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1 个结果
  • 简介:我的父亲陶尚铭曾任张作霖的秘书和日文翻译十二年,后来又任张学良的高级幕僚三年多。父亲生前与朋友们聊天时,谈过张氏父子的许多秘闻逸事,而有关张作霖的用人之道,还是很值得记述的。父亲在向朋友们谈论张作霖的用人特点时,是从任毓麟谈起的。任毓麟,清朝举人,清末曾任职直隶总督署。张锡銮任奉天督军后,

  • 标签: 张作霖用人之道
  • 简介:唐代女皇帝武则天(624—705)是从贞观时期过来的人,曾长期侍候于唐太宗身边。她聪明好学,深谙"贞观之治"的要义就是以人为本,善于发现人,用好人和管好人。因此,当她一旦拥有国家决策权力后,便将人才选拔视作国家发展的基本前提。《新唐书·则天武皇后列传》讲武则天称帝(公元690年)以前,"不惜爵位,以笼四方豪杰自为助",破格提拔了许多出身中小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和低级官吏。武则天称帝后,

  • 标签: 人才选拔 破格提拔 天武 张柬之 桓彦范 狄光嗣
  • 简介:<正>拜读贵刊92年第2期发表的《刘项川人之得失》(以下简称冯文)一文后,觉得该文有许多值得继续探讨之处。因而我不惴冒昧,妄发数言,以求教于冯树鉴同志。其一,正如冯文所言,刘邦战胜项羽“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错综复杂的。”把如此复杂的原因,最后归结到“使用人材问题”上,实在是有失偏颇。众人皆知:用人之得失无疑是

  • 标签: 刘邦 项羽本纪 历史潮流 原因 韩信 商榷
  • 简介:蒋介石戎马一生,早年赴日本学习军事,并加人中国同盟会。回国后反抗清朝,两度北伐,中原大战,围剿红军,抗击日军侵略等,他长期主政大陆和台湾,历任黄埔军校校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中国国民党总裁、第二次世界大战同盟国中国战区最高统帅、中华民国总统等职务。

  • 标签: 蒋介石 用人之道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中国同盟会 军事委员会 国民政府
  • 简介:陈寅恪先生曾评价宋朝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一个历来公认为积贫积弱的赵宋王朝,为何能创造登峰造极的文化盛世呢?当然,原因很多,不过有一点,与宋朝皇帝的用人原则和用人态度是极有关联的。

  • 标签: 用人态度 宋朝 皇帝 华夏民族 积贫积弱 用人原则
  • 简介:忠,这是阎锡山对其属下干部的起码要求。阎锡山在1941年自拟的《洪炉歌》里就有“职务惟忠”一句。阎的内侄、侍从秘书室主任秘书徐崇寿说:他体会阎对干部的要求标准是,“不论你官位多高,不论你是否在阎的身边,都能始终忠于阎,由阎千里一线牵”。贾景德是清朝最后一批进士之一,多年当阎的秘书长。1936

  • 标签: 阎锡山 封建军阀 人才资源 管理体制
  • 简介:“二的做法”是阎锡山防其亲信干部们的一种做法,对于他的敌对势力,则另当别论。按说,贪污分子和其他犯罪分子,都是应该治罪的,可阎锡山不但不予治罪,反而加官进爵,委以重任。阎锡山认为,把这些人的“把柄”掌握在自己手里,就不怕他们不卖死力。

  • 标签: 阎锡山 用人标准 生平事迹 政卫处特工 组织纪律 特警处特工会纪律
  • 简介:如何增强年鉴实用性是每个年鉴工作者都在思考的问题。笔者结合《海城年鉴》的编辑实践谈一点看法。一、不断调整更新框架结构.体现时代的特点.增强实用性。编纂年鉴的首要环节是框架结构的设计,它决定年鉴内容的取舍。年鉴框架保持相对的稳定性,是指从连续历史的角度而言,但历史是发展变化的,年鉴框架也必须随着历史的变化而变化。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社会面貌和人民生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年鉴的框架还机械地沿用十几年前的结构,势

  • 标签: 年鉴 实用性 框架结构 时代特点 资料范围 信息含量
  • 简介:《大公报》是我国现存的历史最久的报纸。从1902年在天津创刊,到迄今仍在香港出版的《大公报》,已经有115年历史。100多年历经四个阶段:一是1902—1916年英敛之创办并主持的阶段;二是1916—1925年王郅隆出资接办时期;三是1926—1949年,由吴鼎昌出资,与胡政之、张季鸾合办的"新记《大公报》"时期;四是全国解放后,由私营企业转变为公私合营性质的时期。

  • 标签: 新记《大公报》 用人之道 1949年 公私合营 企业转变 英敛之
  • 简介:胡宗南是蒋介石最宠爱的将领。他自1924年底从黄埔军校毕业后,短短20年间,跃升为手握重兵数十万、坐镇西安、一度控制西北乃至华北与西南的“西北王”。在多年的宦海生涯中,胡宗南认识到,要巩固自己的权力与地位,经久不倒,要发展自己的军政势力,自成派系,除了对上要绝对忠于蒋介石,取得蒋的绝对信任与全力支持,以及取得党国元老的好感与军政实权人物的合作外,还有极关键极重要的一点,就是在自己的部下中,要有一批既绝对忠于自己、又能带兵打仗、施政安民、具有军政才干的干部,形成一个以自己为核心的军事派系。然后,通过这些干部,控制几十万军

  • 标签: 字诀 用人字 胡宗南用人
  • 简介: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随着语言的发展,总得有新的词典来反映语言的变化;随着国家有关规范标准的修订和增加,总得有词典来体现。”《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的问世正体现了这一时代的要求。它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范标准,是帮助人们特别是中小学生正确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重要工具,是面向广大汉语学习者的标准语文范本。

  • 标签: 语言文字 词语 语言学家 现代汉语词典 语文生活 规范词典
  • 简介:墨子的设计观念以实用主义的美学为基础,否定华丽的装饰与资源浪费,倡导营造设计以利民为根本,“强用”与“节本”为宗旨,提出了“三表法”的设计原则和评价标准,对当代的设计研究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 标签: 墨子 强用 节本 实用主义 设计思想
  • 简介:<正>许嘉璐先生,字若石,1936年6月生,江苏淮安人.先生1954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59年毕业留校任教.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教研室主任、系主任、副校长.现为中国训诂学研究会会长,中国语言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语言学会常务理事兼学术委员,国家教委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常委,北京市政协副主席,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

  • 标签: 许嘉璐 求发展 语言事实 言语现象 整理古籍 委员
  • 简介:三国鼎立,竞争海内一统,史家誉为我国历史上争夺天下之一大奇局。三国争夺,矛盾错综,战事纷繁,瞬息万变,民处水火,饱受灾难;但又是人才辈出,英雄得志,充满智慧,充满理性,开拓创新,奋发进取,五彩缤纷的伟大时代。

  • 标签: 三国鼎立 用人理念 政策 刘备 人才辈出 史家
  • 简介:脱虎脱是元武宗朝的尚书右丞相,也是“至大新政”中的核心人物,《新元史.脱虎脱传》等论着中对其族属及生平的介绍有不少谬误和隐漏之处,本文通过勾稽元代史籍中的散见资料,考证出他是蒙古人,世祖时期曾在江南地区担任高官,後因深度涉入至大末年的武、仁之争而被杀。同时本文还以脱虎脱等省臣的出身为切入点,对武宗朝尚书省的用人取向进行了探讨,指出过去认为武宗任人唯亲的看法并不客观。

  • 标签: 脱虎脱 元武宗 尚书省 至大新政
  • 简介:<正>晋人常璩的《华阳国志》,是我国较早的一部地方志。常璩,字道将,晋蜀郡江原(今四川崇庆县)人,生卒年不详。他初仕于成汉,曾任散骑常侍,掌著作。成汉亡,入东晋,官位不显。东晋穆帝永和中,常璩撰成《华阳国志》十二卷,共约十一万字,他利用在成汉政权时曾接触大量官方收藏资料的有利条件,取精用宏,在书中记述了从远古到东晋穆帝永和初数初千年间,处于“华山之阳”的梁、益、宁三州(今四川、云南、贵州三省及湖北、陕西、甘肃部份地区),在政治、地理和人物各方面的历史状况。这是研究古代西南地区政治史、经济史、地理沿革史和少数民

  • 标签: 学术著作 《华阳国志》 常璩 地理沿革 成汉政权 三州
  • 简介:唐廷枢是中国晚清著名的买办、洋务派企业家。他是轮船招商局,河北开平矿务局等著名企业的创始人之一。他一生都和英语、洋人、洋行和洋务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在培养英语实用方面也作出重要的贡献。

  • 标签: 唐廷枢 生平 教育事业 英语教学
  • 简介:贵州明清两代,为科举人才辈出时期,全省显现6000举人700进士状况,超胜前代。盘县建置久远,人才叠出,明清以科举进仕者亦近200人。本文仅作一简要介绍,立足于深入研究,可作现今地方人才和政府公务员任用之借鉴,并提供研究者参考。

  • 标签: 盘县 明清 人才 状况初探