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2002年3月4日北京大学教授阴法先生逝世。他对中国舞蹈学的建立与发展,做出过许多杰出贡献。2003年4月6日,北京大学、中国古典文献研究中心与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联合举行了“阴法教授诞辰八十八周年,逝世一周年追思会”。本文是作者在会上述说的对恩师的追思。

  • 标签: 阴法鲁 舞蹈工作者 中国舞蹈学 《中国舞蹈辞典》 《全唐诗中的乐舞资料》
  • 简介:在音乐剧的世界中,以舞蹈为特征的音乐剧一直就是美国百老汇的一个标志。历史上优秀的女性编舞家兼导演虽然不少(比如像特怀拉·萨普、昂娜·怀特、格拉希尔娜·丹尼尔等),但几乎所有最著名的和最具影响力的音乐剧编舞家兼导演都是男性(从罗宾到本尼特,从福到汤米·吐温等)。站在当年提倡男女平等和呼吁女权主义的立场上,苏珊·多曼的脱颖而出不由得使人敬佩。

  • 标签: 音乐剧 苏珊 女权主义 男女平等 百老汇 丹尼尔
  • 简介:梅兰芳于1929年冬率团赴美,访问了纽约、芝加哥、华盛顿、洛杉矶等城市,总共演了七十二天。上演的剧目有《打渔杀家》、《汾河湾》、《贵妃醉酒》、《霸王别姬》、《刺虎》、《春香闹学》、《天女散花》、以及《上元夫人》的拂舞和袖舞,《西施》的羽舞、《嫦娥奔月》的镰舞、《麻姑献寿》的杯盘舞和《红线盗盒》的剑舞等具有代表性的,丰富多彩的节目。评论家赞叹道,“梅兰芳涂以胭脂红的浓妆是我在剧院里见到的最美的……那双遐迩闻名的手同菩蒂彻利、西蒙·尼蒂尼和其他十五世纪画家笔下的手奇妙地相似

  • 标签: 舞蹈艺术 梅兰芳 《贵妃醉酒》 《天女散花》 《霸王别姬》 剧目
  • 简介:我曾任欧阳予倩这位艺术大师的秘书十年,他与戏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在二十年代曾在京剧界有“北南欧”的赞誉,晚年过从甚密,欧阳老为葆王月排过《人面桃花》,1956年共同访问日本,先生作为团长,欧阳老为副团长兼总导演,欧阳老计划写一本专著《葆芳的舞蹈艺术》,为此带着我和另一位弟子专程到护国寺甲一号宅拜访,这个计划深得先生的赞同:那天先生的弟子言慧珠也在座,她正好和俞振飞先生合演了《琴挑》,、欧二位称赞言慧珠演技大有进步,气氛融洽,至今历历在目,但因全国观众都想看先生的演出,先生无法分身接受欧阳老的采访,1961年他们相继因心脏病住进阜外医院,这个计划竟成为他们的终生遗憾。

  • 标签: 舞蹈艺术 演技 十年 导演 演出 京剧
  • 简介:美国太平洋西北芭蕾舞团(PNB)的排练厅里,四位舞者婀娜起舞,正全身心地沉浸在《牧神午后》的特殊氛围中,负责排练的是前纽约城市芭蕾舞团的明星、罗宾芭蕾的专家巴特·库克,他曾有幸得到过编导大师罗宾的亲传。库克强调这部经典的精髓在于其传递的某种独特“情绪”,在于细腻的感觉和动作细小之处的打磨,而不是外在的动作。

  • 标签: 《牧神午后》 罗宾斯 演绎 忠实 芭蕾舞团 “情绪”
  • 简介:2014年7月4日至6日,旧金山芭蕾舞团将亮相波莱托艺术节。每年夏季在意大利举办的波莱托艺术节为音乐会、歌剧、舞蹈、戏剧和视觉艺术都提供了平台。旧金山芭蕾舞团在阔别波莱托三十多年后,此次将带着四部作品通过三场演出来展示舞团的多样性、艺术性和运动技术,它们分别是美国芭蕾舞剧院驻团编导阿列克谢·罗曼斯基的《来自异域》、荷兰国家芭蕾舞团驻团编导汉·范·曼恩的《两对夫妇的变奏》、舞蹈大师弗雷德里·艾什顿的《春之声》以及旧金山芭蕾舞团的艺术总监兼首席编导海吉·托马森的《7forEight》。

  • 标签: 芭蕾舞团 旧金山 《春之声》 视觉艺术 运动技术 艺术总监
  • 简介:我是先生永不毕业的编外学生1956年中国艺术研究会成立“中国古代舞蹈史研究小组”,吴晓邦老师任组长,欧阳予倩老师任艺术指导。建组后的第一项中心任务是查阅四万八千余首《全唐诗》,从中摘抄、分类、编辑、出版《全唐诗中的乐舞资料》。音乐类按歌曲、器乐(含弹拨乐、吹奏乐、打击乐);舞蹈类按唐人原分类(含健舞、软舞、大曲、九部乐、十部乐、坐部伎、立部伎等);还有服饰类等,汇集分编成册。

  • 标签: 《全唐诗中的乐舞资料》 甲骨文 阴法鲁 中国古代 《全唐诗》 艺术研究
  • 简介:去保利之前,捡拾一番舞蹈史的碎片,是为观剧的通畅与尽兴。有一段专门咏《铜雀伎》的篇章写道:歌声呜咽,喝不尽无限怨屈恨,舞袖沉沉,凝聚着满怀愁绪……悲凉跟随我上了华灯初放的北二环,即使被裹携到舞蹈界惯常的剧院大Party中,也没见显著缓解。

  • 标签: PARTY 舞蹈史
  • 简介:2018年,时值交响芭蕾代表作《斯巴达》成功上演五十周年。本文回顾了20世纪后半叶以来中国舞剧观念和技法与苏联芭蕾之间的关联历程,从舞剧的本体特征中试图重新阐释《斯巴达》的艺术价值与人文内涵,即《斯巴达》所遵循的"音乐视觉化"编舞原则,"第三人称"与"第一人称"交响呼应的编舞原则,以及审美图式上群舞的"典范性"和主要人物的"补充性"。

  • 标签: 交响芭蕾 《斯巴达克》 格里戈罗维奇 舞剧创作 编舞原则
  • 简介:任何深入的田野工作(fieldwork)都像是一次人生的历练,它既要求田野工作者创造性地融入艺术与科学的元素,又能够恰当地处理好学术伦理与为人之道的关联。当我们置身于云南省迪庆州德钦县云岭乡农村时,在感受到异文化带来的"文化震撼"(cultureshock)之余,开始学习如何从当地人的视角来看待农热巴。

  • 标签: 热巴 人类学 解读 反思 艺术与科学 田野工作
  • 简介:美国美学开创者乔治·桑塔亚纳(GeorgeSantayana)曾经说过:“忘记过去必将陷入重复的魔咒”,对于舞蹈这门以身形动作来表达诠释人类情感的艺术而言更是如此。世界舞蹈总会WDC(WorldDanceCouncil)新任历史委员会主席布里吉特·梅尔(BrigittMayer)也曾说过:“记录舞蹈的历史不仅是为了防止被遗忘,更重要的是能够在保存相关文化遗产的同时对其进行反思,为舞蹈艺术的发展做出更明智的决定。”

  • 标签: 舞蹈研究 档案馆 萨尔斯堡 莫罗 大学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