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了李惠康先生主编的《一代风流尹芳》一书,一拿到新书,便爱不释卷,恨不一口气把它读完。读毕,作此短文。一次偶然的机会,陪同越剧演员赵志刚去看望他的老师尹芳。说是偶然,大抵因我不是刻意的、做好准备的造访者,也没想到能有这么个机会,心情到底平静如水。若说偶然也并非偶然,在我不多的戏曲经验中,越剧所承载于心的比重更多,尤其是尹派越剧。况且尹芳在我的家乡福建落户多年,至少与她是半个老乡,不说眼泪汪汪,却也是心潮荡

  • 标签: 偶然 越剧 戏曲 机会 出版社 风流
  • 简介:英老师离开我们已经五年,她的音容笑貌一直在我的头脑中萦绕。她的牛派唱腔,一直响在我耳边,挥之不去。她在世时,有什么心事总要找我商量。这几年中,她不找我了,我感到很寂寞。前段日子,她的弟子卢变嫦把牛老师与丁果仙大师的《打金枝》对唱的录音放给我听,我听到了牛腔的委婉风韵,不由又想起她来。于是,又提起笔写了如下文字。

  • 标签: 艺术家 牛桂英 丁果仙 山西省晋剧院
  • 简介:旷世杰作之一的《三堂会审》,由黄秋饰玉堂春,周信芳饰刘秉义,俞振飞饰王金龙,苗胜春饰潘必正,如此搭配真是绝了。俞首先出场就获满堂彩,接着周、苗的蓝袍、红袍在胡琴过门中亮相又是碰头彩,待三位官员入座后,黄秋在幕内一声娇脆无比的“苦哇”,台下更是掌声

  • 标签: 京剧 青衣 黄桂秋 表演艺术家 演技 人物形象塑造
  • 简介:对于戏迷而言,可能有人不知道李芳,但是几乎没有人没听过没看过《火焰驹》;对于行内人士而言,李芳是中国戏剧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剧作家,他一生致力于地方戏碗碗腔的创作,他的“十大本”思想性、艺术性、文学性俱佳,至今仍然在戏剧舞台上演出。然而,翻遍各个版本的文学史著作,也找不到关于他的只言片语。“这位堪与世界戏剧大师比肩者”(陈忠实语)为何身后寂寞冷清,与文学史失之交臂呢?一、文学发展的不平衡性中国学者所写的文学史著作,是20世纪初受了外国的影响才出现的。文学史,顾名思义,就是文学的历史,因此,编撰文学史需要在广阔的文化背景上描述文学本身发展、演进的历程。

  • 标签: 文学史 李芳 缺席 中国戏剧 戏剧舞台 中国学者
  • 简介:初冬,细雨霏霏的长春,已有几分寒意,但我们仍然怀着很大的热心和兴趣来到长春电影制片厂观看了影片《重庆谈判》。《重庆谈判》是一部史诗性的历史巨片。这部影片是擅长拍摄重大历史题材、善于捕捉时代主旋律的艺术家李前宽、肖云夫妇拍摄的。在此之前,他们曾成功地拍摄过《开国大典》、《决战之后》等历史巨片。这次有幸到长影来看片,我心中有一个愿望,就是想见到久负盛名的李前宽和肖云导演。

  • 标签: 影片 导演 “重庆谈判” 毛泽东 题材 大历史
  • 简介:3月1日8时40分,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尹芳在上海逝世,享年81岁。人们不禁为一颗艺术界巨星的陨落而悲泣痛惜。尹芳以其完美的人格、执着的追求,精湛的演艺实践自己“清清白白做人,认认真真唱戏”的人生格言,她的“做人”重在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她的“唱戏”贵在改革创新,探索开拓。她把毕生精力献给民族文化宝库中的越剧艺术。尹芳虽离我们而去,却留下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我们特设“越坛折桂人间留芳”专栏,发表一组文章,以追思和缅怀这位久负盛名,德艺双馨的人民艺术家!

  • 标签: 越剧 表演艺术家 尹桂芳 生平事迹
  • 简介:忆京朝派武旦代表——朱芳陈志明朱芳,原名裕康,字云培,小名庄儿。清光绪十七年(1891)农历六月初二生于北京,1944年3月11日晚因患伤寒症病故于宣武门内抄手胡同寓所,终年53岁。据最近调查核实朱芳先生原籍为江苏省扬州,其祖父朱小喜于清咸(丰...

  • 标签: 梅兰芳 武旦 京朝 摄成电影 配演 艺术特色
  • 简介:技艺革新,是一般戏曲演员都少不了的,只是多少有别罢了。演戏常要根据演员的理解和身体条件做些变动,为的是观众看得舒服,演员演得过瘾。但这其中有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就是得按照戏曲演出规律办事,而不是乱改、瞎改。

  • 标签: 戏曲演出 革新 出奇 戏曲演员 身体条件 演戏
  • 简介:2006年12月31日.中国现代戏研究会在北京成功举办了我省著名剧作家“刘成戏剧作品研讨会”。中国文化部艺术司、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社科院、中国戏剧家协会等有关领导、专家、学者二十余人参加了研讨会。《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艺术报》、《中国文化报》、《中国戏剧》、《剧本》月刊等多家新闻媒体的记者.同时参加了报道和讨论。

  • 标签: 中国戏剧家协会 作品研讨会 刘桂成 中国艺术研究院 北京 《中国文化报》
  • 简介:2011年3月6日凌晨,小王卿先生匆匆驾鹤西游了,京剧界又少了一位长者。一天,我收到了来自上海小王卿先生家的大信封,我以为是王先生给我的回信,或是王先生寄给我的资料,打开一看,是一张单子,上面密密麻麻地印着“小王卿参加音配像剧目一览”和“演出剧目一览”。

  • 标签: 悼念 演出剧目 京剧
  • 简介:原创的"格马利翁祈求"为何在古罗马之后的西方几乎消失殆尽,而在唐朝及其以后的中国却遍地开花?换言之,借助超自然力量导致的或者以非生活逻辑呈现的有情人结成眷属或重新团聚为何在中国古代故事性艺术作品中层出不穷?结合《牡丹亭》这一典型文本,本文从中西婚姻自由程度的差异和中西艺术理论的差异这两个角度回答了上述问题。

  • 标签: 《牡丹亭》 皮格马利翁祈求 中西比较
  • 简介:作为芬兰革新派设计运动发起人之一,塔亚·威卡拉在20世纪40—60年代为依塔拉玻璃艺术公司设计的三个系列产品可以说是同时期北欧设计风格演变与发展的呈现。结合这三个系列产品,对其玻璃艺术设计进行解析可以从更本质的层面帮助我们认识他设计思想的本质以及芬兰玻璃艺术设计的指向和意义。

  • 标签: 塔皮欧·威卡拉 玻璃艺术设计 自然 民族主义
  • 简介:娜·鲍什的“舞蹈剧场”以前卫的理念和表现方法,影响了整个世界。本文分析娜-鲍什的舞蹈观念,探析其“舞蹈剧场”的美学观。

  • 标签: 美学观 戏剧 舞蹈剧场 皮娜·鲍什
  • 简介:整理小引在著名學者、藏書家吴曉鈴先生的豐富藏書中,有一種稿鈔本《改製簧新詞》1,頗有特色。是書爲清末文人修改皮黄劇本的遊戲之作,題'濟南慧山明湖閒遊戲主人改,黄河曲九峰山頂嘯月樵客評',二人生平皆不詳。據序言,遊戲主人曾居京師多年,觀看過皮黄鼻祖程長庚的演出,並結識之。他愛好皮黄鬚生,並有感於皮黄戲詞鄙俚,不易打動人心,遂選擇鬚生行當中有代表性的劇目《罵曹》《長亭會》《天水關》《摔琴》《李陵碑》

  • 标签: 改製 整理選 新詞
  • 简介:作为世界上最优秀的歌剧演员之一,次女高音特拉·朗向来深受伦敦听众的喜爱。她曾在伦敦的巴比肯艺术中心演出过《阿里阿德涅在纳克索斯》中的女主角,《蓝胡子公爵的城堡》中的尤蒂斯(Judit),《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中的布兰甘妮(Brangane),以及《女武神》片段中的齐格琳德(Sieglinde)和布伦希尔德(Brünnhilde),还在逍遥音乐节上与指挥柯林·戴维斯(ColinDovis)合作,

  • 标签: 《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 皮特 《蓝胡子公爵的城堡》 孔德 《女武神》 歌剧演员
  • 简介:<正>我们要谈的不是莎土比亚的《亨利四世》,也不是亨利希·曼的《亨利四世》,而是意大利剧作家兰德娄(1867~1936)的《亨利四世》。相比之下,大家对它可能陌生些。不过这不要紧,一旦认识了它,你肯定会感到对它要比对前两者更熟悉。至于莎土比亚的《哈姆莱特》,大家是不会感到陌生的。为了便于下文的展开、我们无妨先把《亨利四世》做个简单介绍。《亨利四世》是兰德娄一九二二年创作的戏剧。内容是说一个满怀恋情的现代青年

  • 标签: 哈姆莱特 亨利 戏中戏 复仇 人性 中世纪
  • 简介:10月23日,由上海国际艺术节、新加坡华艺节和新加坡华乐团联合委约创作,美杰音乐出品制作的原创“中国新歌剧”《画皮》,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隆重首演。此次新剧的打造之初,作曲家郝维亚、导演易立明两位艺术家便对自己多年来在歌剧领域的创作经验与教训进行了深入的总结,并最终为歌剧《画皮》的创作提出了“中国新歌剧”的定位。

  • 标签: 创作经验 《画皮》 歌剧 中国 颠覆性 “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