词写到:“陈音演奏的琵琶曲目非常的广泛和丰富,从古典到现代的琵琶作品都有所涉及,他的演奏很有个性,习古而不泥古.”本文从陈音创作乐曲《山之舞》的创作特点角度切入,一方面对乐曲创作中的民族风格、民族元素的运用进行探讨,另一方面从乐曲结构、创作特点方面对该曲作出分析与研究.

  • 标签: 《山之舞》 滑音 苗族 飞歌
  • 简介:声乐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够正确的掌握歌唱技巧方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表现力,培养学生对声乐的热爱感觉。传统的声乐教学方式在一定的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发挥,现代声乐教学方式更容易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环境。本论文首先分析了传统声乐教学中的问题,进一步阐述了现代声乐教学的方法特点,从理论上为现代声乐教学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 标签: 声乐教学 方法 特点
  • 简介:艺术歌曲歌剧是音乐艺术宝库中的瑰宝,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完善,艺术歌曲歌剧都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演唱风格演唱体系,但艺术歌曲歌剧在表演演唱方面因其不同的特点而存在着较大的难度,艺术表演者只有充分的明确艺术歌曲歌剧的内在特点,才能准确把握演唱情感特点,从而达到完美的艺术呈现效果。本文深入分析了艺术歌曲歌剧各自的演唱特点,并将二者进行了对比分析。

  • 标签: 艺术歌曲 歌剧 演唱特点
  • 简介:“板式变化体”是戏曲音乐的一种结构形式。据《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分卷载,它的渊源可追溯到中古时期的唐代大曲。大曲主要的结构形式是以同一曲调在全曲的各个部份通过不同的节拍形式,变换出不同的速度反复运用、演奏。节奏大致顺序:散、慢、中、快。其“节奏变化的方法,对戏曲音乐的影响更为深远。……梆子、皮黄这些以板式变化为特征的剧种,在上、下乐句的基础上通过各种节拍——节奏的变化来发展各种唱腔的方法,也是继承了唐宋大曲的传统”由此可

  • 标签: 板式变化体 形式特点 节奏变化 西皮 戏曲音乐 声腔
  • 简介:《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是成书于清代中叶的、最早一部记录有大量南北曲曲谱的重要音乐文献,其中的曲牌在传统音乐的发展历史中承前启后,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对这些曲牌的乐句句式的旋律结构、长短句结构及词、曲句法关系3个方面的基本特征作了分析,并由此探讨了对传统声乐曲牌进行曲式结构分析的方法

  • 标签: 九宫大成 曲牌 曲式 乐句 词句 乐节
  • 简介:本文通过对拱形原则建构音乐作品结构的多重平衡性综合特征的分析论述,结合心理学相关理论,分别从音乐组织音乐细胞两个层面,阐述拱形原则的体现方式及结构作用。

  • 标签: 拱形原则 音乐组织 音乐细胞 结构 渗透
  • 简介:本文是我院理论作曲系讲师刘健在攻读硕士学位时所写的关于曲式的三篇论文之一。已发表的两篇(见《黄钟》1987年第3期、1989年第2期)主要研究西方现代音乐的曲式结构,而本文则主要是用新的观念对传统曲式及由传统向现代过渡时期的作品的曲式结构进行研究,读者可将三篇文章参照阅读。作者认为,“调性”与“材料”是形成音乐作品结构力的两大要素,它们之间经历了一个由各自独立发展到相互结合再分道扬镳的过程。对传统音乐作品,我们可以从“调性结构材料结构的同步性与异步性”的角度对它们进行观测;当两大要素的结合开始解体,即传统的调性观念受到挑战时,则可使用“点调性、群调性观念”对曲式结构进行交通的分析;而面对更加繁复纷呈的现代音乐作品,我们则不妨摆脱“调性”“材料”这对范畴的限制,而改用“组合逻辑与排列逻辑”,对其各种“同步”与“异步”的型态进行研究。编者认为,这种用历史的眼光将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看成一个有承继关系的运动过程,看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用辩证的、系统的方法来连行分析的途径,是合乎实际的,也是行之有效的。本刊欢迎音乐界、理论界的朋友们多写些这一类的文章,也欢迎不同观点展开争鸣,使我们的音乐学术研究更加富有生气。

  • 标签: 现代音乐作品 主题 材料结构 调性 艺术表现 异步性
  • 简介:一、改编来源与改编类别钢琴改编曲数量浩如烟海.来源四面八方。不同来源的原作被改编为钢琴曲.会给钢琴音响带来不同的音色及结构指向。因此,了解改编曲与原作之间的“来源”即“血缘”关系:了解改编曲与原作在材料运用组织结构之间的异同.风格趋向审美趣味的差别:改编者对原作的观察角度及处理手段的依据所在.对于理解“改编曲”写作出发点和它所体现出来的艺术审美意识.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 标签: 钢琴改编曲 结构重组 材料运用 音响 和声 审美意识
  • 简介:南音是非常有个性、有特点的一个乐种。听过南音的人,不论喜不喜欢,都无法否认南音之特别。缓慢、从容、优雅,是南音给人的最初感受,而这种感受容易引发两种极端反应,一种被深深吸引,认为"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另一种则失去耐心,认为这种音乐与当前快节奏的生活格格不入。传统南音主要用于人们修身养性、自娱自乐,所以南音人不会迎合他人喜好而改变南音。当前那些加快速度,加入各种表演,融合了舞蹈、身段等因素,以满足大众审美的南音,

  • 标签: 音乐特点
  • 简介:潮州音乐抒情优美、古朴典雅、兼容并蓄,主要流行于粤东地区,是岭南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个乐种,作为潮州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凝聚了世世代代潮人的智慧与心血。笔者通过梳理潮州音乐的乐种、形成,剖析了其特点及现代发展取向,以期为保护、传承潮乐及其承载的文化提供一些参考借鉴。

  • 标签: 潮州音乐 现代发展取向 保护和传承
  • 简介:“泗州戏”是安徽省四大传统戏曲剧种之一,距今已有两百多年历史。主要由淮北、苏北一带民间戏曲融合地方说唱艺术演变而来,大量吸收了北方诸多剧种营养,兼具多戏曲剧种特征。唱腔念白有北方戏曲的激昂慷慨、南方戏曲的温柔舒缓;有难度极大的花腔花舌及民间琴书的平实质朴。语音基本为泗县方言为主的淮北方言。生活小戏的“白口”用方言,袍带大戏的“白口”用方言韵白,唱腔一律用方言。声腔特点可概括为:随心所欲的怡心调,勾人魂魄的“拉腔”,色彩斑斓的衬字衬词,绚丽多姿的雷嘚调等四方面。八板头、柳青娘、抱妆台、游场、冒调、哭皮等表现特定情绪的腔调只用于特定的场合。

  • 标签: 泗州戏 怡心调 拉腔 衬字衬词 雷嘚调
  • 简介:<正>在湖北省宜昌地区,流行着一个古老而独具风格的民间丝竹乐种。它是当地民俗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其曲调优美、流畅、表情细腻、委婉,加之打击乐器有规律地轻敲细打,更给人一种典雅、沉静的感觉。一、演奏特点演奏技法上朴实无华,少有各种装饰音、滑音出现。乐器合奏时,旋律几乎完全一致,较少见到民间合奏中的“支声复调”。二胡用弓较短,以分弓连弓为主。笛、箫多用平吹。打击乐器为旋律乐器作节奏性衬托。大堂边鼓、花鼓、梆子多用单手击奏。锣锤上不扎布带,直截以木棒敲击,发音清脆明亮,音量适中。演奏速度以“二流”曲牌最快,每分钟约98—120拍。“一流”曲牌慢

  • 标签: 艺术特点 打击乐器 支声复调 演奏技法 演奏特点 民俗活动
  • 简介:<正>做为古谱之一的工尺谱是一种字谱。因它通常用于管乐器的记谱,所以又称作“管色谱”。工尺谱自隋末唐初发明启用以来,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经历代不断地充实完善,它已成为我国民间普遍应用的一种记谱传谱形式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艺术,除了靠历代的乐工、艺人用口传心授教徒的方法得以不断承袭外,

  • 标签: 工尺谱 民族民间音乐 管乐器 乐工 充实完善 艺人
  • 简介:林华先生不仅是作曲家,也是音乐学家;同时,他既是音乐审美心理学的开创者,又是复调音乐及其研究的大师。作曲家论音乐比比皆是,但作曲家从审美心理的角度讨论音乐,并且以学贯中西的知识智慧探讨古今中外的音乐现象,鲜有所知。其意义在于以审美心理学的方式论述音乐思维,包括心理思维、结构思维、聆听思维、传感思维--这是构成整个音乐创作、传达接受,也即表达与感悟的过程与系统。

  • 标签: 林华 复调 艺术 抽象 文化音乐 艺术音乐
  • 简介:海外华人音乐是一种多元文化融合的产物,是不同于任何一种原生文化的新文化,它具有多元化的包容性、双向交流、互相影响、广泛的民间性等特点。本文将就这些特点加以论述。

  • 标签: 多元文化 海外华人 音乐特点
  • 简介:音乐基本素养课程中包含着一些专业音乐教育中的视唱练耳、基本乐理与和声基础课程相关的内容。由于社会音乐教育的对象目标都不同于专业音乐教育,所在教学过程中能完全照搬专业音乐院校的做法。

  • 标签: 专业音乐教育 基本乐理 和声 视唱练耳 音乐院校
  • 简介:近年来,儿童声乐训练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正视,对儿童进行正确的声乐训练,对于培养他们对歌唱的兴趣,提高音乐素质有很大的好处。儿童的音色明亮、悦耳,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有助于发挥其声音的优点。

  • 标签: 儿童 声乐训练 音乐素质
  • 简介:<正>西皮唱腔的旋律、调式、调性的发展都有自己的规律,因而形成了它独特的旋律风格。西皮唱腔定弦为63弦。旦腔的基本调式为徵调式,一般上句落羽音,下句落徵音。生腔的基本调式为宫调式,一般上句落商音,下句落宫音。值得注意的是,西皮的基本唱腔中,存在大量调式交替综合调式手法,并非单一调式。一、结构内部的同宫调式交替1.唱腔的过门是强调羽音的宫调式,并利用胡琴里弦,形成宫、羽两音的色彩对比。

  • 标签: 唱腔 西皮 京剧 手法 调式交替 商调式
  • 简介:不明确“音乐审美素质”的具体内涵,就无法清晰、有效地在国家音乐教育体系中落实音乐审美素质教育,而目前国民音乐教育体系比较混乱的核心原因正在于此。音乐审美素质是由欣赏、表演、创作三种能力与审美需要、相关知识及价值态度三种周边支持构成的。在目前的音乐教育中,既存在着施教过度,又存在着教育严重不足的现象。一个良好的国家音乐教育体系结构层次,体现在能为从普通国民到专业音乐工作者都提供必要而充分的教育.过多或过少都是有缺陷的。

  • 标签: 音乐审美素质 音乐教育 体验能力 表演能力 创作能力 审美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