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本刊以中國戲曲及俗文學爲研究對象,歡迎投稿。文章字數不限。一、文稿包括三部分:本文、中文提要及關鍵詞。請提供繁體字文本,正文用五號字。二、請使用新式標點。引號用'',書名、報刊名用《》,論文名及篇名亦用《》。書名與篇(章、卷)名連用時,用間隔號表示分界,例如:《漢書·藝文志》。注釋用脚注(1)、(2)、(3),每頁獨立編號。三、引用文獻,請依下列格式:1.傅惜華:《明代傳奇全目》,人民文學出版社,1959,第60頁。

  • 标签: 徵稿 稿事
  • 简介:时间秋日中午地点农村路上。景路边一棵大树,树荫下有块石头。背后一片田野。人物妈妈、儿子、媳妇。(妈妈衣衫褴褛手拄木棍气呼呼上。妈妈(自语)我都六七十岁的老婆婆了,一天还受这折磨,真不如死了好,死了也免得再受罪。唉![儿子内顺喊“妈妈——!”推着自行车追赶上。儿子妈妈!妈妈(回头)少叫,我不是你妈!儿子咦!咋还躁躁。妈!你身子骨不好,还走哪达去呀!妈妈我没路走了,寻死跳崖呀!

  • 标签: 七十岁 给你 洗衣服 人说 不知道 于祝
  • 简介:本刊以中國戲曲及俗文學爲研究對象,歡迎投稿。文章字數不限。一、文稿包括三部分:本文、中文提要及關鍵詞。請提供繁體字文本,正文用五號字。二、請使用新式標點。引號用"",書名、報刊名用《》,論文名及篇名亦用《》。書名與篇(章、卷)名連用時,用間隔號表示分界,例如:《漢書·藝文志》。注釋用脚注(1)、(2)、(3),每頁獨立編號。

  • 标签: 中國戲曲 文學 研究
  • 简介:本刊以中國戲曲及俗文學爲研究對象,歡迎投稿。文章字數不限。一、文稿包括三部分:中文摘要、关键词及正文。請提供繁體字文本,正文用五號字。

  • 标签: 中文摘要 关键词 正文
  • 简介:本刊以中國戲曲及俗文學爲研究對象,歡迎投稿。文章字數不限。一、文稿包括三部分:本文、中文提要及關鍵詞。請提供繁體字文本,正文用五號字。二、請使用新式標點。引號用'',書名、報刊名用《》,論文名及篇名亦用《》。書名與篇(章、卷)名連用時,用間隔號表示分界,例如:《漢書·藝文志》。注釋用脚注(1)、(2)、(3),每頁獨立編號。

  • 标签: 徵稿 稿事
  • 简介:本刊以中國戲曲及俗文學爲研究對象,歡迎投稿。文章字數不限。一、文稿包括三部分:本文、中文提要及關鍵詞。請提供繁體字文本,正文用五號字。二、請使用新式標點。引號用'',書名、報刊名用《》,論文名及篇名亦用《》。書名與篇(章、卷)名連用時,用間隔號表示分界,例如:

  • 标签: 徵稿 稿事
  • 简介:今年五月,我参加上海市戏曲学校举办的越剧业余训练班。戏校请来越剧院的老师教我们水袖、台步、唱腔和身段,还为我们排练了一些折子戏。我在《黛玉焚稿》中扮演黛玉。十月二十一日,我们越剧班在戏校实验剧场举行结业汇报演出。这一天正巧是我结婚的日子,我们已经在饭店安排好酒席,宴请亲戚朋友。怎么办?

  • 标签: 黛玉焚稿 汇报演出 戏曲学校 实验剧场 这一天 范瑞娟
  • 简介:由李胜素、江其虎主演的《柳荫记》又重现舞台了。这一出当年中国京剧院叫座率甚强的保留剧目,时隔54年后再度出世,令人十分欣喜,也由此引发了很多美好的回忆。

  • 标签: 《柳荫记》 中国京剧院 李胜素 主演 剧目
  • 简介:2010年6月11日是我国近现代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江文也先生的百岁诞辰。由文化部、教育部、台盟中央、全国台联、福建省政府联合主办,中央音乐学院、厦门市政府、台湾作曲家协会、台湾音乐教育学会等单位承办的“江文也百年诞辰纪念活动”在厦门隆重举行。来自海峡两岸的数百名专家学者出席了纪念活动。我刊特选登一组文章,以纪念和缅怀这位历史和人民不会遗忘的伟大音乐家。

  • 标签: 中央音乐学院 音乐教育家 回忆 纪念活动 百年诞辰 2010年
  • 简介:如果说、马健翎同志的一生是一部可歌可泣的活剧,那么,这里记叙的只是其中微乎其微的几个细节;如果说,一颗沙粒能反映出大千世界,那么,这二三件小事足以看出马健翎同志的崇高精神。钻桌子的团长1944年农历六月,我们陕甘宁边区民众剧团出发去甘泉、富县、洛川一带演出。适逢久旱无雨,作为一个文艺团体,不仅要协助各级政府

  • 标签: 马健翎 文艺团体 洛川 穷人恨 久演不衰 久旱
  • 简介:昆曲的制谱作曲是一门被前辈老师称之为“绝学”的技艺,它包含了文字和作曲等大量内容,承载了中国古代文化诗词赋的内涵,也积淀了很多代昆曲音乐大家的成就,形成了一些传统的规律和应有的规范。

  • 标签: 人和 文化诗 作曲 昆曲 音乐
  • 简介:宋昌林今年五十三岁,我们还是愿意把他作为青年演员,来表达我们对山东京剧的一种期望。

  • 标签: 京剧 青年演员
  • 简介:沈受宏爲清初曲家,著《海烈婦傳奇》一部,另有詩文集《白漊集》《白漊先生文集》傳世,近年來頗受學者關注。但其生平蹟鮮爲人知,本文勾稽史乘、方志、文集等資料,对其家世、著述、仕履、交遊詳作考訂,以爲知人論世之助。

  • 标签: 沈受宏 生平 交遊 海烈婦傳奇 戲曲家
  • 简介:民國初期戲曲家吴承烜,長期以來鮮受關注,其生卒及蹟時有歧説,今據有關文獻作訂正;吴氏所作戲曲,尚存四種,嘗刊於報章,或有單行本,頗具影響,但近人曲目著録時,或有闕漏,或存失誤,今作匡正補充,並考其代表作品。

  • 标签: 吴承烜 生卒年 戲曲創作 版本史實 中國近代
  • 简介:禁忌是建立在相信神灵和巫术之上的,具有明显的信仰特征。安徽贵池傩祭、傩舞与傩戏中均存在大量禁忌象。贵池宗族跳傩禁忌是出于对神灵的崇仰畏惧和对鬼疫的禁制回避,禁忌的目的是请神祭祖、驱鬼逐疫、回避灾厄、祈福禳灾。贵池宗族的跳傩禁忌具有原始性与巫术性、宗族性与保守性、一致性与差异性、娱神性与娱人性特点。

  • 标签: 贵池 禁忌 傩祭 傩舞 傩戏
  • 简介:清末民初,很多粤港地區發行的報刊都刊登過粤謳、南音、龍舟歌等,《時畫報》是其中發表數量較多的刊物之一。兹輯録整理《時畫報》從1905年創刊至1913年停刊期間發表的説唱作品,計粤謳127首、南音60首、龍舟歌11首和板眼7首。這些都是當時的新作,可爲現存廣府説唱目録補充新的篇目。

  • 标签: 時事畫報 粤謳 南音 龍舟歌
  • 简介:在上世纪80年代被称为'中国戏曲界三驾马车'之一的郑怀兴,多年来创作并上演了四十多部戏曲剧本。他的戏曲剧本尤其是历史剧以严谨的历史观、独特的人文承载、张弛有度的结构著称于剧坛。一、对历史人物内心世界的全新解读'要腾出时间多认识几个古人',这是郑怀兴经常说的一句话。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很多历史人物的评价在不同时期会有所变化,如何带着今情走进历史人物,这是郑怀兴剧作给人的第一印象。他笔下的很多历史人物,都摆脱了传统戏中

  • 标签:
  • 简介:1、安徽省黄梅戏艺术发展基金会与安徽省电子音像出版社联合拍摄,由安徽省怀宁县文化局、怀宁县黄梅戏剧团组织排演的17台精品小戏于2004年6月3日拍摄完成,已于近日出版发行。

  • 标签: 黄梅戏艺术 排演 剧团 拍摄 子音 怀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