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中国影界一直存在着一种或隐或显的“奥斯卡”情绪,在李安的《卧虎藏龙》成功以后,几位中国影领军人物沿着李安制作路线,拍摄了几部大片“冲奥”而一一败北。本文分析了其中的缘由得失,并提醒中国影界随着东方传统文化图谱以及符号的类型化,完全可能因为不断地自我重复而失去了美学震撼力,对于中国影来说,也许首要的并不仅仅是“冲奥”,奥斯卡获奖影片的经验对于中国影可能更加重要。

  • 标签: 中国电影 “奥斯卡”情绪 电影游戏规则 发展方向选择
  • 简介:周小玲在《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上发表同题文章,在文中她首先回颐了中国影类型研究的历史轨迹.她指出中国影的类型研究不同于西方开始于概念的辨析.而是从起步之初就和社会责任、

  • 标签: 中国电影 电影类型 社会科学 大学学报 社会责任 历史轨迹
  • 简介:近现代西方哲学对身体的关注,是当代文化思潮中不可忽视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转向。身体社会学认为身体是被社会建构出来的,对身体的态度表征着不同的文化价值取向,身体作为一种特定的非语言符号也因此被赋予内涵丰富的人文所指意义和语意驳杂的精神文化向度。文章从当代文化思潮中的“身体转向”入手,对国外电影身体研究进行了溯源,考察了国内电影身体研究现状,指出当下研究主要聚焦在四个方面:一是对影像身体的研究,二是电影现象学视域下的身体研究,三是明星研究视野中的明星身体研究,四是以身体消费、身体欲望等为关键词的电影身体研究。其中存在着机械搬用或过度阐释西方身体理论的现象。

  • 标签: 当代中国 电影身体 研究述评
  • 简介:在类型多样的电视节目中.电视剧始终占据着第一的收视份额。由电视剧带来的广告收入占全国各级电视台广告总收入的50%以上.总额超过200亿。如果说2008年还是中国视剧业“产品”多,“精品”少的“浪费年”,那么2009年中国视剧业则进入了的产量回落“理性年”。中国视剧已经逐步走上“精品战略”的道路。

  • 标签: 中国电视剧 精品战略 广告收入 2008年 2009年 收视份额
  • 简介:本文通过文献资料分析、逻辑分析等方法,对美术和电影之间所存在的内在必然的联系,美术中的内在规律对电影艺术设计规律的启发及影响,以及对美术中各种因子对电影艺术的微观作用进行了分析,以期为美术设计与电影艺术的完美结合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 标签: 美术 设计 电影
  • 简介:“1905年-2005年中国影百年回顾展”6月28日开始在意大利罗马市中心维多里亚诺宫举行。意大利文化遗产部长布蒂廖内、中国驻意大利大使董津义及其他意中友好人士共400多人出席了开幕式。影展期间,人们将能欣赏到不同时期、从不同侧面反映中国社会现实的19部中国经典影片,

  • 标签: 中国电影 罗马 2005年 1905年 意大利 文化遗产
  • 简介:本文综合运用传播学、电视节目形态学、影视学等学科理论,在对中国现有娱乐节目基本状况了解的基础上,试论电视娱乐节目创新的途径与对策,并在此基础上对现阶段的创新对策进行可行性分析。

  • 标签: 创新 可行性 对策
  • 简介:一、背影透视谈论九十年代的中国影,不可忽视在此以前发生的两件事:第一是1988年2月,《红高梁》(张艺谋导演)荣获第三十八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这是自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影在国际上取得一系列成绩后达到的第一个高峰,据统计,当年共有三十二

  • 标签: 中国 九十年代 发展 电影事业 市场 精品战略
  • 简介:随着对谢晋电影研究的深入,谢晋电影与中国影传统之间的关系问题正在引发学术界的高度兴趣.实际上,荆棘与鲜花作伴、失望与梦想相随的中国早期电影,不仅成就了郑正秋、史东山、朱石麟、卜万苍、孙瑜、吴永刚、蔡楚生、费穆等一批中国影的先驱和元勋,而且积淀着一种独具运作规范、艺术形式、精神体验以及历史感觉和文化特质的中国影传统.正是在这种独特的中国影传统的浸润或熏染之下,谢晋电影从"孤岛"走向世界.

  • 标签: 谢晋 电影导演 电影传统 中国 意识形态 叙事格局
  • 简介:中国影史的发展就是内容上的“化整为零”又回归到“化零为整”,在保证主体性的基础上,具体深入的去发掘电影的本质内容的同时又保证整体性的观感,这三项重要内容是当代中国影史研究的主要依据,由此引申出的研究理念、研究方法等成为该研究方向的重要参考。本文提出,我们应当在东西方文化理念碰撞中不断检视与反思中国影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客观理性的去看待。当代中国影史历程中的特有发展规律以及两岸三地的不同境遇,在塑造我国电影史研究方向的选择上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中国电影史 主体性 整体观 具体化
  • 简介:近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自诞生以来就具有阳刚性征,这是由国家权力集中于男性群体以及在国际政治格局中国家之间利益争夺所决定的。当下中国影出现明显的性别失衡,在阳刚与阴柔截然两分的性别话语中,很难突破男优女劣的性别模式。本文认为应从以下五个方面构建刚柔兼备、性别和谐的国家形象:1.塑造人物形象应在不同的具体情势中,选择所需的性别话语与特征;2.在构建国家形象的过程中,应出现由阴柔而阳刚的辩证过程;3.注意叙述和叙述对象之间性别意识的呼应;4.需要整体把握不同性征的故事类型;5.需重视传播方式的改变带来叙事媒介性别特征的变化。

  • 标签: 国家形象 性别话语 性别辩证 阳刚性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一百年来,电影技术不断革新与进步,电影艺术不断臻于成熟完善,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文化生活,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推动了科学文化的进步,为整个人类文明史写下了光辉的篇章。而中国影的不断发展繁荣,尤其是近几年来,中国影的崛起,在国际上频频获奖,不仅在世界电影中占一席之地,而且在世界电影史上谱写了彪炳华章。按照夏公的说法,中国影诞生九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大体可以分为五个时期,即从1905年到1931年的拓荒时期;从1932年到1949年的探索时

  • 标签: 中国电影 电影界 发展历程 世界电影史 电影制片厂 电影技术
  • 简介:日前,中国广播电视领域的首个节能减排技术专业委员会——中国影电视技术学会节能减排技术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节能减排专委会)正式成立,这标志着国内广电领域的节能减排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围绕节能减排技术的发展和其在广电领域的应用,以及该委员会的成立宗旨等情况,

  • 标签: 节能减排 广播电视领域 节能服务公司 技术节能 行动目标 能源管理
  • 简介:<正>戏剧的发展、繁荣及其赖以生存的空间,无疑也存在着市场的问题。进入80年代以来的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时期,戏剧的创作和演出产生了急骤变革,使舞台的面貌也发生了剧骤的变化,这是新时期文化艺术、包括戏剧艺术的整体的“大气候”使然。然而,这些变革或是这些变化,最重要,也是最令人关注的还是戏剧文化市场的问题。也就是说,戏剧舞台的变革或变化,与戏剧文化市场的变革或变化是紧密相关的,是唇齿似的、鱼水般的关系,并不是言过其实的。这种戏剧创作和演出与观众之间的观演关系,虽是客观存在的,也是由来已久的老话题。但相伴、相持到今天,依然是面临严峻的、不能回避的新课题。即就是我们现在需要探讨的戏剧与市场经济的问题。

  • 标签: 文化市场 戏剧市场 戏剧演出 戏剧文化 “包装” “明星效应”
  • 简介:文化市场疲软由来已久,不少文艺团体各环节渠道不畅,创作难,演出难.就整体而言,确实与市场疲软有很大关系,但是,如果把所有问题都归结到这上面,未免失之偏颇.

  • 标签: 文化市场 市场疲软 文艺团体
  • 简介:关于黄梅戏如何闯市场问题,一直被作为发展文化产业的一个焦点被人们广泛关注。为什么在发展迅猛的文化产业中,人们对黄梅戏的市场问题格外关注?这可能其一得力黄梅戏的品牌效应。其二是黄梅戏的“地域特色”。应该说。在发展和扶持黄梅戏上,各级党委和政府都给予了重视和支持,但总体上看收效不大。这里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 标签: 市场问题 黄梅戏 文化产业 品牌效应 地域特色
  • 简介:电影艺术作为二十世纪的一个重要文化现象,其受众之多、覆盖面之广、影响力之大,曾经是其它艺术形式和媒体手段所无法比拟的。电影业和电影市场的辉煌和鼎盛,似乎仍萦绕于我们的眼前。自新时期电影艺术复苏以来,电影市场曾相当红火过。《芙蓉镇》、《牧马人》等一批以思想内容见长的反思“文革”的“伤痕”作品,《小花》等一批以形

  • 标签: 中国 电影业 电影市场 影片质量 文化消费 发展
  • 简介:瑞士是一个小国,却是世界著名的富裕国家,它的面积为41300平方公里,人口为750万,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43000美元。瑞士这个小国的马戏市场之所以引起我们关注,一是因为它拥有国际知名的克尼马戏团,而且这个马戏团与中国杂技有着20多年的不解之缘;二是市场竞争非常激烈,通过它可以折射出欧洲马戏界的现实生存环境。

  • 标签: 市场竞争 马戏团 瑞士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富裕国家 现实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