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标题上的两个词是听来的。“三步”来自戴爱莲先生。那时她来北京舞院举办学术讲座,讲的是“芭蕾”。讲完后,戴先生说自己更愿意讲民间舞并关注其间的“三步”现象——即一种舞步重复三次后有一次变化,如维族舞的“三步一抬”、藏族舞的“三步一撩”、秧歌的“三步一回”……据戴先生说,她通过对世界各地民间舞的考察,能列举70多种“三步”现象。“半拉云手”则来自刘菱舟先生。刘先生与王

  • 标签: 民俗舞蹈 民间舞 跳四方 生理机制 戏曲舞蹈 运动态势
  • 简介:俗话说:“日月如梭,光阴似箭。”转瞬间,五十四年一晃过去,回想我和孙保同志淡如水的交往,心中总是难以忘怀。要说我俩都是同时代的人,北京解放前后相继参加了中国

  • 标签: 舞蹈演员 孙加保 将军 部队歌舞团 舞蹈创作 艺术风格
  • 简介: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把知识一古脑儿地灌输给学生,是常见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往往由于老师的“一言堂”和单向输出,使课堂变得索然无味,使学生成为被动的接受者。而且,由于老师课堂讲解的过细过全,没有注意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空间,学生无需动脑筋,结果是“窒息”了他们的思维。

  • 标签: 研究型教学模式 实践 课堂教学 课堂讲解 学生 接受者
  • 简介:本文从教材建设的现实意义、教材结构以及审美形态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梳理汉唐古典舞普及教材建设的必要性与基本思路。

  • 标签: 汉唐古典舞 普及型教材
  • 简介:高等师范院校为了培养出更多更好的民间舞教学人才,应当采取与专业演员不同的培养方式。本文从高师学生与专业舞蹈演员的区别入手,探索高师培养民间舞教学人才的目的,即智能民间舞蹈人才的培养。从而得出真正适合高师民间舞教学的方式和方法,找到其侧重点和突破点,以期使这门古老的民间艺术在高等师范院校焕发新时代的风采和旺盛的生命力。

  • 标签: 高等师范 民间舞 教学 人才培养
  • 简介:第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舞蹈诗评奖的初、复评将于六月初开始,数十个报名参评作品的录像带正静候评委们的严格审视。其中究竟谁能脱颖而出进入最终的决赛?前往宁波角逐“金荷花”的12部作品能否代表当前我国舞剧、舞蹈诗创作的一流水平?最后捧得“金荷花”的那部舞剧或舞蹈诗是不是“众望所归”?这些都是容易引发议论的话题。应该说规模如此之大的舞剧、舞蹈诗评奖活动,不仅是中国舞蹈半个世纪以来鲜见的盛事,也是世界舞坛上的创举。它表明了舞剧、舞蹈诗创作在中国的活跃以及中国编导家们从未止息的热情。但是,活跃与热情并非等同于全部优秀,当几十部类型不同、风格迥异、语言纷繁的舞剧、舞蹈诗同时放在一起评判,当各个舞种的舞剧作品交叉混杂从而使可比性有所降低,当水平接近或优缺点同样突出的作品纷至沓来一字排开———这个时候公正而准确地去断定孰优孰劣,似乎也不是一件太过容易的事情。国际舞蹈比赛(如芭蕾)的惯例是设有规定剧目,所有的演员都跳规定的舞蹈,竟技水准一目了然。作品比赛也往往局限于某一舞种(如现代舞),在同一类别中评议,较易分出高下。即使像首届“荷花奖”舞蹈评奖那样综合性的评奖活动,因为分成五个舞种的评委小组...

  • 标签: 一致性荷花奖 作品型 型性
  • 简介:“舞蹈大概是最难以讲明白的一种艺术形式,可它却是世界上最通行最易懂的一种艺术语言。”一句简单的言语,却是先辈傅兆先老师给予学生珍贵的教导,他是中国第一部民族舞剧《宝莲灯》的男主演,更是学生心目中“天马行空的傅大帅”,追忆往事,已然过去整整30年。

  • 标签: 舞蹈学院 人才培养 应用型 政治 青年 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