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2 个结果
  • 简介:有些人认为演戏是演戏,读书是读书,两者之间关系不大,其实不然。书籍者,信息的载体,知识的结晶,而演戏实际上就是在舞台上演绎书籍。演绎书籍者,自己不读书,那是很难想象的事情。在戏曲界有一批有识之士很明白这样的道理,所以他们非常爱读书,在爱读书的京剧艺术家当中,梅兰芳和信芳也可算是两个代表性的人物。

  • 标签: 周信芳 演戏 戏曲 舞台 梅兰芳 书籍
  • 简介:李保田印象──《李保田电影》感怀郦子柏在当今影星、视星多如牛毛的状况下,地矿部地质礼堂、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等九个单位唯独推出了《李保田电影》,并举行了研讨会,这是件很有意义的事,因为他称得上是位表演艺术家。李保田是我的学生,从入学考试到两...

  • 标签: 电影周 表演艺术 人物形象 文化内涵 精神世界 创作个性
  • 简介:自《雷雨》问世以来,评价文章不绝,剧中诸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早已被评论家们反复论述过。朴园与蘩漪和鲁侍萍的关系,以及朴园这个人物的阴险虚伪、专横、反动更为人深刻剖析过。下面我试图从朴园和他的儿子们之间的父子关系来认识朴园的另一面,即作为父亲的朴园。

  • 标签: 父子关系 周朴园 《雷雨》 矛盾关系 评论家 鲁侍萍
  • 简介:信芳先生是一位有高昂政治热情的京剧艺术家,他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他生于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那一年,他学艺和演戏正是中国面临民族危亡的时代。信芳继承了汪笑依等前辈艺人的爱国传统,并不断接受新思想,从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到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直到新中国建立后,

  • 标签: 周信芳 艺术创造 演戏 艺人 京剧艺术家 传统
  • 简介:一百年来,电影技术不断革新与进步,电影艺术不断臻于成熟完善,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文化生活,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推动了科学文化的进步,为整个人类文明史写下了光辉的篇章。而中国电影的不断发展繁荣,尤其是近几年来,中国电影的崛起,在国际上频频获奖,不仅在世界电影中占一席之地,而且在世界电影史上谱写了彪炳华章。按照夏公的说法,中国电影诞生九十年来的发展历程,大体可以分为五个时期,即从1905年到1931年的拓荒时期;从1932年到1949年的探索时

  • 标签: 中国电影 电影界 发展历程 世界电影史 电影制片厂 电影技术
  • 简介:美国圣达菲歌剧院音乐总监阿伦·吉尔伯特与导演拉尔斯·鲁道夫森联手打造的新版比才的歌剧《卡门》,以其极富色彩的音乐和强烈的戏剧性揭开了圣达菲歌剧院50年院庆的序幕。享有盛誉的女中音安妮·索菲·冯·奥特饰演剧名主角卡门,这也是她在此歌剧院的首场演出。

  • 标签: 《卡门》 歌剧院 戏剧性 女中音 音乐风格 导演
  • 简介:<正>一“衣、食、住、行”,把“衣”放在首位,足见衣冠服饰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远古的“食草木之实,衣禽兽之皮”的茹毛饮血的年代,到发明衣冠服饰,是人类进入文明的标志。衣冠服饰的发展历史,作为一种次文化的表现形态,它与人类的进化行程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从人类社会各个历史时期衣冠服饰的敷演、变化、发展和沿革中,可以清晰地折射出历代的生产方法、阶级关系、礼仪习俗、文物制度等的全部概貌,从中呈现出整个民族文化的发展轨迹。从古代有绘画为凭、有文字可查的文明史开始,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经过不断地社会变迁,时代更替,在这漫漫的悠长岁月中,我国的历代腰饰,不断地相承、发展、创新,其款式样品、形制特色是极为丰富、绚烂而多样的。研究它,不但可以发掘我国古代服

  • 标签: 民族服饰 古代服饰 礼仪习俗 敦煌壁画 衣冠 发展历史
  • 简介:"给我们上的第一课就是看老师们演出昆剧.第一出戏开始了,只见打扮得花花绿绿的一个是小姐,一个是丫头,又是梳头,又是照镜子,拿着扇子跑来跑去,别的什么也没有看懂,后来才知道这出戏就是昆曲顶顶有名的《游园》.

  • 标签: 上海戏剧学校 昆剧 戏剧演出 戏剧市场 戏剧创作
  • 简介:5月1日,妈祖故乡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岛举行妈祖祭祀大典及系列文化活动,隆重纪念海上和平女神妈祖诞辰1045年。据主办方介绍,这次纪念活动是以“海峡两岸同谒妈祖,中华儿女共享平安”为主题,突出体现了湄洲为主、两岸互动、全球同步的整体布局:以妈祖文化为主线,结合郑和下西洋600年、台湾建省120年、台湾光复60年纪念活动,凸显了妈祖文化与海洋文化、妈祖文化与两岸情缘两大主题。

  • 标签: 中国 福建 台湾省 妈祖 诞辰 祭祀活动
  • 简介:9月21日至28日,由陕西省文化厅主办的陕西省庆祝建国55年暨纪念振兴秦腔20年优秀剧(节)目展演在古城西安的5个剧院同时举行,呈现出异彩纷呈、好戏连台的喜人局面.现代戏、改编传统剧、新编古装戏百花齐放,秦腔、眉户、碗碗腔三大地方主要剧种迭次亮相,专业、业余戏曲演员同台献艺,参加演出的省直、市、县代表队,均以最强的演出阵容,最高的演出水平呈现在观众面前,他们把本次展演活动当做向国庆献礼、显示艺术实力、宣传地方文化、展示地域形象的绝好机会.

  • 标签: 陕西 秦腔古装剧 戏剧团体 人物塑造 《凤鸣岐山》 表演艺术
  • 简介:古风新诗:鲁艺平剧研究团演出小景少小游浪好书画,喜唱西皮和二黄。日寇铁蹄踏国土,惟有共党救危亡。跑到延安朝圣地,饮水延河洗心房。抗战利用旧形式,喜见乐闻历史长。组织派我搞京剧,两千光洋购戏箱。组织招选爱好者,

  • 标签: “推陈出新” 洗心 小景 依字行腔 敢于创造 明词
  • 简介:1948年秋,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如火如荼,胜利曙光已经在望。为了适应形势发展,党的上海地下组织“文委”决定:在“文委”之下,建立一个“戏剧电影中心组”,由吴小佩、吕复和我组成,任务是统一联系剧影界的党员。实际上相当于建立剧影支部,我们三人等于支委。后来我们通称为“三人小组”。吴小佩是组长,她是代表“文委”的,吕复是演剧九队队长,刚刚率九队由无锡进驻上海,同时还在市立戏剧学校兼课;我则是在率上海观众演出公司旅行剧团由台湾回到上海后,由于剧团解散,没有具体职业,时间较空,因此除了九队和剧校的几个党员由吕复联系外,大多数分散的党员约20人都由我联系。在“文委”领导下,我们开展了多方面的工作。

  • 标签: 人民解放战争 上海 海地 纪念 协会 戏剧学校
  • 简介:2005年3月9日,将是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成立十年的日子。十年来,通过上海话剧人的努力,看话剧已经成为上海的都市白领的时尚消费之一。“看话剧来安福路,做话剧来话剧中心”已经成为业内业外人心目中的一种品牌形象。

  • 标签: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庆典活动 话剧演出 品牌建设
  • 简介:诗人失望了:论《野鸭》——为纪念易卜生逝世九十年作廖可兑今年,1996年,是亨利克.易卜生(1828—1906)逝世九十年,我们中国的戏剧工作者,正在和全世界的同行们一道,为纪念这位杰出的挪威戏剧家而展开活动,我就用这篇拙作来纪念他。易卜生是现代...

  • 标签: 易卜生 象征主义戏剧 九十周年 社会问题剧 资产阶级 野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