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2 个结果
  • 简介:英文museum始于1605—1615年间,公元前284年的托勒密·索托在埃及的亚历山大城创建了一座专门收藏文化珍品的缪斯神庙,被公认为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博物”。1753年,大英博物建立,成为全世界第一个刈公众开放的大型博物。此后,“博物”用来指专门从事保护和陈列收藏品的文化事业机构。

  • 标签: 自然博物馆 美育教育 文化事业机构 大英博物馆 收藏文化 人类历史
  • 简介:博物作为文物和标本的收藏机构、宣传教育机构和科学研究机构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形象,有效的宣传,以人为本的服务,不断与市场需要相适应的持续发展,就决定了在博物工作中存在着一个重要环节——"宣传"。一、宣传工作的作用和意义进入21世纪,我们国家的博物

  • 标签: 博物馆工作 宣传工作 科学研究机构 科学文化事业 社会主义 教育机构
  • 作者: 王力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09-09-19
  • 出处:《戏剧之家》 2009年第9期
  • 机构: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职业道德建设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也要求各行各业都要重视职业道德建设,逐步形成适应自身特点的职业道德规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本文以保时捷汽车博物为例,尝试将电影叙事结构融入到博物展示设计,从线性脉络、心理叙述和超验媒介三方面展现其历史传承和时尚观念演进相结合的设计理念。多线索、动态性的叙事结构推动观众通过自身体验去解读展示内涵和精神,在得到启发性知识的同时又享受到心醉神迷的审美体验。

  • 标签: 线性脉络 心理叙述 超验媒介
  • 简介:北京鲁迅博物伴随着北京城市发展的历程,半个世纪以来,从封闭型国家意志的空间缩影逐步走向开放、多元的资本空间,从单一、单体的宣传走向丰富、群体关系的文化综合服务平台。它以开放的姿态链接高端的象牙塔和基层的学校、社区,将前沿学术研究、城市知识普及与文化传承相结合,把培养研究型人才与提升市民素质(尤其是中学生人文素养)相结合,融学术研究高地和市民教育基地为一体,形成了自身重要的文化形象和品牌特色,也成为北京一张富有特色的城市文化名片。

  • 标签: 北京鲁迅博物馆 公共文化空间 文化形象 城市名片
  • 简介:近日,舒尔55型Unidyne话筒被纽约现代艺术博物(MoMA)收藏。该馆目前将舒尔55C话筒纳入到主题为“创造音乐现代化:为听觉与视觉而设计”展览的一部分进行展出。本次展览截止到2016年1月17日,Unidyne首次作为博物藏品登场亮相。

  • 标签: 艺术博物馆 现代化 收藏 馆藏品 话筒 展览
  • 简介:第六届(2003-2004年度)全国博物十大陈列展览精品评选揭晓,人民革命战争陈列、晋唐宋元书画国宝展、辽宁省博物新馆文物专题展、太行魂——晋城古代文明陈列、从皇帝到公民——爱新觉罗·溥仪的一生、马王堆汉墓陈列、华夏脊梁——山海关长城博物基本陈列、

  • 标签: 陈列展览 2003-2004年度 精品 博物院 福建 戏曲
  • 简介:中国经济新常态和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文化创意产业成为推动国家经济持续发展、建立文化自信的原动力。诸多政策鼓励博物积极发展文创产业、提升设计和营销水平,而国内的中小型博物普遍缺乏对馆藏文化资源的有效利用,存在产品设计抄袭、创意不足、推广不够等现象。因此需要将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有效地对接融合。本文在营销沟通视角下从设计和推广两方面分析提炼故宫博物院文化创意产品,提出在设计方面注重普世价值、日用化、“社交货币”等元素,在推广方面采用多样化渠道、拟人化沟通、IP营销等手法,以助推文化创意部门有效利用和传播自身的文化资源。

  • 标签: 故宫博物院 文化创意产品 营销推广 设计开发
  • 简介:纵观华夏,五千年的古代文明发展和历史积淀,以及历代炎黄子孙的潜心钻研与收藏,给广袤的华夏大地留下了数量浩繁珍贵的历史文物,为博物的建立及其藏品的管理发展奠定了基础。博物藏品是国家宝贵的科学、文化财富,是博物业活动的物质基础。如何管理并利用好藏品是博物中心工作之一,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对过去的藏品管理理论工作作以总结和归纳,以期在归纳以往成就的基础上,继续推进藏品管理的理论研究工作,为博物事业的发展开创新的局面。

  • 标签: 藏品管理 博物馆业 扫描 历史文物 博物馆事业 文明发展
  • 作者: 刘红歌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10-03-13
  • 出处:《戏剧之家》 2010年第3期
  • 机构:纵观华夏,五千年的古代文明发展和历史积淀,以及历代炎黄子孙的潜心钻研与收藏,给广袤的华夏大地留下了数量浩繁珍贵的历史文物,为博物馆的建立及其藏品的管理发展奠定了基础。博物馆藏品是国家宝贵的科学、文化财富,是博物馆业活动的物质基础。如何管理并利用好藏品是博物馆中心工作之一,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对过去的藏品管理理论工作作以总结和归纳,以期在归纳以往成就的基础上,继续推进藏品管理的理论研究工作,为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开创新的局面。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柳子戏是我国当代舞台上仅存的表演北曲的最古老的戏剧,是曾经灿烂于我国历史舞台上的北曲最典型的活化石,毫无疑问,作为我国目前唯一表演柳子戏的山东省柳子剧团,也是我国当代舞台上演唱北曲的唯一的、历史最悠久的、最具代表性的省级专业剧团。她的存在,无疑在当代中国矗立着一座博大精深的中国北曲博物

  • 标签: 柳子戏 历史地位 当代文化价值 北曲 剧种 曲牌
  • 简介:  舞蹈和杂技都是以人的形体运动作为表现媒质的艺术,舞蹈和杂技的动作都具有远离生活动作的超常性,其中杂技的超常幅度大于舞蹈.但既然是两种不同的艺术门类,它们就以各自的内涵和特点而相互区别.那么,舞蹈的特点究竟是什么呢?用通俗一点的话来说,舞蹈就是用动作来表情达意.既然要表情达意,就必须练就一付富有表现力的身体,使身体各部位能伴随着音乐节奏完成各种富于韵律感的和谐动作.……

  • 标签: 化杂技 杂技化 杂技舞蹈
  • 简介:我国古代所说的“乐”,就是对音乐、舞蹈、诗歌相互结合为一体的总称。人们常说的“乐之在耳者为声,在目者为容”.具体而又生动地说明了音乐和舞蹈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的密切关系.

  • 标签: 舞蹈创作 舞蹈音乐 作用 艺术
  • 简介:舞蹈是艺术之母,是艺术的起源,舞蹈编导、舞蹈演员和观众,这样三大舞蹈群体之间的关系必然影响着舞蹈的创作、发展、形成。舞蹈表演要充分地展现出舞蹈编导的动作思想,结合自身对舞台的把控,把舞蹈作品更好地展示在观众面前,让观众产生美的感受。这三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 标签: 舞蹈编导 舞蹈演员 观众 关系 发展
  • 简介:  就其本质来说,舞蹈鉴赏是人们观看舞蹈表演时对人体动态美所产生的一种审美活动.具体地说,它是鉴赏者通过作品中所展现的富有审美价值的形象、动作、构图、技巧、韵味、表情、音乐所组成的有意味的形式去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思维活动.……

  • 标签: 浅谈舞蹈 舞蹈鉴赏
  • 简介: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人数的增加,高校舞蹈专业的发展也越来越快,舞蹈教学法是舞蹈专业课程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指导性明确的课程。在高校舞蹈专业开设舞蹈教学法课程能极大地提高舞蹈专业教学的实效性。本文从高校舞蹈专业开设舞蹈教学法的必要性出发,分析教学法对舞蹈专业课的具体启示,并提出了提高舞蹈教学法效果的策略。

  • 标签: 舞蹈专业 舞蹈教学法 课程
  • 简介:凉山彝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文化遗产丰富。彝族舞蹈以独特的魅力吸引了全世界人。冷茂弘、黄石、吴琪阿依、马琳等来自汉族、彝族的舞蹈编创者们,在近50年来汲取彝族民族精神文化传统,结合中国时代精神,创造出了无数精良的舞蹈作品,并且开创了许多全新的舞蹈形式,为中国民族舞蹈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 标签: 回眸 彝族舞蹈 艺术风格 发展历程 表现形式 传承研究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杨洪涛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09-02-13
  • 出处:《戏剧之家》 2009年第5期期
  • 机构:改革开放伊始,舞蹈界的发展与创新,使中国的传统舞蹈展现了广阔的发展前景。近年来家喻户晓的舞蹈家杨丽萍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动作特长,以舞蹈《雀之灵》赋予了傣族传统的孔雀舞以崭新的面貌和内涵,使其散发出迷人的魅力,并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舞蹈语汇和表现风格,为舞蹈的普及和发展探索了新路。此外对民族民间舞蹈的整理保存工作也在同时进行,如湖北歌舞团挖掘整理的《编钟乐舞》就为我们复活了无比宝贵的文化遗产。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