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1931年,因一连串的被捕事件,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央领导人的安全受到极大威胁,中共中央工作几乎陷于瘫痪,这是中共在中国城市革命工作异常艰难的一年。就在这一年的6月15日,上海英法租界发生了轰动国内外的共产国际工作人员牛夫妇被捕事件,严重影响了共产国际与中共中央的联系。这一事件虽然发生在80多年前,但事件诸多细节依旧扑朔迷离,

  • 标签: 事件 政治 中共中央 共产国际 1931年
  • 简介:同治末年日兵侵的"牡丹社"事件对清廷震动极大。事后进行了海防问题的大讨论,在加强海防建设方面达成了共识,治政策也由原来的消极转向积极。光绪元年规定福建巡抚"冬春驻,秋夏驻省,两地兼顾"。丁日昌是实行此一规定之后的首任福建巡抚,在其两年多的闽抚任上,对台湾的海防建设和经济开发做出全面的规划,提出兴办铁路、矿务,设立电报线等主张;继续开山抚"番",移民实边,开垦台湾后山;大力整顿吏治营务,裁革陋规,豁除杂饷,纾解民困,取得令人瞩目的政绩。闽抚"冬春驻"的目的是要加强海防建设,但由于此一制度本身的缺陷以及清廷未能在经费上给予必要的支持,故闽抚驻未能发挥出预期的作用,这一规定也于光绪四年六月取消,恢复了由督、抚隔年轮赴台湾巡查的旧制。在强邻日本正磨刀霍霍,全力扩军备战之时,清政府却仍然因循守旧、苟且偷安。中国失去了在近代历史上最后一次振作自强的机会。

  • 标签: 福建巡抚 丁日昌 台湾地区 近代化 晚清
  • 简介:2013年2月26日,本刊收到美籍藏胞索朗喇嘛的来信。他在信中说,今年藏历新年后的第三天(即2013年2月13日),一名藏族青年在尼泊尔藏人居住区自焚。这个青年身上没有护照、信用卡及其它能证明身份的东西。

  • 标签: 自焚 安宁 世界 藏历新年 居住区 尼泊尔
  • 简介:据晋宁县“郑和研究”报2013年2月25日报道,2013年1月11日郑和世界航海邮票展馆落成并开始展览。该馆位于昆阳中和社区文化中心,展馆收藏了从1852年起至今2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的8000多枚帆船航海为题材的邮票及世界各国为纪念郑和下西洋,纪念哥伦布、达伽马、迪亚士而发行的邮票,还展出了“郑和宝船”,英国胜利号、

  • 标签: 郑和研究 邮票 展馆 航海 世界 社区文化中心
  • 简介:二战结束后,国际上出现了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对峙局面,以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出台为标志,整个世界进入冷战时期。日本根据《开罗宣言》和《波兹坦公告》将台湾归还给了中国。50年代初,日本政府秉承美国的意志,与台湾国民党政权建立了"外交关系"。日成为美国围堵新中国大陆的重要伙伴,其间,在美国主导下,日政治、经济关系跌宕起伏,但相对稳定。至1972年9月,中日两国实现了邦交正常化,同时日"断交"。至冷战结束,日政治、经济关系也逐渐升温。整个冷战时期,日本维系日关系的最大因素是其国家利益。

  • 标签: 日台关系沿革 日台和约 日台贸易
  • 简介:谓十臣(1884--1936),原名丕阁,字臣,直隶濮州人。1884年出生于直隶省濮阳县(今河南省濮阳市)鹿斗村一个农民家庭。1902年,他应科举,中秀才。1905年,他考入直隶省保定高等师范学校就读,毕业后在保定、大名、天津等地中学任教。1921年当选为直隶省参议员。

  • 标签: 革命教育家 秀才 科举 高等师范学校 1921年 农民家庭
  • 简介:1950-1952年改造运动是国民党历史上一次重大变革,也是其退至台湾后第一次大调整。改造时期制定的党政方针奠定了国民党在台湾统治的基调,影响深远。本文探讨了蒋介石在改造运动中的表现与作用,指出蒋介石主导了走向改造之路,亲组听命于自己的"中央",是苦心孤诣的"当家人",但其对军事的关注度仍在党务之上,同时从某种意义上,蒋介石主导的改造有"玩火者熄火"的意味,其性格因素制约了此间对党务改造的限度。

  • 标签: 蒋介石 国民党 改造 台湾地区
  • 简介:一个十几平方米的小乌托邦,把人凝聚在一起,让他们流沙一样的生涯不致无所凭依。就像用来固沙的草网格,埋在沙丘上,限制了沙丘的移动,让它不至于成为毁灭性的力量。凯西·贝茨演过一部感人至深的电影,《笑傲同行》(《油煎青番茄》)。上世纪初,两个女人在小镇上开了一间咖啡馆,招牌菜是油煎青番茄。两人悉心经营,满怀热情地打理,咖啡馆成了小镇的中心,凝聚了那里的居民,见证了许多故事。最后,咖啡馆在时代变迁中渐渐衰落,两个女人一个死去,一

  • 标签: 食宜 平安夜 一次性筷子 女明星 湖南文艺出版社 冬夜
  • 简介:美国是世界上最早研制成功核武器的国家。1939年,纳粹德国制定了原子弹研究计划,但直到1945年帝国崩溃,也没有进行过真正意义上的核试验。二战爆发后,美国总统罗斯福成立了最高机密的“曼哈顿计划”,把刚发现的原子裂变现象应用于大规模杀伤洼武器的研制,目标是赶在德国之前制造原子弹。

  • 标签: 核试验 世界 “曼哈顿计划” 纳粹德国 1939年 原子弹
  • 简介:近现代以来,研究明郑集团的抗清活动与清朝康熙统一湾的历史,往往存在着某些道德与现实相互混淆的误区。许多学者在论述明清之际的这段历史时,总是有意无意地彰显郑氏集团的文武业绩,尽可能地回避他们的弱点与负面因素。事实上,郑氏集团以福建及东南一隅,与拥有中国辽阔地域的清王朝相抗衡,实属不易,双方力量之悬殊显而易见。郑氏集团为了补充兵员和筹措粮饷,苦苦支撑,甚至不择手段。近年来,笔者从事闽台地区民间文献的搜集和研究工作,不经意中看到一些私家文献对于这一时期清郑对抗的历史记载,现整理如次,或可从另一个侧面,加深人们对于清郑力量的逆转与康熙统一湾的全面认识。

  • 标签: 清朝 郑氏集团 力量逆转 统一台湾
  • 简介:康熙皇帝对台湾的认识有一个从模糊到逐渐清晰的过程,而且台湾地位的重要性始终是毋庸置疑的。他从来没有放弃台湾的想法。早在清郑对峙与议和时期,郑氏多次提出"照朝鲜事例"处置台湾,但康熙皇帝始终没有答应,坚守了国家统一的最后底线。在平定郑氏统一湾之后,当臣下议论或弃或留之时,康熙皇帝果断决绝地把台湾收归清朝版图。这是由其秉持传统儒家大一统观的政治理念所决定的。可以说,统一湾是康熙皇帝大一统观在完成国家统一的具体实践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正因为如此,康熙皇帝的理政策也有逐渐强化之势。从设置府县,展界开海,到派遣巡御史,都逐步加快了台湾内地化的进程,从而也使台湾成为大一统中国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 标签: 康熙皇帝 台湾地位 理台政策 大一统观 海疆意识
  • 简介:1683年,施琅率清军水师攻克澎湖,郑克塽随即降清,台湾自此纳入清朝版图。清朝、郑氏战争之进程,经由陆续赴日之华人海商而为长崎唐通事所把握,进而由唐通事以"唐船风说书"的形式报告给江户幕府。本文拟以《华夷变态》所收相关风说书为史料,揭示日本当时对康熙复之认知过程,对以往主要依靠中文、西文的先行研究进行一些补充。此外,通事之认知建立于海商之报告,所以本文亦想探讨华人海商对康熙复之观察。通过考察可知,日本基本上迅速地掌握了康熙复的整个过程,因为台湾商船多为郑氏政权一方派遣,所以其报告中多见偏袒郑氏之语,但此并未对风说书的真实性产生大的影响。海商对台湾战时情形观察的角度也颇有与中文史料不同之处。

  • 标签: 康熙复台 日本长崎唐通事 华人海商 风说书 华夷变态
  • 简介:话剧演员于是之先生在舞台上的最后一次亮相,是在1996年。那时他69岁,已有病兆,健忘、失语,但眷恋舞台,还想演。他被安排在话剧《冰糖葫芦》中,客串一个"只有10句台词,每句不超过4个字"的角色。他和演员朱琳搭戏,演一对老夫妻。出去散步,两人总要提醒对方别忘带钥匙。于是之上场说不出"钥匙",

  • 标签: 开口说话 话剧舞台 话剧演员 于是之 老夫妻 北京人艺
  • 简介:《四库全书》所收《玉新咏》出自纪昀家藏,向称宋本。学术界亦以宋本目之,实则是一个错误。本文通过比勘,认为原纪昀家藏然后入献内府的这部号称宋本的《玉新咏》,实为明末赵均覆宋本,而且是赵氏覆宋本的补版后印本,在赵氏本中属于较差的版本。至于补版后印的时间,则在清初就已发生。本文还提出,纪昀既以家藏赵氏本误为宋陈玉父本,其托名其父纪容舒所撰《玉新咏考异》所说的宋本,其实不是宋本,亦是赵均覆宋本,故凡在《考异》中称“宋本”者,大多与赵本特征符合,而不合陈玉父本,这一点是我们利用《玉新咏考异》时一定要注意的。

  • 标签: 玉台新咏 四库全书 陈玉父 赵均 覆宋本
  • 简介:本刊讯2012年11月2日至4日,新加坡应和会馆举办了“第三届世界嘉应同乡联谊大会”。2012年适逢新加坡应和会馆成立190周年,与本届大会双庆双喜。来自世界各地的1300名嘉应同乡齐聚来福士城会议中心,共同出席主题为“以客为根、以史为贵”的联谊大会,大会内容包括盛大千人晚宴、会议、讲座和观光旅游等。

  • 标签: 新加坡 世界 观光旅游 会馆 应和 晚宴
  • 简介:本刊讯“世界客属第二十五届恳亲大会”于2012年11月20日至22日在福建三明举行,来自世界五大洲28个国家和地区、215个客属社团的5000多名海内外客属乡亲代表齐聚客家祖地三明,共叙乡情、共襄盛举。

  • 标签: "世界客属第二十五届恳亲大会" 福建 三明市 文化交流
  • 简介:《1421:中国发现世界》(以下简称《1421》)的作者加文·孟席斯断言,第六次下西洋的郑和舰队到达非洲东岸以后并未返航,继续航行。曾到达好望角,沿非洲西岸北上,经佛得角群岛到达加勒比海,登上瓜德鲁普岛,成为早于哥伦布70年发现美洲大陆的第一人。这个结论冲破了中国的历史记载郑和航行的最远方是非洲东岸的结论。语出惊人,震撼世界。我怀着求解的心情,研读了他认为的四条航线之一的周闻航线,重点解剖了好望角、佛得角群岛、瓜德鲁普岛三个关键点的证据,形成了初步印象。

  • 标签: 加勒比海 好望角 世界 中国 航线 印象
  • 简介:19世纪60年代以后,包括知识分子、官员在内的中国人开始走出国门,直面那个曾经只是“道听途说”的西方世界。西方先进的科技给他们以强烈的冲击,一部分人逐渐摆脱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导致了认知体系以及思想世界开始发生变化。

  • 标签: 王韬 中国士人 西方认知 思想世界
  • 简介:古贝维尔老爷1549-1562年的日记,向我们真实地展现了游戏在中世纪晚期法国人的日常生活中的地位。当时无论是节庆游戏还是日常游戏,都具有重要的民间公共宗教仪式的功能,有着明显的开放性和广泛的参与性,并因此起到重温、确认和更新群体认同的作用。这些游戏也表明,当时人们并没有现代的身体和空间私密观念,休闲、信仰等诸多方面也还没有明确的界限。尽管贵族和教士阶层具有某种特殊性,但总体上说,当时的日常生活并非巴赫金所说的“两种生活”的截然对立。事实上,无论男女老少,所有阶层的人都生活在相同的时间和空间里,并共享同一种文化,包括生活方式、信仰、观念等。然而,从游戏中也可以看出法国的近代化进程正在发生,社群内部不同阶层的成员之间正在发生文化上的裂变,游戏正日趋世俗化,而群体认同的扩大化则促进了民族意识的形成。

  • 标签: 吉尔·德·古贝维尔 庄园主 游戏仪式 社群认同 巴赫金 狂欢化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