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航运网络的角度分析近代上海港的崛起,勾勒出上海航运网络的形成过程,进而利用旧海关资料所含货物中转数据,揭示航运网络推动港口货物中转运输。认为近代开埠之后,上海港的"襟江带海"的区位优势开始显现,轮船招商局、蓝烟囱轮船公司等纷纷以上海中心设置航线,上海成为中国航运网络的重要门户。正是基于这种航运网络,上海的对外运输特别是中转运输蓬勃开展,货物中转率长期维持在50%以上,显示了上海港在联系国内口岸与海外市场之间非常重要的中介作用,这也意味着依托于不断扩大和加密的航运网络,上海港的资源配置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由此也推动了上海整个城市的发展。

  • 标签: 航运网络 中转运输 上海港
  • 简介:<正>上海救济会六个月工作报告(193年8月13B—1938月2月15日)第一章本会成立经过自芦沟桥事变发生以还,平津相继沦陷,淞沪一带,风云紧急,一夕数惊,战事有一触即发之虞。华洋义赈会鉴于上海一旦卷入旋涡,战区人民,必致流离失所,呼吁无门,爱于八月四日召开董事会,讨论救济办法。当经公决联合各善团通力合作,以厚实力,并推定顾吉生、陆伯鸿、朱吟江、饶家驹、柏韻士等五君,分向各善团接洽,当时深蒙各善团赞许,允予合作。翌日,华洋义赈会乃邀集各善团开联席会议,应邀出席者计有中国红十字总会、慈善团体联合救灾会,世界红卐字会、中国济生会、中华公教进行会、华洋义赈会等六团体代表十一人,经议决为应时势之需要组织“上海救济会”,共谋救济工作,以收群策群力之效,同时并邀请各国驻沪领事、各国商会暨上海各公团,一致参加筹备关于组织国际救济会之一切事宜。其时,平津方面,亦有万国救济会之

  • 标签: 难民收容所 救济会 中国红十字会 华洋义赈会 工作报告 交通大学
  • 简介:海国作为我国唐代的一个地方少数民族政权和属国,在立国200多年间与唐朝一直保持着密切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对唐代东北地区的开发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渤海国与当时的邻国新罗和日本也有着十分密切的接触和交往,为将盛唐文化传播到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本文选取渤海国早期历史中比较重要的王族渊源、营州反叛与震国建立的关系、渤海王国诸称谓之寓意源流3个问题,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做出进一步的考释和探讨。

  • 标签: 渤海 契丹 唐朝 震国
  • 简介:长江,古称“江”或“大江”,是我国和亚洲第-大河、世界第三大河.她横贯东西,辐辏南北,流域辽阔,物产富饶,交通便利,经济发达,人文荟萃,既是中华民族文化发祥地之-,也是我国的经济重心所在.古往今来,长江作为水上交通运输大动脉,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扩大人文交流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与作用,素有“黄金水道”之美誉.

  • 标签: 长江航运 情缘 武汉 中华民族文化 经济社会发展 人文交流
  • 简介:1852年,百卷本《海国图志》终在扬州杀青付梓。刊刻行世。这部在中国近代史乃至亚洲近代史上影响深远的著述虽然由魏源署名.却凝聚着林则徐的心血.可以说两人同为它的编著者。

  • 标签: 《海国图志》 林则徐 魏源 中国 近代史
  • 简介:埠际贸易的宏观变化改变了上海原来的经济中心地位,上海工业中心的兴起,保持了其全国外贸中心地位。在对外贸易上,工业中心给外贸中心以强有力的支持;在国内埠际贸易中,上海的影响由外贸向工业中心转化,并保持强大的影响力。上海与对象口岸间的互动中,有直接航运的困窘、中外商人的利益争夺、资金的短缺与牵制,上海由此逐步形成了航运、商业和金融中心

  • 标签: 埠际贸易 多功能经济中心 区域发展
  • 简介:由中科院资深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杨裰为顾问,上海郑和研究中心主任、上海海事大学海洋文化研究所所长时平教授为领队的上海郑和研究中心学者考察团一行5人,于2008年6月6至7日,在南京进行考察和学术交流,受到江苏省郑和研究会的热烈欢迎。丁子纲执行理事长亲切会见了考察团。6日下午,丁子纲执行理事长及秘书长黄荣枝、郑和后裔郑自海等陪同考察团参观了宝船厂遗址公园,

  • 标签: 上海海事大学 郑和研究 学术交流 南京 学者 侧记
  • 简介:《江苏航运大事记》由江苏省郑和研究会受江苏省交通厅委托编纂。最初的设想是编纂《江苏航海大事记》,后来考虑到江苏航海事迹过于单薄,又不足以反映江苏航运面貌,因而扩大范围,改为现在的《江苏航运大事记》。所收范围起自远古,直到2006年,

  • 标签: 江苏省交通厅 大事记 航运 后记 郑和研究 编纂
  • 简介:闽台往来首先是人民往来,闽人或单身渡台耕作,或携眷赴台定居;单身赴台的,一般在开春后渡台,耕作一年,于年终返乡过年。其次是兵员往来。清代驻台防兵都由福建派遣,三年一轮换。再次是物产互通有无。台湾的米谷内运,供福建兵粮之不足;福建的木材、陶器、纺织品、烟、纸等运台,供台民日用之所需。又次是军用物资、台饷运送及公文函件邮递往还。这些都促使福州与台湾航运的发展。

  • 标签: 中国 福建 台湾省 航运发展 贸易经济 商品交流
  • 简介:在杜月笙打入航运业之前,上海航运业早已有帮会人物涉足。“如招商局、三北、宁绍等轮船公司的业务主任(一称事务长,俗称买办)沈华亭、张延龄、沈荣三、谢葆三等,都拜了‘老头子’,甚至招商局的船长黄慕宗也成了帮会中的‘山主’。各码头工头更须借帮会身份来压制和剥削工人”。杜月笙的学生俞仙亭曾于大革命时期担任招商局五码头职工会主席。但杜月笙插足航运业是从1933年打入大达轮船公司开始的。大达轮船公司是南通张 、张謇两兄弟创办的企业。张謇于1903年至1908年间,先后创办了大达内河轮船公司、大达轮船公司、天生港通靖轮步(轮步即趸船码头),垄断了上海至扬州之间的苏北航线(俗称小长江线)。1925年张謇逝世

  • 标签: 杜月笙 大达公司 轮船公司 苏北 洪泽湖 轮船航运业
  • 简介:银行的内生脆弱性决定了银行停业危机的生成与发展,中国银行业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出现了两次大规模的银行停业倒闭高潮。本文选取1935年上海停业银行进行群体研究,认为银行在资不抵债或资本与债务基本相等时进行的停业清算,一定程度上控制并锁定了银行流动性负缺口,是基于损失最小化的选择。在近代中国竞争性的银行体系中,普通银行股东的特殊加重责任以及储蓄银行重要股东的连带无限责任是维持中小银行清偿能力的重要支撑。在有限的存款偿还中,重点的保护对象是收入低且较分散的小额储蓄存款者,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近代金融发展中的金融公平。

  • 标签: 银行 停业清理 存款清偿
  • 简介:2007年8月23日下午三时,上海郑和研究中心秘书长时平教授,在江苏省郑和研究会学者杨斌先生陪同下考察访问了南京宝船厂遗址滨江大道一号郑和宝船厂建造基地,受到南京宝船厂遗址文化管理有限公司谭志刚主任,南京钧龙宝船置业有限公司卢克先生的热情接待.

  • 标签: 郑和宝船 郑和研究 南京 上海 工地 专家
  • 简介:辛亥革命冲击了文庙在帝制时代的“圣域”地位,上海文庙亦利用其旧有空间传播共和新风.然而出于对共和社会乱象的不满,其后民间到官方都有意重拾文庙的道德承载,以维护社会人心.虽经历新文化精英的批判,但北京政府时期文庙祀典未曾中断,地方官绅通过革新祀典礼仪、开放文庙、筹备通俗教育馆等方式,意在将文庙所承载的精神与共和社会相融通并传布民间.不过此时维护文庙旧制的社会氛围依然浓重,利用上海文庙广泛推行社会事业还有待北伐革命后强有力政权力量的出现.

  • 标签: 北京政府时期 上海文庙 共和理念 孔子
  • 简介:<正>以罪恶的鸦片贸易作为“唯一的‘开门的芝麻’”,并以罪恶的鸦片战争使中国大门向西方侵略者“永恒”、“体面”地敞开,19世纪中叶西方经济军事势力的大规模入侵,把原来闭关自守的中国强行挟进近代世界的潮流.中国人开始面临一个史无前例的历史课题:在强大的西方经济军事侵略面前,中华民族怎样才能生存下去并发展起来?

  • 标签: 《海国图志》 魏源 中国近代 19世纪中叶 西方侵略 鸦片战争
  • 简介:受江苏省交通厅委托,由江苏省郑和研究会组织编纂,范金民、陈显泗、庞继先三位教授主编的《江苏航运大事记》,于2009年4月由海潮出版社出版发行。

  • 标签: 江苏省交通厅 出版发行 大事记 航运 组织 编写
  • 简介:2014年11月8—9日.由上海市历史学会、上海师范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德国(海德堡)约翰·拉贝交流中心等单位协办的“饶家驹与战时平民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师范大学举行,来自中、法、德等国的外交人员、专家学者、难民代表等共90余人与会。会议由上海市历史学会副会长、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院长苏智良教授主持。

  • 标签: 上海师范大学 国际学术研讨会 平民保护 战时 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 历史学会
  • 简介:五十多年前去北京读书,途经上海,曾在那里逗留三四个钟头。从那时到现在,去上海的次数已经记不清有多少了,然而未曾因此写过任何文章。原因是上海太大了,现代与传

  • 标签: 上海 感受 美术馆 参观者 现代与传统 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