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4 个结果
  • 简介:2月lO日,著名美国黑人女高音歌唱家昂汀·普将迎来90华诞。昂汀·普的人生故事并不神奇。她20世纪40年代在密西西比州长大,像其他非洲裔美国人一样,她只希望在音乐会上演唱,黑人是无法奢望成为歌剧明星的,也没有机会到音乐学院从事教学。

  • 标签: 女高音歌唱家 美国黑人 非洲裔美国人 人生故事 40年代 20世纪
  • 简介:<正>《唐帕》是我第三次专程从上海到北京去看歌剧,似乎这几年来,同行的朋友也渐渐多了起来。大家都感叹,国家大剧院的歌剧制作好像是一块不断强化的磁石,正吸引全国各地的乐迷去欣赏歌剧。在自己的位置坐定,身边的观众操着山东口音,问我今晚的剧目是讲什么,是谁在演。我一一解答之余,也好奇地问了他的来意:他的票确实是自己买的,不过纯属旅行路过,就进来观赏,所以一无所知。中场回来他依然在我旁边安静地享受演出,散场时他对我说:"没想到真不错。"且不提那些美妙动人的旋律,百多年前的意大利喜剧,现在看起来还

  • 标签: 国家大剧院 对我说 专场音乐会 多尼采蒂 石倚 二幕
  • 简介:19世纪意大利著名歌剧作曲家多尼采蒂的喜歌剧《唐帕》,近期将由北京奥贝拉歌剧中心以音乐会形式搬上舞台。该剧由奥贝拉歌剧中心旗下众多富有才华的青年歌剧演员出演,意大利著名歌剧导演马尔扎卡利亚·雷纳尔多执导,于3月18日、3月25日、4月4日分别在北京音乐厅、上海音乐厅和香港大会堂演出三场,届时,三地的观众将有幸欣赏到多尼采蒂那独具特色的喜歌剧风格,亦能领略到我国一批优秀的、富有才华和前途的青年歌剧演员的演唱和表演。

  • 标签: 喜歌剧 帕斯 北京音乐厅 巡演 歌剧演员
  • 简介:1733年,当佩尔戈莱西为歌剧《高傲的囚徒》所写的幕间剧《女仆作夫人》首次公演的时候,谁曾想到,这部看似无聊肤浅的游戏之作,竟然大受欢迎。它不但促使了意大利喜歌剧的诞生,引发了法国著名的“喜歌剧之争”,也使得佩尔戈莱西这个名字永载史册。

  • 标签: 帕斯 尼采 画卷 风俗 乡镇 喜歌剧
  • 简介:6月15日晚,理查·施特劳斯歌剧《莎乐美》在贝尔格人民剧院大剧场进行了重排后的首演。三年前,来自德国的艺术家们同贝尔格人民剧院歌剧团曾首次把该部歌剧搬上贝尔格人民剧院的舞台,而此次是多国艺术家的联袂演出。乐团指挥是德国指挥家约翰内·哈那耶特,而希腊女高音歌唱家玛鲁扎.克苏宁和美国男高音歌唱家贝斯特则担任领衔主演。此外德国和塞尔维亚的许多歌唱家加盟。居留德国的山东籍中国女高音杜琴也参加了此次演出。

  • 标签: 贝尔格莱德 《莎乐美》 剧院 人民 歌剧 男高音歌唱家
  • 简介:对于中国歌剧爱好者和观众来说,威尔第的《茶花女》与《奥赛罗》,普契尼的《托斯卡》与《波希米亚人》都是耳熟能详的经典剧目,但这些经久不衰的剧目都是刺痛人心的悲剧。12月9日与10日晚,继情景版《爱之甘醇》之后,上海歌剧院又别开生面地在上海音乐厅连续上演了两场音乐会版的多尼采蒂另一部三幕喜歌剧《唐帕》,由上海歌剧院首席指挥张国勇执棒,歌剧导演陈尚明执导,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演奏,合唱团演唱。

  • 标签: 上海歌剧院 歌剧导演 多尼采蒂 喜歌剧 中国歌剧 波希米亚人
  • 简介:我演出过很多次《奥赛罗》,但这是我第一次来中国演出,我对这件事向往已久了。我的夫人是日本人,我曾到日本、韩国演过歌剧,我非常喜欢东方文化。我第一次扮演奥赛罗是在德国的一个户外剧院,不过那次我演出的只是其中的几个片段,后来,我去了意大利,去年来中国之前最后一次扮演这个角色是在佛罗里达。在彩排时,我几乎把总谱扔到一旁,因为我在国外已经唱了许多遍,这部戏已经烂熟于心了。

  • 标签: 曼利科·泰德斯 《奥赛罗》 歌剧 演员 男高音歌唱家 观众
  • 简介:·昆西这个难题──《论〈麦克佩〉中的敲门》解读刘恒志莎士比亚名剧《麦克佩》诞生300余年来,至今盛名不衰,有趣的是对这部著名悲剧人们甚至可以忘记谋杀邓肯的麦克佩夫妇险恶的影子、绝妙的台词,却难以忘怀善良的邓肯被杀之后那震荡灵魂的敲门声。无缘亲...

  • 标签: 莎士比亚悲剧 《麦克佩斯》 文学批评家 感觉力 魔鬼世界 思考力
  • 简介:《泰特·安洛尼克》(TitusAndronicus)是莎士比亚早期创作的一出复仇悲剧,写的是公元前500年罗马人赢得了对哥特人的一场战争,泰特作为一名久经沙场、

  • 标签: 复仇悲剧 电影 话剧 演绎 愚忠 早期创作
  • 简介:创作的《玛丽亚·布劳恩的婚姻》(1979)《莉莉·玛莲》(1980)《洛拉》(1981)《维罗尼卡·福的欲望》(1982)被称为其“女性四部曲”。在四部曲中.法着力于将情节叙事和对历史与现实的理性批判精神结合在一起.把“作家电影”的个人化风格与好莱坞电影的“可视性”融为一体.使影片既具有完美的艺术形式.又具备深刻的哲理思想和艺术深度。

  • 标签: 女性主义 后期创作 性别意识 好莱坞电影 理性批判精神 历史与现实
  • 简介:2003年10月的安科纳(Ancona),一如往常的宁静,这个意大利东部海岸的城镇从来都是默默地书写着自己的传奇。这个曾经诞生了两代歌王的圣地,如今要送走她的爱子。时光悄然流转,伟大的男高音歌唱家弗朗克·科利(FrancoCorelli)离开我们已经5个春秋了。歌剧界曾为从这里走出来的两位歌王疯狂了近一个世纪,另一位便是吉利,BeniominoGigli)。

  • 标签: 弗朗克 回忆 男高音歌唱家 东部海岸 意大利 歌剧
  • 简介:从很多方面来看,指挥家雅利·哈马纳恩(JariHamalainen)具体展现出了他的出生地芬兰的歌剧灵魂。上世纪70年代,芬兰刚开始了它的“歌剧繁荣期”——从前俄国留下来的文化种子得以萌芽发展——不到几年,年少的雅利在萨翁林纳歌剧节首次亮相,担任童声独唱。30多年后,哈马纳恩指挥大师才首次担任萨翁林纳歌剧节艺术总监的职务。萨翁林纳歌剧节正是今天芬兰最令人瞩目的旅游盛事,也是世界最负盛名的歌剧节之一。

  • 标签: 芬兰 国界 70年代 艺术总监 指挥家 歌剧
  • 简介:在20世纪后半叶最著名歌唱家之一的男高音尼科·盖达(NicolaiGedda)1月8日在瑞士特罗谢纳(Tolochenaz)去世,终年91岁。他的女儿2月9日证实了这一消息。盖达出生于斯德哥尔摩一个贫寒之家,由他的姑妈姑父抚养长大。

  • 标签: 男高音歌唱家 去世 斯德哥尔摩 20世纪
  • 简介:ChainflexM系列电缆是易格推出的针对机床行业的经济型产品,涵盖控制、动力、伺服、测量系统、数据和总线电缆。

  • 标签: 电缆 机床行业 测量系统 经济型
  • 简介: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是个古老而闻名的城市,它浓郁的文化氛围在欧洲享有盛誉。1月11日它迎来了国际杂技马戏的盛会,第二届布达佩国际杂技马戏大赛在建于1889年的国家大马戏院内举行。俄罗斯、匈牙利、波兰、中国等12个国家的28个节目参加角逐。引人注目的是,这个赛场虽然为新辟,却以参赛节目质量高、设奖少(只设一金、二银、三铜)、评委打分严格、过于挑剔而闻名。1986年的比赛,曾让刚刚在蒙特卡洛马戏节获得金奖的节目

  • 标签: 夺魁记 布达佩斯夺魁
  • 简介:说起拉罗,很多人或许和我一样,第一反应就是那部蜚声乐坛的小提琴协奏曲《西班牙交响曲》,如果再深入地想想,也就是他的《大提琴协奏曲》出名了,其他则茫然无知。而实际的情况也就是这样,时隔一百年下来,拉罗已经成了一个并不太重要的法国作曲家,和当时如日中天的歌剧作曲家马斯涅一样,如果不是他的《西班牙交响曲》的话,拉罗的名字早就成了专业圈中的一个符号,不会被更多的音乐爱好者所知。

  • 标签: 《西班牙交响曲》 《大提琴协奏曲》 国王 小提琴协奏曲 音乐爱好者 作曲家
  • 简介:在2004年摩纳哥蒙特卡洛国际杂技节赛场的表演结束之后,《飞翔的瓦伦达》赢得了观众热烈的喝彩声。瓦伦达凭借他们在高空钢丝上展现的令人瞠目的绝技征服了在场的每一位评委,最终捧得"银小丑"奖,这个有着200多年历史的马戏家族迎来了他们最辉煌的时刻。历史回溯瓦伦达的历史可以上溯到1780年奥匈帝国时期的古波希米亚。当时,一个叫瓦伦达的古老家族组建了一个马戏团,遍历欧洲的大小村庄,在广场、空地

  • 标签: 瓦伦达斯 飞翔瓦伦
  • 简介:尽管柴科夫斯基的《马捷帕》经常在圣彼得堡的马林斯基剧院上演,但离开了俄罗斯,它便处于边缘剧目之列。1998年春天,基洛夫歌剧院曾为大都会歌剧院带来四部俄罗斯歌剧,其中《马捷帕》的名气虽然最鲜为人知,但反响却空前强烈。

  • 标签: 大都会歌剧院 马林斯基剧院 柴科夫斯基 圣彼得堡 俄罗斯 剧目
  • 简介:梅耶荷(VsevolodMeyerhold,1874—1940).俄国重要的导演及戏剧理论家,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并列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戏剧大师。年轻时曾受业于聂米罗维奇。丹钦科,早年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莫斯科剧院成员之一。1905年因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意见不合而离开莫斯科剧院,转而投入彼堡的柯米萨尔日芙告娅剧院任总导演。

  • 标签: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 莫斯科剧院 戏剧理论家 二十世纪 导演
  • 简介:尔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法国,当时的法国已经是全世界的经济中心,也是艺术中心。工业革命带来的生活上的变化也触动了艺术家敏感的神经。不可避免地艺术领域中发生了深刻彻底的革命。1905年,法国巴黎的秋季沙龙上,野兽派的作品给当时处于统治地位的学院式艺术观念给予沉重的打击,动摇了学院传授的艺术基础概念——透视、明暗、空间,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 标签: 19世纪末20世纪初 雕塑 艺术中心 法国巴黎 工业革命 经济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