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3 个结果
  • 简介:“现代舞之母”伊莎多拉·邓肯以其全新的舞蹈哲学,即一种自然法则和自由精神,立于现代舞坛近一个世纪之久,她一直被奉为现代舞的精神领袖。一位从未想过要建立一个新的舞蹈流派的人,却成为“把解放性舞蹈提升为创造性舞蹈艺术的先驱者”。邓肯的舞蹈艺术作品追求自然的境界,舞蹈艺术思想则崇尚自由的舞蹈哲学。她“观察自然,研究自然,理解自然,然后努力表现自然”。她所创造的自由舞蹈思想和舞蹈作品,不仅惊醒了陈旧的古典芭蕾,为正在衰退的古典芭蕾带来新鲜的活力和生命力,而且对后世现代舞的延续及继续发展也有巨大的影响,起到了引领的作用。

  • 标签: 伊莎多拉·邓肯 现代舞 舞蹈思想 自然的舞蹈追求 自由舞蹈精神
  • 简介:岭南民间舞蹈专场《风岭南来》是国家艺术基金2015年度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之一。本文通过对《风岭南来》的创作思路及编创心得的总结,回顾岭南民间舞蹈创作的过去,在总结创作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岭南舞蹈创作之路,并建立对岭南舞蹈文化更为深入的认知。

  • 标签: 《风从岭南来》 岭南舞蹈传统 身体文化遗产 传承 发展
  • 简介:一样的身体语言在不一样的艺术环境领域里,却产生了异样的审美感觉。同样的肢体动作或者步伐(走路)在戏剧里,观众能明显地感受到喜、怒、哀、乐(人物、情感与角色层面),但是在舞蹈中,观众却依然还是看到的是步伐的动作(动作、时间与空间层面)。

  • 标签: 情感意象 舞蹈表演 身体语言 “二元论” 契诃夫 迈克尔
  • 简介:《踏歌》——不是“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的“踏歌”,而是中国古典舞学者孙颖先生创作于20世纪90年代的舞台作品——一举夺得了全国首届“荷花奖”舞蹈比赛的“中国古典舞”金奖。这之后,《踏歌》“不胫而走”,迅速流传开来。在我的印象中,90年代广为流传的女子抒情舞蹈,在初期是张继钢的《女儿河》,在后期则是孙颖先生的《踏歌》。“古典”的创新和流行,作为舞界跨越世纪门槛之际的文化景观,是特别值得我们关注的。

  • 标签: 中国古典舞 古典舞蹈 舞蹈文化 思想方法论 踏歌 古代舞蹈
  • 简介:一个歌舞剧创作的文本确实可以比舞剧创作的文本内容、创作形态更丰富些,表达层面的复化不是一个简单的“歌词”补语所能容纳的。事实上,作为综合舞台剧,调用的手段越多需要融合驾驭的功力越强,面对各舞台要素的表达,其所指与能指的双重指向必须方向一致、主宾分明、逻辑贯通,才能合力形成准确的情境、语义、情感等不同的表达诉求,完成对情节的铺陈与设置。

  • 标签: 舞剧创作 文本内容 创作形态 舞台剧 歌词
  • 简介:本文是在伊泽尔接受美学的视角上,试图以分析舞蹈的接受现象为基础,来研究舞蹈鉴赏者的审美。审美接受的过程经过三个层面:一、审美欢愉,既在一种无时间感的氛围里,感情得到充分延展;二、审美平衡。既关注作品结构形式中呈现的审美刺击、审美翔与自身的平衡满足;三、审美同构,既心理的”力的意向结构”与作品达到同构。从而完形整个艺术审美。希望藉着对鉴赏者心理取向的研究,能够引发我们在创作上的一些思考。

  • 标签: 接受美学 舞蹈审美 美学研究 舞蹈创作 审美取向
  • 简介:很多现代舞蹈作品透过叙述方式,再现了平常人的平淡生活及生命的过程。而解读这些作品的方法,就是靠发挥联想,靠最大化地捕捉作品中与生活相关的内容。这些方法的合理运用,能使欣赏者更快地融入作品的情境中。本文以现代舞蹈作品《烟》为例,通过对该作品的解读,强调艺术作品中的所有艺术手段都不是孤立地表现一个事物,观众需要综合各种因素才能看清作品的含义。

  • 标签: 《烟》 现代舞蹈 解读 外部环境 空间转换 虚实结合
  • 简介:说起舞蹈服饰,就自然会涉及到它那颇有点儿“另类”色彩的演艺品格。演艺品格,是指舞蹈服饰在舞蹈作品中所呈现出的多姿多彩的演艺品性和浪漫风格。因为在舞蹈服饰这里,几乎所有的服饰元素,诸如发型、化妆、饰品、配件、款式、色彩、图案乃至面料质地等等,都能被刻意地夸张,都能被自由地调动,来使之参与舞蹈的形象创造,来扶助舞蹈的动作表达,来延伸舞蹈的动作形象,来强化舞蹈的动律韵味,来丰富舞蹈的动态意象,来交代舞蹈的故事情节,来转换舞蹈的艺术时空,甚至来使它变成舞蹈动态形象之本身。比之演艺品性相对单纯而往往仅限于给

  • 标签: 舞蹈作品 艺品 动律 动态形象 韵味 故事情节
  • 简介:搞舞蹈创作的编导,都曾有过这样的体会,舞蹈构思起,一直到舞台上,舞蹈形象呈现在观众面前,有时进行得很顺利,是一气呵成的。凡属这种情形,基本上做到了舞蹈形象鲜明、舞蹈语言生动、生活气息浓厚。有时则恰恰相反,舞蹈构思起,一直到舞蹈形象呈现在舞台上,总觉得不是那么回事,同原来的构思和想像不符,甚至一改再改,还是不成。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这种现象充分说明了谁遵循舞蹈艺术的创作规律,谁符合舞蹈艺术的构思,谁就会达到预期的效果,正像大家经常看到一个比较好的舞蹈时,所称赞和感叹的那样:“这是舞蹈的构思!”“这是舞蹈的题材!”一样。因此,舞蹈艺术的构思的问题,是舞蹈创作中十分重要的问题。何谓舞蹈艺术构思?据我的理解和体会,舞蹈艺术构思是舞蹈编导在孕育舞蹈作品过程中,所进行的舞蹈形象思维活动。它包括酝酿、确定主题,选取、提炼题材,塑造人物形象和考虑整个舞蹈结构的布局安排,探索和寻求舞蹈艺术最适当的表现形式等。概括起来讲,舞蹈的内容到表现形式如何作到完美的统一。因此,舞蹈艺术的构思,在舞蹈创作中是个极其重要的问题。舞蹈创作是不是舞蹈艺术的构思,符合不符合舞蹈艺术的构...

  • 标签: 舞蹈艺术 艺术构思
  • 简介:1997年孙颖编创的《楚腰》,较为准确地复现了楚舞的形态和风韵,而且在舞蹈姿态和动作中投射出旧时楚地特有的文化现象。本文以该作品为例,结合楚舞在出土文物、历史文献、民间歌舞中的遗存,形态(具象形态和抽象形态)和文化(凤鸟文化和巫觋文化)两个方面考察当代创作对楚舞进行复现的实践活动。

  • 标签: 楚舞 遗存 复现 《楚腰》 形态 文化
  • 简介:建国后中国舞剧文体经历了不同的发展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舒巧的舞剧编创一方面继承传统舞剧戏剧观的创作风格,另一方面融汇西方现代舞剧的创作理念,经历了早期的"历史再现型"舞剧形态、中期的"情感表现型"舞剧形态和后期的"情境创生型"舞剧形态,典型地体现了不同时期中国舞剧不同文体形态的美学特色。在这转变的过程中,我们能感到舞剧现代性的转型,作品呈现出强烈的现代性审美特征即吸引观者的共鸣、强化观者审美体验的动力场。同时,舞剧由传统的典型形象塑造逐步进入到一种象征的表达。这种象征的表达与现代人的审美体验息息相关。正是这种现代性审美体验逐步使舞剧走向其自身的文体独立。

  • 标签: 舒巧舞剧 中国舞剧 文体独立
  • 简介:建国后中国舞剧文体经历了不同的发展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舒巧的舞剧编创一方面继承传统舞剧戏剧观的创作风格,另一方面融汇西方现代舞剧的创作理念,经历了早期的“历史再现型”舞剧形态、中期的“情感表现型”舞剧形态和后期的“情境创生型”舞剧形态,典型地体现了不同时期中国舞剧不同文体形态的美学特色。在这转变的过程中,我们能感到舞剧现代性的转型,作品呈现出强烈的现代性审美特征即吸引观者的共鸣、强化观者审美体验的动力场。同时,舞剧由传统的典型形象塑造逐步进入到一种象征的表达。这种象征的表达与现代人的审美体验息息相关。正是这种现代性审美体验逐步使舞剧走向其自身的文体独立。

  • 标签: 舒巧舞剧 中国舞剧 文体独立
  • 简介:方法是人们观察事物、处理问题的方法、方式。在理论研究中,没有明确的方法意识、方法选择,研究将变得混乱不堪且举步维艰。在舞蹈美学研究中,方法是一个刚刚被意识到,但尚未获得深入研究的一个领域。当前,中国舞蹈美学的方法意识处于相对自觉、但未完全自觉的阶段。在这一关键阶段,确定中国舞蹈美学研究的核心方法及方法建构的依据,是推动中国舞蹈美学方法步入自觉的前提。

  • 标签: 中国舞蹈美学 方法论 发展态势
  • 简介:古典芭蕾舞的训练一直是以严谨的理论和方法来实施的,并从丰富的舞台实践出发,总结建立出一整套科学的古典芭蕾教学体系。芭蕾基训课更是芭蕾舞教学体系中的一门主要课程,它决定着学生的专业素养,也可以帮助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认识到动作运动的本质规律,通过系统的分析研究可以清晰地观察到动作的内在结构。本文通过"国芭赛"的比赛实践,对芭蕾舞的课堂教学从教学主体、音乐节奏、舞蹈美感三方面进行了反思。

  • 标签: 芭蕾教学 音乐节奏 舞蹈美感
  • 简介:舞蹈比赛历经30多年,中国古典舞风格的作品创作也在这30年中飞速发展。最初用历史性题材塑造古代人物,到打破题材与形象的时空限制;比拟性的戏曲舞蹈动作,到本体型的舞蹈身体语言;舞蹈的情节性描述,到抽象的舞蹈意境表达……舞蹈比赛记录着不同时期中国古典舞发展中的细节变化。

  • 标签: 中国古典舞 舞蹈比赛 创作发展 作品创作 古代人物 时空限制
  • 简介:在我团排演的古典芭蕾舞剧《天鹅湖》和民族芭蕾舞剧《玄凤》中我分别扮演王子和皇帝。这两部舞剧在文学结构和人物形象上有个十分相似之处;女主人公都是人神一体的神鸟的形象,是善良、忠诚和美的化身;而男主角则是女角体现完美道德和感性的对象,男女间凄美而浪漫的爱情情节成为舞剧展开的主要内容;作为戏剧冲突的另一方面,两部舞剧分别塑造了魔王和皇帝两个人物形象,以体现恶势力对善与美的对立。

  • 标签: 芭蕾舞剧 《天鹅湖》 古典芭蕾舞 排演 人物塑造 表演
  • 简介:《双下山》是赵梁迄今最为安静的一部作品,也为中国舞蹈东方美学的探索带来了新的启示。《双下山》在上海兰心大戏院首演,气质意外地贴合,颇有穿越之感。打扮入时的年轻人走进古老的剧场,想象着当年的衣香鬓影。

  • 标签: 舞剧 东方美学 中国舞蹈 年轻人
  • 简介:无论是舞剧作品还是舞蹈作品,大部分舞蹈编导都会利用舞蹈音乐的“交响性”进行编舞,也有人称之为“交响编舞”。舞蹈的“交响性”既能满足和强化舞蹈节奏的需要,又能极大地拓展舞蹈抒情达意的空间,并且还能激发舞蹈的艺术生命力,调动舞蹈表演者的激情,增强舞蹈艺术的表现力。

  • 标签: 交响性 舞蹈交响 交响芭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