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作为电视剧创作类型之一,行业剧一直是全球制作人比较青睐的题材,每年都会有大量的行业剧推出,也诞生了《实习医生格蕾》《傲骨贤妻》《广告狂人》《半泽直树》《白色巨塔》《末生》《迷雾》等诸多此中精品。

  • 标签: 投资人 金牌 《白色巨塔》 创作类型 实习医生 电视剧
  • 简介:“陈瑾有丰富的情感表达,尤其在一些需要激情的戏份上,她的情绪跌宕与悲悯情怀恰到好处。”曾跟她合作过的导演张艺谋如此评价道。

  • 标签: 陈瑾 情感表达 悲悯情怀 张艺谋 导演
  • 简介:近日,电影《阿修罗》监制,制片杨真鉴携导演张鹏,邀请吴磊、梁家辉、刘嘉玲、张艺上,明道、冯嘉怡、董琦,图卡等主演,在北京举行了首场盛大的新闻发布会,

  • 标签: 新闻发布会 制片人 刘嘉玲
  • 简介:电影《嫌疑X的献身》于2017年3月31日在中国内地上映,该片是苏有朋继《左耳》之后导演的第二部作品,由王凯、张鲁一、叶祖新、邓恩熙等主演,影片自上映就引起行业内外的热烈讨论,无论从制作水准还是小说还原度方面都具备卓越的表现。

  • 标签: 嫌疑人 传播特征 献身 中国内地 制作水准 苏有朋
  • 简介:现实主义(Realism),一般以现实或实际作为出发点,在人文领域中被广泛应用,特别是在绘画、文学和影视作品中,其对文化的传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在艺术领域中,现实主义主张对天然的或现代的生活进行准确地描述与刻画,并且具有多元化的特征,尤其在影视作品中,现实主义更有着独具特色的表达形式。本文通过列举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经典法国电影作品,探讨其中的现实主义类型与特点,进而对多元化背景下法国电影中的现实主义印记进行分析,旨在推动世界电影行业的健康发展与世界文化的传播。

  • 标签: 现实主义 法国电影 类型电影 多元化背景 技能 世界文化
  • 简介: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伴随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加强,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逐步提升。群众文化活动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十八大以来,群众文化活动已经完成了由群众自发、自娱自乐个体式的小众活动到政府引导大众参与的转变,活动形式也从单一转向了多元。

  • 标签: 群众文化活动 职业特点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主持人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素养
  • 简介:作为一部票房与好评双高的国产影片,《中国合伙》通过"土"与"洋"两类人物及故事语境的自由转换,美国梦与中国梦的"价值共谋",怀旧与现实的"文化勾兑",在展示中国当代知识精英奋斗历程和创业传奇的同时,成功构建了一部颇具文艺范儿的青春励志片。片中人物追求"中国梦"的价值偏离和影片最后缺乏批判反思精神的完美结局则是美中不足的瑕疵。

  • 标签: 中国合伙人 中国故事 文化勾兑
  • 简介:在偶像流量剧几平占据整壁江山的国产剧荧屏上,有一部剧就像一股清流,沁人心脾,引人落泪,发人深省。它就是著名导演毛卫宁和著名编剧高满堂的搭档之作——《爱情的边疆》。创作班底无疑是一部剧品质的重要保证。毛卫宁执导过《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平凡的世界》《十送红军》等多部脍炙人口的作品,编剧高满堂更是妙笔生花,笔下诞生了《闯关东》《家有九凤》《温州一家》等近30部口碑之作。

  • 标签: 爱情 边疆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年轻人 《平凡的世界》 史诗
  • 简介:根据印度工商联合会和安永咨询公司联合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2017年印度电影产业总产值增长27%,高达到1550亿卢比,其中宝莱坞(BOLLYWOOD)为印度电影净票房贡献了近40%的收入。2017年,在印度共有9部影片取得了高额票房,其中票房收入排在前50名的影片,为印度电影净票房贡献了97.75%的收入,相比于2016年增长11.6%。与印度本土电影的强势表现相反,好莱坞影片在印度电影市场的发展却几乎处于停滞状态,2017年票房收入仅为80.1亿卢比,占印度国内电影的13%的市场份额,2016年为79.5亿卢比[1]。

  • 标签: 印度电影 宝莱坞 文化表征 合伙人 好莱坞影片 票房收入
  • 简介:在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中,荣获文华大奖的淮剧《小镇》作为一部大家眼中的道德风尚剧,通过其自身的艺术创作与视听塑造,成功地冲破了观众欣赏过程中常见的道德宣讲性逆反心理,用好听、好看,真情实感的表演与跌宕起伏、拷问灵魂的故事脉络发展,牵引着观众不断地体味着价值观与道德意识不得不尔的悄然回归。创作者用一个群体的善恶得失和主要角色灵魂的挣扎反思过程,使"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的中国传统道德哲理在大众的思想意识中合浦珠还。更为重要的是,该剧的创作团队有着强烈的大局意识与民族责任感,在剧目创作的切入点选择上放弃了描写一一事的简单稳妥做法,而选择了由点辐射到面,由面牵动全局的宏观创作思考。

  • 标签: 创作思考 《小镇》 现实主义 淮剧 乌托邦 家园
  • 简介:(接上期)海报是图片形式的物料,是电影信息点和卖点的立体呈现,“要传达出电影的情感状态、故事核心、造型卖点和场景氛围”。预告片、拍摄花絮是视频形式的物料,主题曲本身是音频形式,但是在电影宣传中多做成MV的形式。拍摄花絮则以随意轻松的形式展现电影的拍摄过程,包括演员的NG镜头、拍摄的幕后故事、正片中被剪辑未播出的部分、工作人员的现场采访、幕后团队的工作场景等,主要是满足消费者对电影的好奇心的同时传达团队的工作氛围和拍摄理念。

  • 标签: 电影宣传 营销模式 社会化 拍摄过程 媒体 图片形式
  • 简介:文牧野导演徐峥、宁浩共同监制的作品《我不是药神》于2018年6月30日点映之时,便颇受好评,正式上映后的机关机构评分一度高达9分。从影片整体艺术水准上看,《我不是药神》可圈可点。但无需苛求影片内容表达的艺术性问题,如今,电影更被强调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艺术属性只是其一部分,需要承担的更多是与票房相匹配的社会功用,而这一点恰是当下中国电影所不足的,亦是观众所亟需的。

  • 标签: 影片创作 现实主义题材 本土化 借鉴 大众传播媒介 艺术水准
  • 简介:超现实主义电影《一条安达鲁狗》运用手与条纹等象征符号,传达出了性欲的破坏力和它与秩序的不可调和性。它的反叙事性的故事仿佛一段密码,凝缩着一个男人从婴孩到成年的与女性的各种关系之下的处境。男女主角歇斯底里的欲望斗争被安排在平滑的时间里,向世人昭示着人类的性欲遭到文明的秩序异化和剥削的历史共时性。

  • 标签: 超现实主义 布努埃尔 精神分析 电影符号学
  • 简介:2015年的科幻电影《机械姬》,引发了一场关于人机关系以及机器人性别问题的讨论。性别问题主要聚焦于机器是否需要性别或者性别对于机器的意义。在现代科技的发展语境中,身体的有机成分被不断质疑和替换,成为人一机合体的"赛博格"。而人类的创造物"机器"作为赛博格的终极形态,不仅是对人类以及人类身体的否定与抗衡,也成了人类未来形态的某种隐喻。身体作为一个符号标本,作为性别、种族、阶级等概念的发生场域,本身就是一个多重文化语义发生的载体。科幻电影作为一种特殊的叙事类型,摆脱了对于传统物质身体的羁绊,以超验的方式更加具体而直接地参与到了这一问题的讨论和探究。本文正是从身体和性别两个维度去讨论赛博格或机器与人类之间的博弈关系。

  • 标签: 机器人 身体 性别 科幻电影
  • 简介:电视媒体如何通过真人秀来讲述旅行,又如何再现甚至再造移动性的生活方式?本文对旅行真人秀文本进行分析,试图阐释移动性这一概念如何内嵌在旅行主题的大众文化内容中,并进一步讨论其在中国社会文化背景下的意义与流变。

  • 标签: 电视综艺 真人秀 旅行 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