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33 个结果
  • 简介:我一直称张抗抗为"抗抗姐",和她认识多年,真正熟悉起来却是近年的事。每次我给她打电话都是假装"闲扯",然后作为正式"采访"见报。每次她给我发邮件都是已近凌晨,然后我回复她:半夜三更,请暂停""息。最近两年,她很少出

  • 标签: 作家身份 认识 邮件 采访 长篇小说 作品
  • 简介:”、“做”是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两个字,可是在一些报刊以及志书、年鉴中,经常会有使用不当、出现错误的情况。例如:把“作贡献”误“做贡献”;“指示”误为“做指示”;“做准备”误“作准备”等等。

  • 标签: “作” “做” 用法 使用频率 现代汉语 报刊
  • 简介:无论在哪一种意义上,张承志都是中国当代最为优秀的作家之一,其前行者的姿态一直为当代作家所推崇。在80年代,张承志主要以一个小说家的形象出现。他的小说擅用长句,绚丽而又不失朴实,并且有着极为丰富的色彩层次。但是,张承志真正为人所称道的,还不仅仅是他的小说的独有的艺术魅力,而……

  • 标签: 《张承志代表作》 张承志 文学作品 小说 散文
  • 简介:王安石平素看不起沈文通,认为他不爱读书,没有学问。作诗讽刺他:'/n然(/n,读xiāo,自由自在)一榻枕书卧,直到日斜骑马归。'文通去世,安石为他的墓志铭中也有'公虽不常读书'的字样。有人劝他说:'文通乃是堂堂状元出身,这句话是不是说得太过了?'安石说:

  • 标签: 文通 沈文 石为 学庵
  • 简介:舟(1851.10.28—1898.1.22),行名运超,字班卿,安徽绩溪人,出身于官宦家庭。父邵辅(1808—1862年),道光甲辰(1844年)举人,曾在陕西葭州(今佳县)、陇州(今陇县)等地任知州,历充戊午(1858年)、辛酉(1861年)陕甘乡试同考官,1862年死于陕西战事。母章氏(1833—1893年)。邵舟8岁时随母从绩溪至陇州,14岁时因父亡而返回绩溪,以捐贡入国子监习举业。1867年补弟子员。

  • 标签: 绩溪 国子监 陕西 岁时 道光
  • 简介:在重庆一提起卢孚,人们都会竖起大拇指称赞:“中国爱国实业家!”就连伟人毛泽东都称赞说:“中国实业界有四个人不能忘记,搞重工业的张之洞,搞化学工业的范旭东,搞交通运输的卢孚和搞纺织工业的张謇。”卢孚经历“革命救国”“教育救国”和“实业救国”,他从国内外形势和自身条件出发,为抗战付出自己的全部力量。

  • 标签: 全面抗战 卢作孚 “教育救国” 实业救国 爱国实业家 国内外形势
  • 简介:“奚仲车”是中国文化史上极富命义的一个课题,但由于直接史料甚少,迄今未引起研究者的充分注意。其实若从解析“奚仲车”入手,可以解决先秦文化史上的一系列重要问题,如“圣人”创物利民的社会文化属性;车除作为交通工具之外,在先秦礼制中还具有哪些社会文化功能;文献记载中“乘龙”与骑马及车之间有何隐喻性关联;车在中国古代的独立起源及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渊源于英雄时代的奚仲家族,如何积蓄起在贵族时代薛国发展所需要的历史创造潜能等等。所有这些都意味着“奚仲车”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丰富的尚未被人充分理解的意义。

  • 标签: 奚仲作车 车正 车制起源 乘龙 仲虺
  • 简介:汉武帝时淮南王刘安的是《离骚传》还是《离骚傅》,历来颇有争议。本文对王逸《楚辞章句》提供的材料进行了细致分析,并结合其他史料。论证了淮南王所作为《离骚传》的合理性和可能性。尹湾汉简《神乌傅》的出土并不能证明刘安所作就是《离骚傅》这一事例提醒我们应以科学和谨慎的态度对待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

  • 标签: 淮南王 刘安 离骚
  • 简介:李东阳是明代茶陵派领袖,一生著述宏富。其诗文作品,有明清刻本抄本七种。今人据此所编有《李东阳集》(周寅兵点校)和《李东阳续集》(钱振民辑校),均由岳麓书社分别于1983年和1998年出版。两集约一百五十万字,将东阳作品网罗殆尽。然挂万漏一,亦所难免。笔者于专题研究之际,意外获得李东阳佚四篇。佚作对研究李东阳的生平、交往和思想都不无裨益。

  • 标签: 李东阳 辑佚 考证
  • 简介:长期以来,一些稿件、书籍、报纸、杂志,常常发生“”和“做”错用、混用的情况,手边就有两例。1989年6月20日《新疆日报》第一版有条消息《自治区个协致电党中央国务院为维护安定稳定物价做贡献》,不仅标题“作贡献错成“做贡献”,而且文中的“”和“做”也用得混乱。第一段是“……决心为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繁荣市场、稳定物价作出贡献。”第二段又成了“……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做出贡献,”

  • 标签: 市场经济秩序 《新疆日报》 二段 政治局面 文中 误写
  • 简介:船王卢孚因创建中国近代最大的民营轮船公司——民生实业股分有限公司而名闻遐迩,饮誉宇内,并树立自己在中国民族实业界扛鼎人物之地位.毛泽东赞誉他为旧中国民族实业界四个不能忘记的人物之一.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卢孚先生的结论》称他“为人民做过许多好事,党和人民是不会忘记的.”作为“实业救国”之爱国精英,人们对他知之甚多.却鲜有人知其曾怀抱“教育救国”之利器而上下求索.在1925年筹建民生公司以前,他是典型且真诚的“教育救国”论者.在其丰富多姿的教育实践中,他葆有缜密科学的教育思想体系;而其短暂且火热的记者生涯无疑与其教育思想之形成发展保持着某种唇齿相依的血肉联系.1916年6月,刚满23岁的卢孚经其兄长的友人之力荐,从合川奔赴成都任《群报》

  • 标签: 卢作孚 教育救国 民营轮船公司 教育思想体系 股分有限公司 “实业救国”
  • 简介:《家礼》五卷,旧题朱子撰,或称《文公家礼》,始出於朱子殁後,宋、明间屡有翻刻,且远播於朝鲜,影响甚巨。然此书是否出自文公手,白面世以来,屡兴争议。清王懋骇《家礼考》,断言“《家礼》非朱子之书也”,《四库提要》采信其说,称“是书之不出朱子,可灼然无疑”,王说遂成公论。

  • 标签: 《家礼》 朱子 考辨 《四库提要》
  • 简介:<正>1989年3月1日下午,来自呼和浩特地区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及其他部门的译者20余人应邀参加了会议。与会者对本刊近年来取得的进步和成绩予以高度评价,并就本刊宗旨、内容、报道重点、编辑技术,以及1990年本刊10周年纪念活动的准备工作等问题,提出了很

  • 标签: 高等院校 译者 呼和浩特 科研单位 编辑技术 准备工作
  • 简介: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日益深重的民族灾难,山东黄县一普通村民梁友声称捐款3000万元以纾国难,并要求见蒋面陈救国良策。此举一时轰动朝野,引起种种揣测,许多党政要员也难辨真伪。本文详尽披露了梁氏的真实意图。

  • 标签: 委员长 陶行知 蒋介石 韩复榘 张静江 国民党
  • 简介:1961年冬,中央办公厅领导交给我一项任务,派我当彭德怀同志的临时秘书,随他回湖南湘潭老家农村调查.历时56天.在这期间,我亲身感受到彭总深切关怀群众疾苦、坚持实事求是、不计个人安危、一心追求真理的可贵精神.现把这次出差过程中的所见所闻追述如下.

  • 标签: 作调查 回乡作 彭德怀回乡
  • 简介:20世纪术出版的《辞海》里,以戏剧导演资格收有“孙维世”词条.颇出乎我的意料。因为这位女性47年的情爱历程与收局。似乎比其导演戏刷的“成就”更为引人注目。

  • 标签: 《辞海》 20世纪 戏剧导演 孙维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