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人物强老汉,男,60岁,农民二姨,女,50岁,村妇三牛,男,30岁,文化站长[幕前合唱起:女合山头上刮风树林林响,陕北人哪一个都爱唱。蛤蟆口灶火安了一口锅,信天游故事多。

  • 标签: 信天游 陕北民歌 故事 小戏 陕北人 合唱
  • 简介:拜尔是我国独立培养出的世界级女高音歌唱家,有自己鲜明的演唱特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她一直活跃在国内外的声乐舞台上。分析迪拜尔的演唱特征,能够对其声乐审美观和演唱技术有一个更为深刻的认识,从而给当下的声乐演唱和教学以深刻的启示和借鉴。

  • 标签: 迪里拜尔 声乐演唱 特色分析
  • 简介:地方戏既是一个地域内风土民情的艺术展现,也是一个民族文化结构的重要组成.它的衍变和发展伴随着国人的审美形成高低起伏的历史轨迹,展示出地方戏曲发展的高潮与低迷.莱芜梆子作为山东省内极具地方特色的民间小戏,曾经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代表了山东的民间艺术.50年代莱芜县民艺剧团的成立,使菜芜梆子走上了蓬勃发展的道路,之后的60、70年代,伴随着国民对文化和文艺建设的不断推崇,莱芜梆子这一时期涌现出的《三定桩》、《红柳绿柳》等作品受到了广泛的好评,并多次晋京演出,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肯定.

  • 标签: 梆子 传承 剧目 现代 文化结构 风土民情
  • 简介: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外对话热,尤其是海外公演交流活动为剧学时代的到来提供了新词汇、新观念。中外以及知识界与梨园界的互动都达NT新的层面。此间“象征主义”成为各方进行戏曲理论探讨的关键词。这一概念近20年间在戏曲讨论中的由显至隐,展现了在“他者”的刺激下,思想界的启蒙诉求与梨园界的艺术理论探索进行的对接,并因此启发和影响了“剧学”的构建和实践。

  • 标签: 剧学 象征主义 海外交流 梅兰芳 程砚秋 新知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