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6 个结果
  • 简介: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继承和发展我国民族的优秀文化,研究舞蹈教学的内容、方法,探讨舞蹈教育的规律、价值和作用,利用一切现代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当前艺术教育改革的需要,是高等学校教育理论和实践教育理论相结合的科研课题,也是艺术教育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科研任务。本文从舞蹈文化民族舞蹈文化民族舞蹈文化传承的角度,探索民间舞传承机制向现代化转型的具体教学方法,关键在于寻求本土文化资源,以文化为依托,立足多元文化教育;分析动作运动形态,掌握动作风格;以发散思维,即兴创作,调动内在因素的潜能;以多媒体教学形式,拓展教学效果,达到传承文化,培养人才,激活表现力和创造能力的目的。

  • 标签: 运动形态 内在因素 本土文化资源 动态知识观(静态知识观) 即兴创作
  • 简介:舞蹈“铙钹花”可考证历史已有400多年,它是梅州客家“香花佛事”中由僧人或斋嘛持钹表演的丧葬舞蹈。该舞蹈反映了梅州客家人的独特文化,共108式,并于2009年被列入广东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钹舞广泛流传于中原大地,而梅州客家人的“铙钹花”颇有特色,该舞蹈与客家文化和传入当地的佛教“香花派”文化密不可分。本文从符号认知的角度,展开对“铙钹花”的研究,从梅州客家人的文化系统对舞蹈“铙钹花”的符号内涵进行文化认知,并从符号象征含义出发将舞蹈“铙钹花”的动作分为“象征生活景象”和“象征佛教境界”两大类,最后总结出舞蹈“铙钹花”借助舞蹈符号起到了告慰亡者,宣泄情感;以舞祀神,祈福生灵;宣守孝悌,团结宗亲的功能。

  • 标签: 梅州客家 舞蹈 铙钹花 符号学
  • 简介:民间有旬老话:“过大年扭秧歌。”这扭秧歌还真就像过年一样,那喇叭吹得人心直痒痒。可不是吗?老百姓常挂在嘴上的俗话说得好,“听见唢呐响,脚底板儿就痒……”、“看见秧歌闹,撂下筷子撂下碗……”。的确,这七场演出着实让我们兴奋了一把。此次展演可用4个字来概括:“好、齐、特、全”。

  • 标签: 民族民间舞蹈 非物质文化遗产 展演 国家级 秧歌 老百姓
  • 简介:萨满舞蹈中的指示符号通过展示神灵形象、暗示神灵在场,强化了身体语言叙事的效果,增强了仪式的信服力,对于构建萨满教仪式的氛围、强化仪式对族人观念的影响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中国北方少数民族萨满舞蹈身体语言的分析,试图时其中指示符号的类型进行概括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对指示符号的功能进行探讨。

  • 标签: 萨满舞蹈 身体语言 指示 符号
  • 简介: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民族文化中的一块瑰宝,是中国舞蹈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宝贵财富。但实际上在很多局部地区,尤其是边远的少数民族聚集区,还蕴藏着大量的、丰厚的舞蹈文化财富。以往对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探索研究,总是站在中华民族、中国文化的高度在整体上进行把握,而忽略了地区间民族民间舞蹈文化的客观形成,即地区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而形成的一种特殊区域性舞蹈文化。“对舞蹈文化研究者来说,只有在认识上有所突破,才可能有突破性的创见和收获。”湘鄂渝黔边区是一块充满神奇色彩的土地,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这片独特的区域里,居住着土家族、苗族、瑶族、侗族、回族等10多个数民族的3000多万儿女。在长期的生存斗争和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形成了独特的边区少数民族民间舞蹈文化

  • 标签: 民族民间舞蹈 民间舞蹈文化 中国舞蹈 独特 色彩 苗族
  • 简介:一、关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舞蹈教育,我曾提出“分众化课程设置”的教学理念,意思是要在人才知识架构的特殊性中去发展其实践能力的全面性。当我在较为宏观的视野中对这一教学理念进行反思之时,发现这些各具特色的“分众”其实是一个环接的“整体”。

  • 标签: 少数民族地区 舞蹈教育 文化思维 整体论 教学理念 课程设置
  • 简介:由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央电视台文艺中心、中国音乐家协会联合主办的大型系列节目——2006中国民族民间歌舞盛典,10月中旬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间隆重播出。胡振民、李牧、冯远及贾作光、白淑湘、冯双白、张继钢、李毓珊、刘春香等中国文联与中国舞协领导,舞蹈家资华筠、赵青、陈爱莲、吕艺生、潘志涛等和音乐、美术、民间艺术界的诸多艺术家们一起出席观看并亲切会见了参加演出的民间歌手、舞者和乐手。

  • 标签: 中国舞蹈家协会 中央电视台 民间歌舞 中国民族 播出 中国音乐家协会
  • 简介:早在七、八千年前,龙作为中国古代各民族图腾的复合体,被古人视为祭祀对象或祖先加以崇拜,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他们借龙舞为载体,寄托生活的希望。今日各地龙舞竞相争艳,斗奇入胜,龙舞作为中华民族龙族精神的化身,始终激励人们,永不停步,阔步向前。

  • 标签: 龙舞 民族感情 图腾文化 历史文化价值 艺术风格 民族精神
  • 简介:云南的民族舞蹈,在五十年代即产生过不少优秀作品,《藏民骑兵队》、《阿细跳月》、《孔雀舞》、《赶摆》、《小卜少》,《白鹇鸟》,在首都及国际舞台亮相后,让人们耳目一新,云南民族舞蹈即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近廿年改革开放以来,云南民族舞蹈更以其全方位的突破与佳绩,在国内外引起更大的反响。

  • 标签: 云南 舞蹈艺术 艺术形式 艺术事业 艺术创作 民族舞蹈
  • 简介:众所周知,实践离不开理论,理论更离不开实践,只有理论与实践相互协调、相互建构、相辅相成,才能推动实践与理论的和谐发展,民族舞蹈实践的发展与繁荣同理。近年来,我国当代民族舞蹈实践和学术研究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不论是在舞蹈实践领域,抑或在舞蹈研究层面,仍有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认识和探讨。本文拟围绕“民族舞蹈学”的研究对象、研究视野、研究意义等方面展开。

  • 标签: 舞蹈学 民族 理论与实践 钩沉 概念 舞蹈实践
  • 简介: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史框架研究马薇设立少数民族舞蹈史专题具有多方面的作用。首先,它可以深化我们的研究内容,从对各个少数民族舞蹈种类的横向研究转向对少数民族舞蹈发生、发展过程的纵向研究;从对单独民族或若干民族区域的分散性研究,转向对55个少数民族舞蹈文化发...

  • 标签: 舞蹈传统 框架研究 舞蹈文化 民族区域 横向研究 民族舞蹈
  • 简介:明代著名乐律学家、理学家、数学家和哲学家朱载埔的著作《乐律全书》中,收有包括《灵星小舞谱》、《六代小舞谱》、《人舞谱》等大量舞谱。他将符号、图形、文字综合记录展现舞蹈阵列和姿态,诠释舞蹈文化及思想。本文从朱载墒著作中的舞谱谱例出发,探寻其舞学要素及精髓思想在当下舞蹈艺术发展过程中的现实意义。

  • 标签: 乐律学家 舞谱 意义 符号 表演 肢体
  • 简介:朝鲜民族舞蹈艺术深深烙下了古老先民传统祭仪文化的痕迹。本文通过对古朝鲜时代民俗祭仪及其神话传说、三国时代民俗祭仪及其假面傩礼、高丽时代的民俗祭仪及其八关会、朝鲜时代的民俗祭仪及其祭礼乐舞等祭仪风俗的历史沿革和发展脉络的解读,阐释了祭仪精神对朝鲜民族舞蹈艺术形态构成所起的作用,以期更深入地了解朝鲜民族舞蹈。

  • 标签: 祭仪风俗 始祖神话 假面傩礼 宫廷乐舞 表演体例 祭礼乐舞
  • 简介:于9月15日至25日在北京隆重举行的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是新世纪展现的灿烂画卷。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李鹏、李瑞环、胡锦涛、尉建行、李岚清以及贾庆林、曾庆红、吴仪、布赫、司马义·艾买提、白立忱等同志分别接见了民族艺术家代表并观看了开幕式及剧场的精彩演出。荟萃全国的42台晚会中,除9台为戏剧及交响音乐会外,有28台是歌舞,4台综艺晚会也有大量歌舞。全国55个少数民族和汉族的3500多名各民族文艺工作者欢聚北京,既是民族团结的盛会,又是盛大的民族舞蹈博览会。

  • 标签: 民族舞蹈 交响音乐会 演出 歌舞 民族艺术 观看
  • 简介:本文通过对舞蹈学院民间舞现状的分析,提出学院派民间舞往职业化方向发展的理念与措施。并指出在实践中,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即一方面以“保护主义”的态度对原生态民间舞进行原汁原味的传承;另一方面,主要投入创新,促使学院派民间舞的技术朝更加专业化的方向发展,而两者则相互贯通,融汇对方的精华引来发展自己的新机遇。

  • 标签: 民间舞蹈 学院派 融汇 原生态 传承 方向
  • 简介:历史上承传下来的朝鲜民族传统舞蹈,大体可分为宫廷舞、宗教舞、教坊舞和民俗舞这四类,教坊舞作为其中的一支,又被称为妓房舞,它起源发展于宫廷,后随着从宫廷流出的官妓,再进入民间盛行在各地券番(妓生组合)。对教坊的表演类型与传承保存进行分析和探究,不仅有利于该舞蹈的教学传承,也有利于以该舞蹈为资源的编创应用。

  • 标签: 朝鲜民族 教坊舞 表演类型 传承保存
  • 简介:近些年来,云南省民族歌舞创作频发争议。2003年,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首演,即发生了争议,焦点在“原生态”。有说“舞台艺术舞蹈根本就不存在原生态”;有说“‘原生态’是为了宣传,是一种市场炒作”;有说“这是一种‘误导’”。杨丽萍面对“央视”《面对面》答说:“生活中就有舞蹈,我跳的是生活中本来就有的舞蹈,这就是‘原生态舞蹈’。”

  • 标签: 民族歌舞 云南省 原生态歌舞集 舞种 族属 《云南映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