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5 个结果
  • 简介:一直以来,客家地区就流传着这样一首童谣:"蟾蜍罗,咯咯咯;唔读书,没老婆。"可见,"崇文重教"理念不仅贯穿于客家人的生活,而且深深地镌刻在客家人的心中。在这深厚文化底蕴的孕育下,客家地区涌现了无数杰出人才,客家院士便是其中的佼佼者。本期开始,我们将根据地区、学科领域等标准选取部分院士,整理并展示他们不同寻常的人生风采,为读者了解客家院士打开一扇窗口。

  • 标签: 李国豪 客家地区 崇文重教 名誉校长 教育基金 桁梁
  • 简介:2009年11月,中国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参加受聘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农业院士顾问活动期间,由自治区农业厅厅长张明沛陪同一起考察广西农业发展情况以及广西农业厅组织对改革开放以来30年农业志的编纂工作。通过深入考察,袁隆平院士对自治区领导重视“三农”工作以及广西农业自主创新农业技术推动袁隆平院士为广西农业志题词$广西农业厅@陈德文

  • 标签: 农业志 广西农业 志题词
  • 简介:近期,来势汹汹的安徽阜阳EV71感染病疫情又一次引起社会对公共卫生问题的关注。早在“非典”肆虐后的次年,人大代表钟南山就希望尽快建立针对整个传染病的预警系统,一个突发疾病的预警系统,包括“非典”,也包括人、禽流感等,并且在两会上呼吁对公共卫生立法。

  • 标签: 钟南山 院士 公共卫生问题 “非典” 预警系统 人大代表
  • 简介:2001年12月9日,中科院公布本年新增选的56名院士名单中,龙岩籍郭柏灵光荣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是我国设立的自然科学领域的最高学术称号。此次增选后,中科院共有院士653人。其中,新罗区籍科学院士2名,另工程院士1名。这是龙岩人民的光荣。

  • 标签: 中科院院士 郭柏灵 中国 科学研究 工作业绩
  • 简介:一直以来,客家地区就流传着这样一首童谣:"蟾蜍罗,咯咯咯;唔读书,没老婆。"可见,"崇文重教"理念不仅贯穿于客家人的生活,而且深深地镌刻在客家人的心中。在这深厚文化底蕴的孕育下,客家地区涌现了无数杰出人才,客家院士便是其中的佼佼者。本期我们继续根据地区、学科领域等标准选取部分院士,展示他们不同寻常的人生凤采,为读者了解客家院士打开一扇窗口。

  • 标签: 客家地区 院士 丘成桐 皇帝 数学 文化底蕴
  • 简介:苏州甪直殷家有对兄弟院士,他们就是殷之文和殷之士(震)。

  • 标签: 兄弟 院士 苏州
  • 简介:钟惠澜(1901--1987),著名医学家。祖籍广东梅县,生于葡属东帝汶的叻利岛。1929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获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医学博士学位。曾任北京协和医院院长,北京友谊医院名誉院长,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教授、所长等职。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 标签: 中国科学院院士 医学家 热带 客家 纽约州立大学 协和医院
  • 简介:国际蒙古学协会秘书长比拉于1927年9月2日,作为阿拉特沙格德尔的幼子出生于乌兰巴托市。他从小追求知识和文化。1946-1951年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学习期间,他掌握了自己的主要专业———历史学的基础知识。从1953年开始,他在从事学术研究工作的同时...

  • 标签: 历史文献学 蒙古历史 蒙古学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蒙古帝国 历史编纂学
  • 简介:中央研究院,简称中研院,是民国时期中国最高学术研究机构,也是现在我国台湾地区最高学术研究机构。1928年,中研院在南京成立,首任院长为蔡元培,设有物理、化学、工程、地质、天文、气象、历史语言、国文学、考古学、心理学、教育、社会科学、动物、植物等研究所。抗战期间,中央研究院西迁昆明、桂林、四川李庄等地,抗战胜利后迁回南京。

  • 标签: 中研院 学术研究机构 傅斯年 抗战期间 胡适之 西迁
  • 简介:<正>上世纪50至70年代,一种不放食用油而将蔬菜于铁锅中干炒、水煮,谓之"红锅菜"者,是大众主食之一。这是因为当时制约因素太多,导致食用植物油生产徘徊不前,而人口激增,人均占有量不断下降,市场供应长期紧张,人们吃"红锅菜"是一种无奈的选择。今天,各种品牌的植物油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家家"油余",这其中,研究油料作物的科学家功不可没。被誉为"油菜之父"、中国工

  • 标签: 官春云 油菜产量 访问记 农学博士 部级科技进步 农学系
  • 简介:一直以来,客家地区就流传着这样一首童谣:"蟾蜍罗,咯咯咯;唔读书,么老婆。"可见,"崇文重教"理念不仅贯穿于客家人的生活,而且深深地镌刻在客家人的心中。在这深厚文化底蕴的孕育下,客家地区涌现了无数杰出人才,客家院士便是其中的佼佼者。本期我们继续根据地区、学科领域等标准选取部分院士,展示他们不同寻常的人生风采,为读者了解客家院士打开一扇窗口。

  • 标签: 客家地区 院士 农业工程 专家 文化底蕴 杰出人才
  • 简介:高考制度改革不仅改变了一代人的命运,而且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催化剂.当教育部宣布,今年广东省将在全国率先实行“3+X”的高考改革后,这一牵动着千家万户的改革,顿时成为举国关注的热门话题.地处改革前沿的广东省立即引起连锁反应,尤其是高三年级师生更是兴奋不已,他们及时地调整战略

  • 标签: 中科院院士 高考改革 “两个估计”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 邓小平同志 综合科目
  • 简介:我读书不多,买书自然就更少。不过有几个作家的著作,我是每出必买的,他们是戴望舒、沈从文、陆蠡、朱生豪、契诃夫等等。理由很简单,就是我喜欢他们,包括他们的著作和为人。现在就是来谈谈戴望舒。

  • 标签: 诗人 翻译家 戴望舒 人物传记 中国
  • 简介:<正>在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的时代,提倡知识创新是顺理成章的事。但唯其顺理成章,人们便忽略了进一步的追问,以至"原创性"这个含义相当模糊的概念竟成为广泛使用的学术评价标准。在"知识创新"、"原创性"这些新概念的滥觞——知识经济市场上,创新或原创是有着相当具体的含义、并在知识转化为产品之后有着可操作的评价标准的:即独立知识产权。但是离开市场,这些概念的含义就变得不甚清晰,若是作为评价标准就变得很不准确,尤其是在运用于学术范畴时。

  • 标签: 独立知识产权 学术范畴 学术评价 评价标准 翻译问题 学术名著
  • 简介:陈毅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员重要将领,青年时期还是一位译者。1921年,陈毅从法国回到国内,开始从事革命活动;1923年到北京,再进中法大学文科班读书。在这里,一个偶然的机缘,使得陈毅有了一段译介和创作文艺作品的经历。陈毅最早翻译的,是法国著名浪漫主义

  • 标签: 陈毅 中国共产党 文学翻译 大学文科 革命活动 青年时期
  • 简介:翻译是交流的开始,中国古代翻译从佛经开始。中国的佛经翻译初始于东汉,发展于魏晋时期,鼎盛于隋唐盛世,至宋代以后渐趋衰落,前后历时十个世纪,翻译过来的三藏共有1690余部,6420余卷(已译出而佚失了的以及藏文佛典不计算在内)。

  • 标签: 中国古代 佛经翻译 翻译家 藏文佛典 佛教
  • 简介:操纵理论作为翻译研究文化转向后的主要理论代表,突破了翻译研究忠实与背叛不休的争论,将翻译置于社会文化背景下考察,提出翻译是意识形态和诗学操纵下的改写。政治外宣文本作为最权威的文本之一,忠实是其翻译最本质的要求,但这并不意味着语言层面的对等转换,而应是考虑到意识形态影响下的适度"改写"。本文以操纵理论为指导,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和十九大报告为语料,探讨意识形态对政治外宣文本中特殊"论域"的汉法翻译策略的影响。

  • 标签: 操纵翻译理论 意识形态 政治外宣文本 汉法翻译 翻译策略
  • 简介:在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新闻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看书先看皮,看报先看题。新闻标题作为新闻的“眼睛”,可以简洁地揭示和评价新闻内容。力求“立片言而居要”,一语中的,让读者一目了然,一见钟情,传递信息的同时能够激发起读者强烈均阅读兴趣。人们赋予它各种各样形象而贴切的比喻,如“文章的灵魂”“文章的眼睛”“文章的旗帜”,这就足见标题之重要性。

  • 标签: 新闻标题 加词法 减词法
  • 简介:翻译与其说是肌理性的,还不如说是修辞性的。它得益于阅读感知、文本重构和批评反馈的修辞性链接,体现为原作在语言、美学、文本、文化和哲学层面的一系列重构。承认翻译存在修辞空间,有助于挖掘翻译脱语境转换渠道的多元性。

  • 标签: 翻译 修辞 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