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1 个结果
  • 简介:6月15日晚,理查·施特劳斯歌剧《莎乐》在贝尔格德人民剧院大剧场进行了重排后的首演。三年前,来自德国的艺术家们同贝尔格德人民剧院歌剧团曾首次把该部歌剧搬上贝尔格德人民剧院的舞台,而此次是多国艺术家的联袂演出。乐团指挥是德国指挥家约翰内斯·哈那耶特,而希腊女高音歌唱家玛鲁扎.克苏宁和美国男高音歌唱家贝斯特则担任领衔主演。此外德国和塞尔维亚的许多歌唱家加盟。居留德国的山东籍中国女高音杜琴也参加了此次演出。

  • 标签: 贝尔格莱德 《莎乐美》 剧院 人民 歌剧 男高音歌唱家
  • 简介:2月lO日,著名美国黑人女高音歌唱家昂汀·普斯将迎来90华诞。昂汀·普斯的人生故事并不神奇。她20世纪40年代在密西西比州长大,像其他非洲裔美国人一样,她只希望在音乐会上演唱,黑人是无法奢望成为歌剧明星的,也没有机会到音乐学院从事教学。

  • 标签: 女高音歌唱家 美国黑人 非洲裔美国人 人生故事 40年代 20世纪
  • 简介:2003年10月的安科纳(Ancona),一如往常的宁静,这个意大利东部海岸的城镇从来都是默默地书写着自己的传奇。这个曾经诞生了两代歌王的圣地,如今要送走她的爱子。时光悄然流转,伟大的男高音歌唱家弗朗克·科利(FrancoCorelli)离开我们已经5个春秋了。歌剧界曾为从这里走出来的两位歌王疯狂了近一个世纪,另一位便是吉利,BeniominoGigli)。

  • 标签: 弗朗克 回忆 男高音歌唱家 东部海岸 意大利 歌剧
  • 简介:从很多方面来看,指挥家雅利·哈马纳恩(JariHamalainen)具体展现出了他的出生地芬兰的歌剧灵魂。上世纪70年代,芬兰刚开始了它的“歌剧繁荣期”——从前俄国留下来的文化种子得以萌芽发展——不到几年,年少的雅利在萨翁林纳歌剧节首次亮相,担任童声独唱。30多年后,哈马纳恩指挥大师才首次担任萨翁林纳歌剧节艺术总监的职务。萨翁林纳歌剧节正是今天芬兰最令人瞩目的旅游盛事,也是世界最负盛名的歌剧节之一。

  • 标签: 芬兰 国界 70年代 艺术总监 指挥家 歌剧
  • 简介:<正>《唐帕斯夸》是我第三次专程从上海到北京去看歌剧,似乎这几年来,同行的朋友也渐渐多了起来。大家都感叹,国家大剧院的歌剧制作好像是一块不断强化的磁石,正吸引全国各地的乐迷去欣赏歌剧。在自己的位置坐定,身边的观众操着山东口音,问我今晚的剧目是讲什么,是谁在演。我一一解答之余,也好奇地问了他的来意:他的票确实是自己买的,不过纯属旅行路过,就进来观赏,所以一无所知。中场回来他依然在我旁边安静地享受演出,散场时他对我说:"没想到真不错。"且不提那些美妙动人的旋律,百多年前的意大利喜剧,现在看起来还

  • 标签: 国家大剧院 对我说 专场音乐会 多尼采蒂 石倚 二幕
  • 简介:在20世纪后半叶最著名歌唱家之一的男高音尼科·盖达(NicolaiGedda)1月8日在瑞士特罗谢纳(Tolochenaz)去世,终年91岁。他的女儿2月9日证实了这一消息。盖达出生于斯德哥尔摩一个贫寒之家,由他的姑妈姑父抚养长大。

  • 标签: 男高音歌唱家 去世 斯德哥尔摩 20世纪
  • 简介:19世纪意大利著名歌剧作曲家多尼采蒂的喜歌剧《唐帕斯夸》,近期将由北京奥贝拉歌剧中心以音乐会形式搬上舞台。该剧由奥贝拉歌剧中心旗下众多富有才华的青年歌剧演员出演,意大利著名歌剧导演马尔扎卡利亚·雷纳尔多执导,于3月18日、3月25日、4月4日分别在北京音乐厅、上海音乐厅和香港大会堂演出三场,届时,三地的观众将有幸欣赏到多尼采蒂那独具特色的喜歌剧风格,亦能领略到我国一批优秀的、富有才华和前途的青年歌剧演员的演唱和表演。

  • 标签: 喜歌剧 帕斯 北京音乐厅 巡演 歌剧演员
  • 简介:<正>由技术与艺术、二者相互交叉融合而来的民间技艺,是人类造物活动中手工艺、半机械化生产方式发展的产物。按现代技术观点,手艺或技能仅仅只是技术中的一个要素,它只有与艺术相结合,才能成为较一般技术更为高超的专门技艺。《巧工记》说:“天有时、地有气、材有、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认为只有把握自然、物质和工巧,才能有良好的结果。在现代,技术常指物化技术,相对地说,艺术则指造物意匠中的立意造型,它通过特定的技术过程完成并满足人们的功利目的和审美需求。这说明技术兼

  • 标签: 民间技艺 造物活动 相结合 技术过程 艺术 生产方式
  • 简介:1733年,当佩尔戈莱西为歌剧《高傲的囚徒》所写的幕间剧《女仆作夫人》首次公演的时候,谁曾想到,这部看似无聊肤浅的游戏之作,竟然大受欢迎。它不但促使了意大利喜歌剧的诞生,引发了法国著名的“喜歌剧之争”,也使得佩尔戈莱西这个名字永载史册。

  • 标签: 帕斯 尼采 画卷 风俗 乡镇 喜歌剧
  • 简介:尽管柴科夫斯基的《马捷帕》经常在圣彼得堡的马林斯基剧院上演,但离开了俄罗斯,它便处于边缘剧目之列。1998年春天,基洛夫歌剧院曾为大都会歌剧院带来四部俄罗斯歌剧,其中《马捷帕》的名气虽然最鲜为人知,但反响却空前强烈。

  • 标签: 大都会歌剧院 马林斯基剧院 柴科夫斯基 圣彼得堡 俄罗斯 剧目
  • 简介:对于中国歌剧爱好者和观众来说,威尔第的《茶花女》与《奥赛罗》,普契尼的《托斯卡》与《波希米亚人》都是耳熟能详的经典剧目,但这些经久不衰的剧目都是刺痛人心的悲剧。12月9日与10日晚,继情景版《爱之甘醇》之后,上海歌剧院又别开生面地在上海音乐厅连续上演了两场音乐会版的多尼采蒂另一部三幕喜歌剧《唐帕斯夸》,由上海歌剧院首席指挥张国勇执棒,歌剧导演陈尚明执导,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演奏,合唱团演唱。

  • 标签: 上海歌剧院 歌剧导演 多尼采蒂 喜歌剧 中国歌剧 波希米亚人
  • 简介:一出《司马相如》把我这个小“昆盲”引进了昆剧的艺术殿堂,也把“岳缇”这个如雷贯耳的名字带进了我的生活。今年4月,当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去观看《司马相如》的时候,有一大半的原因是想见识一下这位昆剧界第一女小生的风采。果然百闻不如一见,岳老师的司马相如风流倜傥、才华横溢而又患得患失,看后令人既欣赏其才华、同情其怀才不遇,又鄙夷其人格处世。看惯了沉湎在“脂粉气”中的女

  • 标签: 昆剧 司马相如 张静娴 排练厅 学生示范 演员
  • 简介:戏曲《四离歌》2017年8月开始酝酿策划、编导排练,2018年1月12日在昆明莲花池庭院剧场初演成功,2018年10月在北京参加了第五届当代小剧场戏曲艺术节的演出。《四离歌》这出戏的灵感来源于我多年的一个思考:目前表现杨玉环的剧目,很多女主角内心的戏还没有完全表现出来,但我认为这个角色大可以去挖掘,因此一直想做一出关于杨玉环的戏曲剧目.

  • 标签: 花灯戏
  • 简介:被誉为“民乐之王”,“弹拔乐器之王”的琵琶,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主要弹拨乐器,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了,南北朝时由印度经龟兹传入内地。梨形共鸣箱的典项琵琶,木制,张四弦,原先用丝线,现在用钢丝、尼龙制成

  • 标签: 琵琶 音韵美 演绎 弹拔乐器 弹拨乐器 南北朝
  • 简介:说起京剧的歌唱之,以在下的审美经验和思忖,屈指粗粗算来,大概可以体现为以下几方面:头一样是唱腔音律之,二一个是歌唱者音色音质之,三是演唱方法和技巧之,最后不可少的是唱腔中情感对人的感染之等等。

  • 标签: 审美经验 演唱方法 歌唱者 唱腔 京剧
  • 简介:22年前,罗伯特.佩齐和他的团队TheatreRepere创作了《龙之三部曲》,成为魁北克戏剧史上的重大事件。该剧所描绘的中国纯属剧团幻想的产物。艺术的虚构自有其力量,在这方面,或许《龙之三部曲》是一个绝佳的例证吧。

  • 标签: 罗伯特·莱佩齐 《龙之三部曲》 艺术虚构
  • 简介:水袖在传统戏曲中很常见,大衣箱中的绝大部分戏装如蟒、帔、褶等都镶有水袖。水袖的名字来自水衣。水衣是一种衬衣,演员穿戏衣时,里边要衬一件水衣,大领、大襟,白布制,贴身穿以防汗水浸湿服装。水衣的袖子比戏衣的袖子长一点,露在戏衣的外边。

  • 标签: 水袖 传统戏曲 演员
  • 作者: 郝春红
  • 学科: 艺术 > 戏剧戏曲
  • 创建时间:2009-07-17
  • 出处:《戏剧之家》 2009年第7期
  • 机构:戏曲形象的塑造是一种创造美的艺术活动,具有审美价值。高尔基说:“按天性而说,人都是艺术家,他无论在什么地方,总是把美带到生活中。”戏曲演员通过特定的人物来体验美、表现美和升华美,所以美是一切艺术存在的意义。如果没有了美,艺术也就失去了自己存在的价值。因此也可以说,人都是为了美才创造艺术的,戏曲演员正是艺术美创造的载体。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