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钢琴老师都会遇到成人入门者,教授这些人有很多好的经验:许多号家已经总结出了巧妙的办法,让这些岁数大的初学者们踏上快而有效的音乐之路。不过,不幸的是,几乎没有什么资料留存下来,告诉我们如何帮助成年学生实现他们的学习目标。

  • 标签: 成年学生 钢琴 学习目标 初学者 音乐艺术
  • 简介:近日,在家收听收看果仙大师的音像资料。在欣赏派艺术之美的享受中,仿佛又见到了她,心中有许多话想说。果仙是晋剧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代表人物,是晋剧派艺术的开山鼻祖。她1909年3月5日出生于河北束鹿县(现名辛集市)一户姓钱的穷苦人家。因家境贫寒,曾随母乞讨,后被卖于太原凤章做养女。她幼年拜孙竹林为师学艺,9岁登台,十五六岁即誉满三晋,驰名京津,被誉为'山

  • 标签: 想起丁果仙
  • 简介:果仙(1909-1972)是山西晋剧史上第一位须生女伶。她幼年学艺刻苦,少年时便扬名中路,中年之后技艺更加精湛,塑造了一大批帝王将相和苍公院头的经典戏曲人物形象,代表剧目有《四进士》《打金枝》《双罗衫》《捉放曹》《走雪山》《空城计》等。在新中国成立后,果仙先后担任太原市晋剧团团长、山西省晋剧院副院长、太原市戏曲学校校长、山

  • 标签: 丁派艺术 传承经验 艺术传承
  • 简介:民国十七年(1928年),山西平遥"锦艺园"开锣。从此,晋剧舞台上诞生了一位戏曲巨匠。她是一名女眷,却有浑厚的嗓音,自髯口挂耳,她的名字就被山西的村村落落所熟知。她被迫学艺,唱戏却成为他一生的挚爱,自登上"舞台",她那传奇的戏剧人生便从此开启。她视山西梆子为生命,她开创的流派艺术和精湛的艺术技艺也堪称晋剧发展史上的奇迹。她,就是20世纪前半叶最具影响力的山西梆子艺人,晋剧

  • 标签: 丁果仙 山西平遥 艺园 盖天红 润腔 字尾
  • 简介:<正>西林(1893—1974)原名燮林,字巽甫,常用的笔名为西林。江苏省泰兴县黄桥镇人。自幼便接受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培养了对科学的兴趣,1910年考入上海交通部工业专门学校(上海交大前身),1914年就读于英国伯明翰大学,攻读物理和数学。为了提高英语能力,课余阅读了大量文学作品,也常去看戏,逐渐对戏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喜爱萧伯纳,高尔斯华绥和易卜生的作品。还擅长书法、绘画、音乐。

  • 标签: 丁西林 喜剧艺术 喜剧精神 妙峰山 美学思想 正面喜剧人物
  • 简介:南音是中华民族的古老音乐文化之一,人称她为音乐的“活化石”。从中可研究中国古代音乐的旋法、曲式、音韵等结构特色。由于她独具艺术特色,所以长期来引起音乐家对她的重视和研究。

  • 标签: 南音唱词 旋法 音音 金钱社会 起音 中国古代音乐
  • 简介: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璀璨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孕含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一精神成为维系中华民族繁荣发展、进取创新的不竭动力,是中华民族认同感、凝聚力与向心力的根基。然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设过程中,在外来思想文化的冲击下,崇洋媚外、封建迷信、腐朽没落的文化也泥沙俱下,

  • 标签: 民族文化 启蒙教育 未成年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 中华文化 中华民族
  • 简介:我出生于一个昆剧之家,我1982年考入上海市戏曲学校后,工花旦,师从华华,王月娟等老师,学演了、、、、、、等剧.1990年进入上海京剧院后,在陆正红、陆义萍等老师的教授下,参演了全本、、、等剧,并与著名麒派名家陈少云合作演出了,积累了较为丰富的舞台经验,表演技艺也进一步提高.1993年后,我因演出一剧,先后获得首届"宝钢杯"京剧青年演员大奖赛的进步奖和"哈药杯"全国青年京剧演员电视大奖赛表演奖.后又分别在现代戏、中饰演铁梅、常宝,在我院新创连台本戏(一至三本)中饰演刘妃.

  • 标签: 第15届“白玉兰戏剧配角奖” 刘佳 《生死界》 京剧 花旦演员 人物塑造
  • 简介:今年(1995年)12月5日是马成先生奔赴瑶池与郎君先师相聚的三周年忌日。此时此刻,他那情系乡梓的心迹和振兴南管的业绩激我起深挚的遐思。我和马成先生的初次见面是在1986的元宵的厦门。当晚,先生应邀率领新加坡湘灵音乐社代表团参加福建省1986年度厦门南乐大会唱。聆听完他们精彩演唱之后,于会唱的间隙,我到他下榻的旅馆拜访。桌子上几厚册《南

  • 标签: 乡梓 湘灵 音乐社团 瑶池 厦门 泉州
  • 简介:先说我与南曲的因缘。回忆1939年,我的上司晋江县民众教育馆之长陈家楫先生(毕业于上海大学艺术系),他是懂南曲的。记得是初秋的夜晚,他在自植的葡萄架下,弹拔着南琵琶,吟唱道:“怎般兮乐(于于于)畅……”南曲留给我的第一个印象,它是一种高雅的艺术。待到1943年,我到晋江渔村蚶江当小学教员,我在村里的“闲间”中,见到渔民们在业余时间摆开“四管全”,低垂着眼帘,在那里“剔(玩)弦管”。那种悠然自得的神态,留给我很深的印象,我由此又发现南曲是一种通俗的艺术。接着,我深一步想到,泉州城乡的南曲居然把“高雅”与“通俗”统一起来了,结合

  • 标签: 南曲 乐种 泉州 湘灵 功臣 音乐
  • 简介:西林在1940年创作《妙峰山》时正值中国大片国土遭受战火威胁之际,大量知识分子被迫向内地进行迁移。本文旨在讨论《妙峰山》中知识分子在内迁过程中角色转换的变化、原因、现实意义与西林在抗战时期的背景下如何用喜剧的形式来表达他的抗战理想。

  • 标签: 丁西林 妙峰山 抗战内迁 知识分子 抗战喜剧 角色转换
  • 简介:本文通过对中国现代文学时期独幕剧圣手西林于抗战后创作的独幕剧《三块钱国币》进行文本细读、结构分析和内涵提炼,在与前期独幕喜剧的比较研究中发现,在延续幽默语言风格、“二元三人”结构铺设和戏剧性结尾的基础上,创作者开拓创作视野,体现出更加深厚的人文主义关怀和民族性内涵,使该剧成为中国现代独幕剧的代表性剧作。

  • 标签: 《三块钱国币》 独幕剧 民族化戏剧转型-
  • 简介:什么是戏剧构作呢?戏剧构作的概念是戏剧家和研究人员提出来的。这些戏剧家在实际工作当中自己也慢慢转变成戏剧构作者。最早系统提出这个概念的是德国戏剧家莱辛。在18世纪的下半叶。他系统研究了戏剧的形式、戏剧的历史.并有一部非常著名的著作《汉堡剧评》。

  • 标签: 戏剧家 汉堡 院长 学院 系统研究 研究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